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顿和莫扎特同为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他们的钢琴奏鸣曲在各自的作品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从海顿和莫扎特时代背景、音乐创作风格、音乐表达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为更好的演奏和诠释他们的钢琴奏鸣曲,准确掌握其音乐风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顿晚期共创作有五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海顿风格和创作手法最为成熟的体现。这五首钢琴奏鸣曲最大的特点在于把交响乐的创作思路渗透其中。这一创新把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推向了新的高峰,为后世钢琴奏鸣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钢琴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的贡献。研究这一特性,对我们学习和了解海顿奏鸣曲风格乃至海顿的音乐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海顿交响性创作构思,交响性创作手法运用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交响化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海顿晚期奏鸣曲中交响化的特征,为教学和演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德彪西是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革新家,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注重景象的描绘,在钢琴技法上注重音响效果的表现。《欢乐岛》是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一部作品,体现出德彪西钢琴创作技法、演奏技术、音乐语言、音响效果以及音乐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欢乐岛》对研究德彪西的钢琴演奏技术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的外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在民族化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其中西方各主要音乐流派的创作技法及创作思想对我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些流派的活动客观上构成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风格探索的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创作高水准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丁善德音乐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他的创作风格是在不断地研究民歌和欧洲写作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钢琴创作无论在丁善德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鸣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在数十年的音乐创作实践中,他以扎实深厚的传统作曲技法为基础,合理借鉴现代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格调高雅、感人亲切、朴素飘逸的音乐语言为特性,以调性音乐体系与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为切入点,以视角独特、清新、具时代感的旋律写作而见长的、融入个性化世界观的音乐创作风格,创作出了许多杰出作品,其中尤以钢琴音乐创作更为突出,并因之享有特殊的地位,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他的创作经历的回溯,阐释其艺术观念的形成与特定时代的关联,并论述其钢琴作品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创作高水准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丁善德音乐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他的创作风格是在不断地研究民歌和欧洲写作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钢琴创作无论在丁善德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17,(3):68-71
以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为研究载体,对其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储望华根植于作品中的民韵之美与作曲家人生百态的内在关系,阐述其钢琴音乐创作对中国钢琴音乐研究的贡献与意义,旨在为我国未来钢琴音乐创作的风格与方向,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舒曼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之一。《C大调幻想曲》(Op.17)是其钢琴套曲的代表之一,这部作品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与审美追求,在手指技法安排、节奏多变、速度记号的灵活应用等方面,舒曼以其独特的钢琴音乐创作手法,向人们展示了其钢琴音乐创作丰富的想象力、音乐感受力,从而充分显示出作曲家充满了热情、沉思、幻想、惊喜等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他的钢琴音乐具有了诗意性与幻想性风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研究成果基于笔者多年音乐创作理论学习和研究与对《秋池》的谱例和具体音乐音响的基础上的撰写,通过对《秋池》的创作技法和思维进行研究,总结出作曲家在该作品中基于音乐内容上的具体技法运用和音乐思维,为进一步对高平的音乐创作理论总结做出铺垫.  相似文献   

11.
《24首钢琴前奏曲》是德彪西最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精华。本文通过对钢琴前奏曲《月色满庭台》的主题动机、曲式、和声以及调式调性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探析德彪西创作技法的显著特征,并揭示出这些特征对其形成独特音乐风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江文也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日本传统音乐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运用日本的传统音阶进行创作;借鉴日本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特点和技法进行创作;运用日本民歌以及具有日本风格的曲调片断进行创作。其成功经验有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德奥著名音乐家,他的作品植根于德国的民间音乐,在创作上遵循古典主义传统,其风格严肃、稳重,他将民歌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在创作上喜欢在音区上尽量扩展,以此来寻求音响效果的层次感。本文以勃拉姆斯创作的《钢琴狂想曲》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演奏技能、技法的分析和探讨,彰显出勃拉姆斯音乐唯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21,(4):32-35
德彪西广泛涉猎多种艺术领域,其音乐作品属于"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本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风格产生背景进行分析,研究音乐文化对德彪西钢琴音乐所产生的影响,能够发现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脉络与风格来源,全方位了解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义,为乐曲创作与音乐艺术不断前行作出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5.
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他是世界著名的管弦乐大师、和声学大师、指挥家、钢琴家。本论文主要是对他钢琴音乐创作进行研究的综述,包括音乐创作风格、音乐语言形态、演奏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拉威尔在音乐创作上的独特风格,进而更深一步来探究拉威尔的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16.
金英 《华章》2011,(29)
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在浪漫主义晚期才传入中国.也就是说,当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到鼎盛时期,中国才接触到这一乐器.因此,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不及西方优秀作品.但是,中国作曲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以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作为创作的母语,进行了中国风格音乐创作的研究和实践,创作出了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风貌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7.
聂纯 《家教世界》2013,(4):14-15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与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时候的音乐风格特点不同于以往,认为音乐史有情感的,是带有理性色彩的控制力的音乐。其中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发展则可以从著名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各自作品不同的风格中完全的体现出来。从而明确体现出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理性的情感风  相似文献   

18.
莫尔吉胡先生是我国内蒙古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善于把西方作曲技法和内蒙古本土音乐文化的思维、语言与风格有机地融合起来.本文以他的钢琴曲《赛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曲式结构、创作技法、和声、主题、音乐表现等方面的研究,对其创作特色及演奏技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姚明 《文教资料》2012,(21):70-72
海顿《f小调钢琴变奏曲》是被演奏最多、最具效果的钢琴作品之一,具有代表性及研究价值。文章将引用谱例来对《f小调钢琴与变奏曲》进行分析,领略海顿钢琴作品的独特风格,以更好地把握《f小调行板与变奏曲》的风格和演奏特色。  相似文献   

20.
钢琴艺术具有着悠久历史,其是欧洲音乐极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对演奏人员技法要求很高,并且需要演奏人员身体每个部分进行协调配合。伴随社会发展,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历经几次变化,同时风格在转变给演奏技法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具体演变的基础上,对作品风格给钢琴技法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