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准确地确定图书印数,既无积压,又不脱销,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已破解这个难题。日本是出版业和资讯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但由于部分出版物不适销,每年约有30%的书刊被退货,日本出版业者痛苦地称之为“退品公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一部分图书实行“看样订货”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盲目订货问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图书不适销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出版发行界携手努力,寻求脱困之道。回顾建国后订货制度的沿革和变化,对改进工作也许会有所启示,这是引发笔者撰写此文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出版发行的改革刚刚起步,图书市场就出现初步繁荣的局面,同时某些地方某些图书严重积压的新问题也出现了。但是今后图书市场发展趋势怎样呢?一、新的脱销趋势即将来临从脱销到积压,从积压再到新的脱销,似乎成了三十多年来的恶性循环,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分析这次积压的新特点,而后采取相应措施。这次积压的特点是:存在两个局部性,一是地域上的局部性,二是品种上的局部性。地域上反映在城市店(包括中、小城市)积压多,农村店积压少;品种上反映在连环  相似文献   

3.
解决买书难的问题,除了改进书店的供应工作之外,还要大力提高出书的重版率。新书的印数,出版社通常是根据各地书店的订数来决定的,而书店的订数则是参照出版社提供的二百字的“内容简介”来估定的。一年出书两万多种,每种书都要求书店一次订足,既不能脱销,也不能积压,那是很难做到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一种书的销路有赖于广大读者的鉴别。就  相似文献   

4.
建国50年来,我国出版事业获得巨大成绩,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据现有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至1998年底,全国出版的图书(包括书籍、课本、图片)总计1878605种,(其中新出1241119种),总印数1787.18亿册(张),其中出书种数的76%和总印数的71.4%,是在1977年至1998年这一时期内出版的。从1950年到1998年底,全国书籍(不包括课本、图片)总计出版1441643种(其中新出1007946种),总印数835.25亿册。 我国音像出版事业是在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书籍的印数反映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请看这些书籍的印数:《格斯尔的故事的三个特征》(内蒙古人民版,1958年)333册、《米吉安尼诗文集》(人民文学版,1959年)104册、《光明之路》(作家版,1961年)100册……。绝大多数书籍的印数大抵四舍五入而只标注整数,而带零数印数的书籍却对读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并带来某种精神愉悦。我之所以如此强调书籍的印  相似文献   

6.
十二月八日上午,王子野同志在全体会议上讲话。王子野同志说,这个会的中心任务是要研究如何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问题。一九七七年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工作状况可以概括为:成绩很大,问题不少。成绩很大表现在出版物的品种、册数的增加和书籍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问题不少,首先是缺书,但是同时也还有重复浪费、粗制滥造和印数不合理造成积压的问题。子野同志说,目前提出提高质量问题主要要求是:重复的书,力求避免;质量不高的不受读者欢迎的书,要下决心不出;印数不合理的,要调整。为了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提出以下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7.
读了《出版工作》第二期里的《卖特价书,好!》,我想稍作补充:第一,书籍的印数要适当,宁使增加印次,也要控制印数,特别是控制首次印数,避免“卖特价书”;第二,印数已多,超过当时需要,但内容好,可以细水长流,不必急于“卖特价书”。第三,已经积压,若干时日后将为新的出版物所取代者,则“卖特价书”是一项可取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资料     
今年上半年全国出书情况今年一至六月,全国出版新书4,715种(其中书籍3,155种,图片638种,课本922种),重版图书1,632种(其中书籍725种,图片237种,课本670种),共计6,347种,总印数158,643万册(张)。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版图书种数增加24%,册(张)数增加21%。国家出版局直属五家出版社(人民、文学、中华·商务、美术、音乐)上半年出版新书310种,重版图书138种,共印9,703万册。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版图书种数增加35%,册(张)数增加25%。  相似文献   

9.
最近,王子野同志根据国家出版局党组讨论的意见,向在京的局直属单位的领导同志作了关于国家出版局1981年工作小结和1982年工作要点的报告。王子野同志说:过去的一年,由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各方面的努力,图书出版的品种和印数都有较大的增长,质量也有提高。据统计,全国出版图书(包括书籍、课本和图片)25,601种,总印数55.78亿册,种数较1980年增长18.4%,印数增长21.5%。全年出版书籍约18,776种,增长19.8%,印数28.3亿册,增长  相似文献   

10.
出版物的价值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样性质(如辞书、教科书、通俗读物等)、字数、印张、用纸和装帧的书籍,有的赚钱,有的亏本,而且,有的盈或亏很多,有的盈或亏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舍去经营管理状况不谈,它的主要的、普遍的、直接的原因,就是印数不同。一本书印一万册和印一百万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大不相同的。那末,印数大的书,劳动价值是否相应大,印数小的书,劳动价值是否相应小呢?即这两者是否成比例地上升或下降呢?  相似文献   

11.
浏览业内书、报、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难找到一篇探讨图书印数的文章。为什么呢?究竟是图书印数问题不值得研究,还是不易研究?或者业内专家及写作高手不屑于研究这个问题?不过话说回来,每本书都有印数,不管这个数字是印在版权页上,还是没有印在版权页上,它都是客观存在。而且印数问题决不是个小事,它困扰着许多出版社,影响着方方面面,试问一个出版社,上自社长、总编,下至编辑发行储运,谁不为它头疼?库存书问题难道不是因它而来吗?库存书增加,供过于求,正说明出版社对印数问题没有把握准确,如果印量适当,供需平衡,出版社何必花那么大精…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传统性的每年一期的总结专刊中,让我们截取一个横断面,来看看1986年出版的在首版印刷数和广告宣传预算额都名列榜首的硬皮书的情况。我们向出版商提出的问题是:这些书的表现如何?它们是否合乎期望?如果结果使人失望,有何教训可以记取?今年,在我们邀请的12个出版商中有7位拒绝评论。但作为全年出版的记录,我们将这些书介绍给大家。阿伯出版社(Arbor House) 出版商提出了下列首印数和广告费用名列前茅的书目:《人间权力》(Power on Earth)这是非小说类作品,记述了一位意大利银行家的事迹。广告费预算为10万美元,首印数为10万册;《宝贝甜心》(Sweet Baby Cookic Honey)首印数为15万册,广告费15万美元;《个人影响》(Personal Affects)印数为7.5万册,广告预算7.5万美元。在谈到后一本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图书印数:考验编辑把握市场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浏览业内书、报、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难找到一篇探讨图书印数的文章.为什么呢?究竟是图书印数问题不值得研究,还是不易研究?或者业内专家及写作高手不屑于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图书的分类排架,优点大于缺点,为一般图书馆所采用,但有一个如何妥善处理图书开本大小不一的问题。我国一般用787×1092毫米纸,以这种纸型印刷的图书开本(见表一)可分为: 微型开本——书脊高度小于180毫米,即小于一般32开本的书籍;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同新华书店之间为图书印数而进行争吵的事,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出版社说:出版社编书,但掌握不了图书的命运,印数是由书店决定的。书店说:书店决定的只是订数,而印多少是出版社的事。出版社说:印多了书店不要,最后压在出版社,所以订数就是印数。书店说:你印多少我全得要,销不出去算谁的?只要图书质量好,订数是不成问题的。出版社说:可是,有些质量好有价值的书订数也上不去。书店说:那就看你的宣传工作了;再说,你如果有把握,可以备货呀!……  相似文献   

16.
目前,书店图书库存普遍较大,结构不够合理,积压与脱销并存,影响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进货缺乏可靠依据所造成的。要做到进书品种对路,数量恰当,把积压与脱销减少到最低限度,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方法很多,但我认为大力开展图书预订工作至为重要。因为: 第一,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进货工作的准确度,使订进的图书品种对路,数量恰当,减少积压和脱销。第二,由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广泛预订,使更多的读者有机会了解到出版信息,及时订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起到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作用,进而能满足多方面、多层次读者的需要,同时也就扩大了销售。  相似文献   

17.
脱销     
在这个满眼过剩的时代,“脱销”这个词已经很陌生了。但在报业,有一家报纸却又创造了“脱销”的惊人业绩,这就是《体坛周报》。“体坛”脱销并非因为印数太少,200万之上的印数已经远远超出同类兄弟报纸了。但在十强赛期间。球迷们如果买晚了。就买不到,这真让那些又送礼又抽奖还不好卖的同行羡慕。“体坛”的发行有个特点就是没有主客场,在主办地和在外地卖得同样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96挂历市场可用以下几个字加以概括:平静中脱销,俏销中思考。所谓平静中脱销,意即虽然没有往年的销售大战,但普遍反映,到’95年12月下旬,挂历纷纷脱销。为什么’96挂历如此俏销?是不是销量减少了?非也!据了解,大多数新华书店,销售数量都比上年增长10%以上。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笔者在这里想说说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个、集体书商挂历销售不可小视。如我市××邮局,’96挂历销了12000多本,比国营市书店超过  相似文献   

19.
书籍同其他传播媒介一样,具有告知、说服和娱乐的作用。它的形式不同于报纸的是,装订成册,并有封面。不同于杂志的是,不登广告。此外,书籍还有硬纸皮书(即精装)与纸皮书(即简装)两种。而杂志则都是纸皮的。书籍的撰写,编辑、印刷过程较长。在时间性上比不上杂志,更远远比不上报纸。但是,书籍,特别是哲学和各种学术性的论著,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探索和研究问题,广泛地传播知识。因而它在所有的传播工具中,最具有“永久性”,是继承和传播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如果专就传播工具所能达到的受传者(读者、听众、观众)的数量而论,书籍特别是古代书籍的销数、远不如报纸和杂志。现代书籍,即使是畅销书,也远不如许多收听(收看)  相似文献   

20.
图书出版印数制定是编辑出版人员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出版社如果长期在这个问题上忽略管理,就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资金周转不畅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图书的经济效益和出版社的良好运行。本文就结合实际工作对图书出版的印数控制谈谈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首先,参与印数制定的主体要实现多元化。在传统做法上,图书印数由责任编辑一人敲定,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很不妥。印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大小。编辑虽然熟悉选题个体的特殊性,但对市场很难有深入了解;而发行人员直接与市场打交道,容易把握市场规律。所以,为了减少印数制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