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谈些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青年读者不熟悉目录学,整理古籍要懂得古籍目录学。古籍中有繁体字,繁体字中还有古体字。不仅如此,古籍中还有行书、草书,整理者认识不多。这是一个大问题,要整理古籍、整理稿本,不识字怎么行?稿本和亲笔尺牍,都是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未刊古文献丛刊·明稿抄本卷》共收书81种,其中稿本6种,抄本75种。在81种书中有题记的31种。基于馆藏明代稿抄珍善本的整理,从对原有书目著录数据的修正、对已出版文献的补充和对单行本书目题记的补苴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本次整理工作的成绩所在,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未刊古文献丛刊·明稿抄本卷》收录典籍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这一期《出版史料》用了亚东图书馆出版物的几幅封面设计作彩色插页。这几幅书衣,采自学林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该书是依据长期在“亚东”从事编译工作的汪原放先生的遗稿整理,于1983年11月出版的,初版书名为《回忆亚东图书馆》;重印时为突出“亚东”与陈独秀的密切关系改现名。至于这些书衣照片的原出处,则是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亚东版图书。  相似文献   

4.
一、工具书编纂的出路在于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从出版工作的角度来说,最令人伤脑筋的书便是工具书。一部有份量的工具书,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或卡片)、制定体例、编写条目,才能完成初稿,而出版社还要提出意见、编辑加工反复修改、出版印刷才能成书,以至于工具书的出版有“十年磨一剑”之说。一些大型的工具书往往需要花上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前赴后继,才能完成。如果说这在过去还是可行的话,那么在重视经济效益、重视工作效率的今天,则是更困难了。有不少台湾出版  相似文献   

5.
笔者有机会接触过河南省古籍地方文献整理的有关资料,现用工作之余,对河南古籍地方文献中部分“稿本地方文献”及“乡邦稀见书”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6.
民国竹纸稿本各1册一部世所罕传的奇书,今天在一个地方买到几册残本;时隔数年之后,在另一个地方恰巧又碰到了缺佚的另外几册,最终使之破镜重圆,复原如初──这是前辈书话当中常可以见到的惬意雅事。旧时书多,书肆也多,这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是自然而然的。若至今日再能遇到这样的好事,才可以用“奇巧”二字来形容,一般人已不敢存此奢望。同一部奇书破镜重圆的美事我虽没能遇到,不过有一部书的几种不同稿本、印本,几年内我能够有幸在不同的几个地方相继遇到,将其收入敝筐,不禁陡然萌生许多得意。这部书的作者叫籍忠寅,不专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版管理杨牧之“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是当前出版工作的重要任务。繁荣,多出好书是我们的目的;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出版的管理工作。出版管理工作,总体上讲,要在这几个方面加强:一、抓住审批关,严格新建出版社的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8.
1938年,何鲁成编著<档案管理与整理>(以下简称<整理>)一书出版.该书是以机关档案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近代档案学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翻印了<整理>一书.正是凭借这一档案学名著奠定了何鲁成--作为中国档案学萌芽和产生时期的代表人物在档案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手抄本又称写本,是以手工抄写而成的图书或文稿,包括手稿本、清稿本、抄稿本、影抄本,在版本学上与刻本或印本相对。自有文字著述以来,用手工抄写的方式来保存和传递知识的活动就始终存在。抄写既是求知自学、积累知识的基本手段,又是书籍制作和文献整理的基本工作,也是书籍传播和流通的必要方式。具体到我国的出版历史,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图书基本上都是写本,书籍的生产与流通全靠人工抄写。这一时期的出版历史属于手抄本时代。隋唐以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书籍的制作和流通逐渐摆脱了手工抄写的限制。从此以后,印本书便逐渐登…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图书馆收藏的各类稿本共有2000余种,是其馆藏的一大特色。其中明人稿本20余种,清人稿本1000余种,民国稿本近千种。《南京图书馆藏未刊稿本集成》精选最有价值的稿本1046种影印出版。《南京图书馆藏未刊稿本集成·经部》收经部珍稀稿本84种。按四部分类法,这次收录影印的经部稿本文献,含"群经总义类"文献3种,"易类"4种,"尚书类"1种,"诗类"9种,"礼类"4种,"乐类"1种,"春秋类"9种,"四书类"4种,"孝经类"1种,"小学类"48种。经部文献中,有9种入选  相似文献   

11.
刘芳 《中国编辑》2018,(9):93-96
《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与《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是近期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与张元济相关的两种文献。其中,《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是张元济为"一·二八"事变后幸存的涵芬楼珍本古籍所编撰的版本目录底稿;《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则收入了张元济等围绕《孤本元明杂剧》与相关人士的往来信札470件,完整地记录了堪称"战时出版奇迹"的《孤本元明杂剧》整理、校订、编印、发行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种文献文本的分析,试图还原以张元济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的诸多工作细节,及渗透于其间的理想信念、文化担当与工匠精神,这对当代的编辑而言不啻一笔来自先贤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古籍整理是关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但是,当今的古籍整理却存在着一个必须提高质量的问题。我们知道,要提高古籍整理的质量,就必须着意对古籍整理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当今我国整理的古籍虽多,但研究如何整理古籍的书却很少,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近读岳麓书社出版的胡渐逵先生所著《古籍整理释例》一书,甚觉令人欣喜,因为它确是一本研究如何整理古籍的难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大型地方丛书《山东文献集成》第一辑于2006年12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丛书规模较大,而且收入大量未刊稿本、抄本,在近数十年间地方丛书整理方面,可以说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对新时期的地方文献整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有两大奇书,一为顾炎武之《天下郡国利病书》,一为顾祖禹(一六三一——一六九二年)之《读史方舆纪要》,两书都是我国早期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文献,为历来学者所推崇。《天下郡国利病书》稿本已影印传世,而《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原稿本之存亡,人尚莫知其究竟,辄引为憾事。今者《纪要》稿本即将影印出版,人们多年愿望得以实现,爰就所知记述其始末。稿本收藏者原为杭州叶揆初(景葵)先生。先生喜藏书,每得异本,必手为整比,详加考订。二十年代初,他从杭州抱经堂购得此稿,丛残一束,经整治装修,历时两年,始成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岳麓书社整理出版了一批周作人的著作,在周著每种书的出版说明中,新版的整理者都写了这样一段话:此次整理,各书都经过校订,改正了一些讹脱倒衍文字,于各书之后详列校记。看来,在校订周作人著作讹误的工作中,新版的整理者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然而翻阅校订记一看,却发现新版整理者所校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如何才能塑造出自己的名牌形象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设想。一、有一个明确的图书出版主题,并在此主题下生产系列书和重点书是创造名牌出版社的根本图书出版发行包括编者、作者、图书、读者的四要素,塑造名牌出版社离不开这四要素,但其核心、根本是出版精品书。要出版精品书,平均使用力量不行,四面出击不行,盲目追热点赶浪潮不行,出版社必须有一个总体的出版战略,有一个图书出版的总主题,要根据自身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要踏踏实实、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出版社要在自己追求的总主题下经民主集中策划大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整党中,从出版社领导的角度,对出版工作作了检查。我们的初步检查是: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出版过思想、格调低下的书,没有偏离党的出版方针;特别是几年来出版界几次出现了冲击党的出版方针的浪潮,作为文学出版社,如果要推出一  相似文献   

18.
这里的“古籍版本”主要是手抄写与雕版印刷两种.用手抄写的古籍可分稿本、写本、抄本、影抄本.稿本即作者的原稿,又分手稿本和清稿本.手稿本即作者亲笔所书;清稿本是据手稿本誊清的稿本.写本,唐宋以前凡用手抄的书,皆称写本.抄本,据他人之书抄录的本子.把纸铺在原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要做好编辑加工整理工作,除了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编辑加工整理的业务实践技能。因此,历年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都设有编辑加工题。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笔者责编的《清代西北屯田研究》一书终于出版。拿着尚有墨香的书,心中不由感慨良多。这是《新疆通史》系列丛书辅助项目启动出版以来的第二十本书,在今后几年内尚有三个系列的近百种图书要出版,用时之久,聚力之多,数量之大,端的是"新疆文化大工程"。《清代西北屯田研究》一书秉承了《新疆通史》撰写惯有的原则,即事实第一、立论第二。换句话说,就是一切让历史说话。这有两层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