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战略思维观照下,本文全面分析论证了当前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面临的思维基础、发展大局、发展趋势、本质规律和战略决策方向等五个关键问题.认为战略思维是出版融合发展的思维基础,价值链融合是融合发展的核心和枢纽,引领、组织和服务多元化阅读是融合发展的趋势,平台竞争和价值取胜是融合发展的本质规律,认识真问题、建设新业态是出版融合发展的战略决策方向.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稍纵即逝的时机,传统出版企业和新兴出版企业都要善用战略思维,准确判断出版融合发展的大局、趋势和本质,寻找真问题,建立新业态.  相似文献   

2.
谢炜 《出版参考》2018,(5):51-54
近年来,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兴出版不断发展,出版界对融合发展的内涵和路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影响不仅涉及出版学科的建设,更延伸到了产业发展方面.如何推动出版业特别是专业出版的融合发展落到实处,分析出版概念,探寻出版的本质和内涵,消除认识分歧,是促进出版学科建设,推动出版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融合"学术语境下,研究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的基本概念、技术逻辑、本质、发展路径和模式,以及"融合出版"理论范式下的出版发展方向,探索技术进步与中国出版融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滨 《编辑之友》2016,(11):36-41
信息技术发展对学术传播带来巨大影响,内容获取与有效传播成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国内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期刊将成为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形态;多种出版模式共同服务于学术交流和传播;多指标和多维度评价构成新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移动数字出版将促进传播内容与渠道深度融合;单介质线性出版流程将向跨媒体融合“云出版”转变.文章提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因应策略: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质量,增强传播效果,制订整体规划,加强版权保护,构建学术期刊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保障体系,探索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费瑞波 《出版科学》2018,26(1):56-59
出版产业融合创新是我国现代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而价值创造是出版产业融合的动力源泉.文章分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阐述了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对我国现代出版产业融合创新的路径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尚没有形成范式,出版集团应抓住机遇,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把内容优势延伸到网络空间,切实提高我国出版产业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实力.文章从战略引领、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业务领域、产品路径六个角度论述了目前我国出版集团融合发展的主要演进路径及相关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出版融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2):78-80
媒介融合改变了报业的生态环境,从技术层面看,媒介融合本质上是基于技术的融合;从经济层面看,媒介融合使得单一的媒体形态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基于媒介融合的媒体一体化正成为媒介发展的新趋势。虽然报业从技术、内容、产业形态上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之路,但仍面临融合的空心化,缺乏创新性,缺少科学谋划等问题,亟需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主题出版融合发展是数字化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是主题出版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主题出版融合发展成效显现,但仍面临许多问题。文章探讨了主题出版融合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探讨了融合发展视阈下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9.
曹继东 《出版科学》2016,24(3):24-27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出版战略,研究融合发展模式是为全面深化中国出版改革探寻改革路径,重点探析中国出版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全媒体融合范型、融合出版范型、关系出版范型,以期从技术视角探讨融合发展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新华 《中国编辑》2022,(2):36-39,50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出版融合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在总结经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出版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和高效行动.笔者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融合发展过程中解决难点与痛点问题的实践经验、"十四五"发展规划对融合发展的设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支持深度融合的系列改革举措,试对以创新发展引领深度融合、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