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隐藏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洁 《现代情报》2004,24(6):204-205
信息隐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信息安全技术。本文从信息时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信息隐藏产生的背景、信息隐藏的特点及信息隐藏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信息隐藏技术及其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绍武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6):666-668,658
简要介绍了信息隐藏技术的定义、特性、分类和隐藏方式。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实际,论述了信息隐藏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信息隐藏模型与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甜  梅廷会 《情报科学》2004,22(1):107-109
信息隐藏,作为信息安全的新兴领域,是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信息隐藏模型和数字水印技术,探讨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嵌入、恢复与检测模型,最后指出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信息隐藏技术实现的可行性,阐述了隐写术、数字水印等信息隐藏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重点比较了信息隐藏与传统密码学本质的不同,信息隐藏是现有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有力补充,对计算机、通信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叶生华  丁振国 《情报杂志》2004,23(9):57-57,60
在Bezier曲线的图像混合信息隐藏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算法的改进。用它可以安全可靠地隐藏和恢复任何二进制信息。这种算法的信息隐藏效果好,隐藏信息量达3/8,具有一定的鲁棒性、透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安全交换的目的,利用P-集合的动态特性,对传输的真信息进行加密隐藏的方法,把真信息隐藏在假信息内,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提出F2信息隐藏与还原定理,给出辨识方法,利用这些结果,给出F-信息隐藏与还原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合理性.实现了信息的安全传输.P-集合是研究动态信息系统的一个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将加密技术融合到信息隐藏技术中来,并将其中的经典算法加以改进也融合进来,使整个过程达到理论上的最高安全级别.文章通过时信息隐藏基本概念和特征的描述,着重介绍了计算、技术实施策略、应用领域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谈信息隐藏技术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隐藏技术是近几年来信息安全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密码学技术、它主要研究如何将机密信息隐藏于另一公开的信息中,然后通过公开信息的传输来传递机密信息。阐述了信息隐藏技术的含义、特点,并对信息隐藏的模型进行分析,概述了它的主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属性冗余的超文本信息隐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少文  胥杜鹃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11-111,113
对超文本信息隐藏原理和方法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冗余的超文本信息隐藏方法。通过修改属性冗余值来进行信息隐藏。  相似文献   

10.
郝夏斐  牛红惠 《科技通报》2012,28(8):129-131,155
研究加密图像隐藏信息准确识别技术.在图像中,如果加密信息隐藏在图片的噪声中,噪声信号和隐藏信息敏感信号混合在一起,将造成隐藏信息的敏感信号图谱特征发生形变.传统算法多是通过采集图像中的敏感信息图谱特征完成检测的,噪声信号和隐藏信息混合在一起,造成隐藏信息图谱可识别特征发生突变,导致识别准确率下降.提出一种逆向隐藏变换算法的图像隐藏信息识别技术,对图像进行置乱处理,运用干扰清除技术完成识别.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噪声信号和隐藏信号混合造成的隐藏信息特征发生形变的缺陷,保证了图像隐藏信息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信息隐藏是20世纪90年代逐步兴起的研究课题。语音信号的不特定的静音间隔使得它比较于音乐等其他音频信号缺少了很大的隐藏空间,而语音信号的信息隐藏在Internet和有线与无线电话信道又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提出一种语音信号的信息隐藏算法,能够在MFCC参数中隐藏秘密消息,语音的短时能量具有的较强的稳定性,可以保证隐藏和提取时的帧的同步,使得对应的提取算法可以准确地从隐藏的语音中恢复出信息。本方法可以适用于Internet信道和局域网络或高速网络中的语音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信息隐藏的基本模型、主要特征、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对信息隐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We present a lossless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sequence hiding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for ensuring authenticity of DNA sequence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Cloud based healthcare systems. Hiding data within DNA sequence results in permanent information loss in DNA sequence. Therefore, providing DNA sequence authenticity using data hiding is challenging. Moreover, existing works on DNA data hiding require a reference DNA sequence data to retrieve hidden data. Hence, current methods are not blind approaches and inappropriate for ensuring authenticity of DNA sequence in the Mobile Cloud. The proposed method hides authentication data within DNA sequence, extracts authentication data, and reconstructs the DNA sequence without any loss of information. From there, our proposed approach guarantees DNA sequenc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in Mobile Cloud based healthcare systems. We present a security analysis of our method to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secured. We conduct several experiments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网络环境下,XML等文档内容极易被篡改,其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影响信息应用的准确性,保护分布式存储XML文档内容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方法/过程]在区块链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XML存储框架,以信息隐藏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内容完整性保护系统;系统将文档内容指纹嵌入文档标签中;检测过程中,系统匹配标签中的隐秘信息和被检测文档的内容指纹。[结果/结论]系统采用MD5函数和混沌序列保证嵌入算法的鲁棒性和隐秘性,嵌入的信息具有不易察觉性,并且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设计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护XML分布式存储内容完整性的作用。[局限]被修改内容的定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高立军 《科技通报》2012,28(4):8-10
目前的信息传送绝大部分是基于互联网开展的,而由TCP/IP理论构建的互联网从机理上就无法保证传送的信息安全。为此,本文尝试采用数值逼近的经典理论-拉格朗日插值方法,展开数值信息隐藏与分析地研究。通过对传送数据加入前向干扰项、后向干扰项以及隐藏区间的方法,实现真实数值信息隐藏在海量的传送数据之中。不采用本文专有的信息分析方法,通过海量传送数据是无法还原出真实数值信息的。  相似文献   

16.
用双位相密钥衍射系统以解决简单三维立体信息的加密问题. 选取旋转抛物面包围的三维信息作为加密对象,用相位恢复算法设计了双位相密钥. 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并揭示了不同约束条件、迭代次数等对三维信息整体恢复质量所造成的影响. 研究发现,应针对实际的设计需求在算法开销与整体恢复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7.
杜恒波  朱千林 《科研管理》2020,41(3):264-272
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和消极互惠的调节作用。对416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情绪耗竭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互惠在调节职场负面八卦与情绪耗竭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调节了情绪耗竭在职场负面八卦与知识隐藏间的中介作用。本文从职场负面八卦的新视角,探讨了影响员工知识隐藏的相关机制,对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