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实现“精力和体验”这一过程性目标呢?本文从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数学技能形成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经历数学应用能力的过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姚金环 《科教文汇》2011,(18):114-115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重点是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其实现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之功能,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整体实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各方面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真正达到数学课程改革打破应用题的封闭体系,大力改革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那么数学教师应该运用什么策略去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精心预设、及时捕捉、善待差错等策略,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周艳 《科学大众》2014,(5):32+6
课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解决的过程,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而探究性学习是实现这个课程目标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方面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6.
1、数学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2、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应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而还应当包括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3、构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过程,在更大程度上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从单纯的以数学知识技能为目标导向转变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为目标导向,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打磨细节不是探求理念的创新,而是对实践方法的一种更完善更完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中提出:“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并明确了数学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前言与这一总体目标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了解、体会到: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了,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新理念呢?  相似文献   

9.
陈燕 《科教文汇》2010,(5):119-119,123
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中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本人认为在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目标中应把情感态度作为首要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职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定了对人的整体素质进行发展和培养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培养的最高目标,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美术作为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美术教育在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人的修养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正因为美术教育这种特有的道德教育功能,使美术课不单只是传授知识与方法,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美术课上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和评价方法多样化,重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让每个孩子尝试成功,真正享受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  相似文献   

13.
勾学君 《科教文汇》2009,(14):147-147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技能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从引入、探究、开放、应用等四个环节通过教师多种方式的科学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取得成功的数学体验,使数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化学新课程目标中,科学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结合。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靠讲授灌输来形成。它们只能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体验、内化而形成。因此,我们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杭艳 《科教文汇》2009,(27):190-190
化学新课程目标中,科学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结合。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靠讲授灌输来形成。它们只能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体验、内化而形成。因此,我们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袁少群 《科教文汇》2011,(27):131-131,137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想真正把这些目标落实到平时实际的教学,就需要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进行探索、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好知识,更要学会看待、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引导好学生,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不但要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一定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特别是在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导演角色,整堂课的构思设计与教学实施都应以它为中心,它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归导演角色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9.
需要从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相关的维度来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并且需要全面的贯彻课程三维教学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地促进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等方面地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过去,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存在着用词空泛、操作性、可评估性不强,以及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情感态度的培养等缺点。如今,我借鉴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说,在确定具体活动的教学目标时,兼顾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技能三个方面,使幼儿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得到情感、认知、思维及个性等的共同发展。在语句的组织和表述上,注意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特性,使目标变得具体可行,更加有利于教学游戏的确定与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