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今的信息时代需要创新人,呼唤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也就应运而生了: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使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以水火箭制作为例浅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期视点     
创新的动力源于教育,创新的教育需要制度的创新。教育制度创新,必须充分尊重教育制度的特殊性,并要求与教育中其它因素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教育制度的过程,也是根据解决教育问题的需要,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文见第9页 张彦玲 叶文梓 《论教育制度创新》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和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超越了学科的视界,立足于每一个完整的人的完整的生活。 文见第14页 张华 《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改革将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推向了中学教育的前台,而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验融入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与实施之中,是中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条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创新意识与研究性学习在活动教学论中可以达成契合和契合的若干表现,以及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也就应运而生了.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使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以秋水仙素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英语研究性学习对大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改革,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意义重大,文章从认知学习理论出发,对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运用英语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观。我国的传统教育过于偏重接受性学习,久而久之,会形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薄弱之现状。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对接受性学习的挑战,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和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落实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从以接受为主转变为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发现、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发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从研究性学习入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着重论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的必要性,从教育理论上探讨了英语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创新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职教论坛》2003,(14):36-36
一、对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认识1.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诸方面。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精神、人格的形成,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实践过程中。2.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以社会、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包括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种形式。两者交互作用、相辅相成,学科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而研…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研究性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它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一、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教育的关系研究性学习的终结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首先必须培养其科学的道德观念和健全的人格。《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主要是: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具有公民的社会责…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及其复杂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视审视我们的哲学和史学研究,这是我国近年来人学研究兴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哲学领域,属于哲学人学,它首倡加强对个体人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其学科的局限性使它无法继续深入到人学研究的核心层次-对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历史考察。而人学的历史化,将克服哲学人学的局限性,有效摆脱史学本身的危机,历史人学的建构当属人学研究深入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人性关乎人的本质及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其他学科的根基所在。对人性的探究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形成了诸多流派,但多囿于善恶二元道德评价体系之中。比较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性学说侧重对人性本体的研究,最终发展为独特的"体用不二"人性哲学体系;西方人性学说侧重于相论的研究,而对人性本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跳出传统的人性二元框架的束缚,从"体"、"相"、"用"三界说的角度对人性进行系统考察,乃是研究人性的崭新路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人性哲学体系,亦即人性动态一元论,能有效的弥补东西方人性学说的不足,更合乎人性本身和指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3.
人性是与人相关的学科都在共同探讨的问题,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致使每门学科都只能研究其一部分本性,都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对人性给予认识和解读。心理学是以人为主题的学科,但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性被分解与割裂,致使心理学面临危机四伏的不统一困境。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只有以人为主题,在时人性全面、深刻的理解上展开研究,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和独特的学科,展示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或它所存在的根据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人学理论。现实的人构成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人学的根本思维方式。深入研究马克思人学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人学是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据的哲学基础与基本前提,为我们理解作为"人"的教师及其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人学视野中,需要、生命、超越、主体、价值等反映了人类对人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现代特性认识的升华,通过人学视野来观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社会和历史阶段,人生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域”。马克思人学以人的“生存实践性”理解为基础,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两大主线,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照的“生存-发展”模式。现代人的生存内涵和困境还没有远离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和对现代人生的观照。马克思对现代人的生存观照主要有三个方面: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境遇、现代人的交往生存、现代人的社会公共生存。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与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不同的是,费尔巴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三个角度对人做了整体性考察,阐明了人是包含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整的人.但是总体上看,由于脱离了实践的观点,他对人的考察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到处充满着自然主义的色彩,因而最终没有超越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其论内涵得到不断丰富。整体上看,上世纪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在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层面。近几年来,理论界把研究重点转向了人力资本的管理利用层面,重点研究我国劳动力的身份地位问题、激励利用问题和人力资本产权归属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一生都在关注人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类本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并通过对工人异化劳动的分析,逐步建立起科学人学之思想。深入探讨和研究马克思的科学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实现了划时代的哲学革命,把哲学研究的对象转向了现实的人类生活,而对现实的人类历史生活的研究,始终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紧密联系的视角上展开的。然而,人们普遍关注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宏观视角,相对忽视了其微观视角。因而揭示马克思哲学的微观视角,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真正向前迈进具有某种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