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历史本质上是人的活动。所谓历史,就是由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活动相联结而构成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全体人类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传统教科书片面地理解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命题。只有全面地理解“历史创造者”命题,我们的理论才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2.
“新英雄史观”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劳动的观点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承认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应以牺牲普通劳动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为代价,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石;每个人都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每个人在任阿情况下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只能是那些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们。“新英雄史观”鼓吹少数英雄创造历史,为“精英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旧英雄史观一脉相承,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论争 ,主要围绕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究竟是怎样看待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这两个焦点展开的。其实质在于究竟应当如何准确、科学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怎样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创造者理论。这场论争所暴露出的“主要概念界定”、“基本命题表述”、“研究方法和学风”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类通过创造写下了自己的历史,人是自身历史的自觉创造者。这说明创造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为现代社会培养一大批创造性人才,是历史赋予教育的使命。本文试以学校科技活动为载体,介绍创造教育的开展。一、科技活动与创造...  相似文献   

5.
一、群英史观:何以合理?会不合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哲学界、史学界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争论了一阵子之后,暂时偃旗息鼓了.教科书还在重复着几十年或十几年一贯制的万无一失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化因素与英语强化教学常晨光一、语言与文化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者们已发表过不少意见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观。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和定义,概括起来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  相似文献   

7.
模仿心理是人类的本能,外模仿、复制模仿、内模仿是书法模仿的三种心理品质,通过书法模仿 心理研究,可以清晰看出:模仿心理表现出鲜明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8.
有些人总认为 :模仿是依样画葫芦的低能表现 ,是和创造相对立的。其实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设想 ,一个幼儿从小不模仿大人的一切 ,怎么会说话 ,怎么会走路 ,怎么会使用工具 ,怎么能成为一个人类社会具有创造才能的个体 ?显然不模仿这一切都是空的。从事文化艺术活动也是如此 ,写字从临帖开始 ,画画从临摹起步 ,同样 ,作文也要从仿写练笔开始。古今中外 ,一切有成就的作家大都如此。高尔基说 :“对初学写作者 ,不读书 ,不模仿地写些什么 ,就很难有什么创造。”作家茅盾说得更中肯更明确 ,他说 :“仿写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又是学习的最…  相似文献   

9.
季琴 《早期教育》2006,(11):15-15
一、模仿与创造 模仿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学习新行为的有效方式。对儿童来说.模仿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模仿中,儿童完成了自我建构。语言,最初也是通过模仿习得。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模仿阶段,不进行体验、重组,那么语言仅仅是语句的重复。人无法理解词语的意义.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向。所以,我们要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才能达到自我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固原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固原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其中不乏固原妇女的创造和贡献。民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较为完备的地方文献《民国固原县志》中就再现了民国时期的固原妇女广泛参与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状况,对民国固原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她们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并非人们想象中传统的"妇道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手无缚鸡之力。人们对女性的理解往往滞留在男性制定、灌输的观念中,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一样,历史不全都是男性的历史,女性应该是而且也同样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  相似文献   

11.
对图书馆与先进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图书馆与先进文化的关系1.对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理解一般认为,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总和。狭义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决定了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性。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阶级性,同时也具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  相似文献   

12.
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人又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塑造,由人类创造并塑造着人们的社会文化,由物质技术系统的科学文化、精神艺术系统的人文文化、组织规范系统的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组成;科学文化以客观化的求真为旨趣,其效应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文化以主观化的唯美为旨意,其意义是充实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制度文化以群体化的扬善为宗旨,其效用是维护着人类存在的整体性,三种文化的发展虽然各有所旨,但人类文化仍须作为一个系统而整体性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高中历史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文化遗产"。①通过学习,能使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②为此,必修课设置了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对于“人文”概念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绝不单纯就“知识”而言,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这真是一个难题,很难说得清楚。每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不一样,在古代,可能儒家的那一套就被认为是人文精神,在今天理解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模仿,是指以课文为范例,以读带写的训练;创造,这里不是指文学创作,而是指在模仿的基础上带有创造因素的独立习作。模仿是手段,创造是目的;模仿是条件,创造是结果。古今中外大量作文教学实践都证明,从模仿到创造是中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规律。孩子学话,始于模仿,他们可以仿发音、仿用词、仿词语的搭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一般以理解为基础,同时又加速着从理解到使用的过程。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当自觉地把儿童模仿的天性发展成为一种能力。还要看到,模仿也是由幼稚到成熟的必经之路。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中不断…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从事创造活动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  相似文献   

17.
赵亚荣 《考试周刊》2015,(4):133-134
历史,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学科,也就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从内容上看,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可以提供令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可以明智,学史可以鉴身,就能知道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纯粹的人。学好历史是一种能力,教好历史更是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18.
写作中的模仿,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课题。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行为主义心理学也提出"模仿"是人类学习不可逾越的阶段。然而许多教师一提起"模仿",就认为这是一种机械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一.写作中的举一反三可以从模仿开始从社会学的意义看,"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一切或者几乎一切社会相似性都来自于模  相似文献   

19.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将生活与之相联系,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文化金一鸣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许多学科都以文化为研究对象,它们都从各自的角度对文化下定义,因此,文化有众多的定义。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技术进步、生产经验和人们的劳动技能以及教育、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