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界》2015,(14):49-52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类新媒体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国的都市报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获得生存,向全媒体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为例,通过对其全媒体转型中策略的探析,来找出我国都市报全媒体转型中存在的普遍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思维,以期作为我国都市报全媒体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铭秋 《视听》2016,(6):156-157
对于我国各大都市报来说,新媒体转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共识。如何实现纸质媒体经营向多媒体经营的转型、如何探索与实践发展路径和运作模式,已成为我国都市报亟待解决的难题。《钱江晚报》作为最先尝试新媒体转型的都市报,其新媒体发展模式值得分析与思考。本文以《钱江晚报》的新媒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对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进行研究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科技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竞争格局,报纸媒体试图通过媒体融合以期在媒介竞争中获得优势,而报纸媒体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成为新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通过分析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其微博传播在运营管理、内容传播以及形式手段等三方面的特点,以探讨都市报在面临新媒体转型时应具备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我国都市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纸质媒体将被新媒体取代的说法甚嚣尘上,而都市报的发展也确实出现了困境,因此国内的都市报也积极寻求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都市报的发展状况,对新媒体时代的都市报发展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接着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都市报》作为例子进行详细地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地级市都市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媒体的话语空间面临“收窄”,都市报应在话语体系、媒体定位、平台升级等三方面加快转型,才能求变图存,再次迎来新时代的辉煌. 经过20年的发展,都市报已经成为与党报、新媒体“三足鼎立”的主流媒体.到了现在新的时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媒体都在转型.今天的中国都市报,又重新面临着“话语空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濮礼峰  康莹 《新闻前哨》2012,(11):95-96
一、省级都市报的区域化省级都市报拓展区域业务的发展背景都市报的兴起与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20年,在此过程中,以广大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报经大浪淘沙般竞争,省级都市报凸显出其优势。然而,近几年来,新媒体冲击及市场进一步饱和,迫使省级都市报在发展方式上不断求新,以《楚天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为代表的省级都市报除了从自身突破寻求发展之  相似文献   

8.
破解报业"天花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华西都市报>引发的中国都市报浪潮,经过15年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新媒体潮流已是必然,顺者昌,逆者亡,能否成功向新媒体转型,是报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各大城市都市报市场格局已定,短期内难以出现大调整,"风平浪静"之余,为各报审视自我,挖掘潜力,突破向上发展的"天花板"和拓展新媒体市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胡彦迪 《传媒》2018,(11):28-29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报业将自身的产品延伸到新媒体领域,通过打造新媒体平台实现自身转型,已成为重要的尝试.《成都商报》于1994年1月1日创刊,是我国西部地区发行量和影响力较为突出的主流媒体,6次跻身中国都市报广告投放价值排名前三甲.其创刊之初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借壳上市,成为20世纪末我国第一家上市的传媒类公司.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户外LED、电子新闻纸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态迅速崛起,对传统都市报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以“内容提供商”身份定位的传统都市报,有可能在下一轮的数字化新闻传播价值链条重构中被边缘化. 面对这一发展困境,本文立足“大出版”概念,引入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的图书出版行业的复合出版理念,试图从都市报新闻制作的编辑核心环节人手,探索新闻碎片化编辑新策略,针对当前都市报发展的转型瓶颈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翔 《新闻记者》2008,(1):59-6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传媒体制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的都市报异军突起.在这十年中,都市报从区域小报成长为主流媒体,发展、丰富了中国报业的市场性资源,催生了报纸经营向产业的转型.但也正是经历这十年的快速发展,都市报内在的矛盾也逐步显露.  相似文献   

12.
《济南时报》是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都市报,自1996年创刊至今发展良好,日发行量为48万份,在济南市报业中排在首位,并且在全国也拥有较好的口碑.2014年,在第七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济南时报》荣获“中国都市报品牌影响力十强”的称号,其体育新闻栏目“球话实说”因新颖的标题、个性化的评论受到广大球迷朋友的喜爱,成为传统纸媒融合新媒体转型的样本.《济南时报》的“球话实说”栏目从标题、语言和内容三方面实现全媒体时代体育评论话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地市级媒体,《温州都市报》的日子长期以来过得十分滋润.即使是在全国的都市报收入开始整体下滑的2012年,《温州都市报》依然处于高枕无忧的巅峰状态.根据2012年度的财务数据显示,报社营业性收入达3亿多元,在全国地市级都市类媒体中名列第一.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发展的高峰期,2013年初,《温州都市报》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全媒体转型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笔者认为,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与经营能力正在逐渐下行,这一趋势日渐明晰并将成为业内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早转型、主动转型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姜巍 《今传媒》2016,(6):94-96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都市报转型成为报业破局之困。从全国范围来看,有的报业集团投资了新媒体孵化基地,试图通过产业模式创新探索新路,有的报业团队请来专业营销团队,尝试自营新媒体,实现转型突破。本文以《钱江晚报》《半岛晨报》《南方都市报》《大连晚报》四家纸媒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研究分析这四家微信平台的运营状况,试图分析报纸利用微信平台转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报纸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28日,<京华时报>迎来创刊10周年,从此进入发展中的第二个十年,如何在下一个十年当中实现全面转型,是我们当前思考的主要问题. <京华时报>在2001年创刊以来的十年里面,曾有幸赶上了中国报业高歌猛进的最后阶段,经历了中国都市报市场最繁荣的时期,同时也遭遇了网络和新媒体的巨大冲击,经历了媒体环境和结构的深刻变局,我们也突破了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伴随着中国文化改革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16.
韩晓宁  王军 《青年记者》2017,(19):21-23
都市报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崛起以来,成为中国报业市场化经营的主力军;近五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纸媒受众流失,都市报的经营收入和社会影响力出现较大下滑.在政策支持和自身生存发展需求推动下,全国都市报加快媒体融合转型的步伐,其中部分优秀者在渠道、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持续创新,涌现出一批新产品、新项目、新模式.本文在探讨都市报转型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梳理都市报转型的可行性路径,并对其困境和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及新媒体冲击的影响下,2014年起从沿海到内地,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2016年尤为严重,都市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主体之一,虽然采取了积极措施应对,并且都在发展新媒体、探索报业转型,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大家遇到更多的是困惑和问题,比如体制机制的问题,自身机构庞大的问题,开发新媒体的技术及盈利模式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8.
李军 《传媒》2017,(22)
在新闻生态变革中,新闻生产和新闻职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传统媒体,面对新的发展课题,《西海都市报》如何在逆境中"破茧成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转型?笔者通过多年在《西海都市报》的实践与探索,有很多体悟,现将一些想法与做法与大家分享,以期为我国都市报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0月28日至11月1日,2005年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主办,现代快报承办。年会以“都市报发展10年”为主题,与会的20余家都市报总编辑回顾10年发展历程,就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新媒体竞争等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广泛探讨。会议认为,都市报应积极创新报业主体业务与新兴业务共同发展的新模式。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成长,报业形势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平面媒体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应数字化生存与挑战的策略与模式,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形成…  相似文献   

20.
邵羽西 《出版广角》2016,(19):50-51
在互联网媒体的强势冲击之下,传统都市报面临巨大的挑战.《华西都市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打造华西传媒集群、实施"i战略"、寻求跨界合作的转型方式,为都市报转型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华西都市报》的转型为例,梳理其转型战略,为都市报未来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