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晶晶 《文教资料》2007,(23):70-72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对于部分大学生重才而轻德的现象,高等教育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并对高校如何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雪梅 《文教资料》2008,(22):202-204
本文根据当代一小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的原因,并且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学习责任感、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这使其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对于部分大学生重才而轻德的现象,高校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就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面对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日益缺失的现状,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以公益活动为基础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路径,必须依托专业优势打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平台,注重挖掘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社会责任价值,强化公益活动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时代,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部分大学生表现出重才轻德现象,难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并在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实表现的基础上,从社会、高校及教育内容三个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基本原因,提出了强化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比一般公民更多的责任,包括忧国忧民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准确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依据,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出自己的思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表现良好,需要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缺失,需要引导.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体和重要引领者,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必须全面把握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加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品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分类引导、实践引航和榜样引领,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表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引导、社会实践、榜样树立、氛围营造等能够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得到有效激励并促进其在行动中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主要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佟亚辉  刘秋月 《文教资料》2010,(35):217-218
大学生应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英,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层次不一,部分表现为责任感缺乏。但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步提升。本文着重剖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乏的外在表现与成因,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注重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表现不统一;注重维护自身权利,淡化应该履行的义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能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提高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增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树立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功融入社会发挥个人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的重要支撑。文章结合当前社会背景、高校发展及大学生特点,对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及机构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如何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阐述了立德树人与大学生责任感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社会责任感起到示范作用;加强家庭教育力度,注重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激发对社会责任的情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承担的任务、职责和使命,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成才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从优化教育环境、深化教育内容、强化社会实践、内化自我教育、转化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入手,来真正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培育。  相似文献   

15.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日益凸显.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应通过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强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在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这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正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实,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进而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教育对策,成为高校德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主题。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光荣使命,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体系,要求我们强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体系特征的认识,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体系的时代性、层次性、系统性和主体性,这是取得事半功倍教育效果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但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着实令人担忧。高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基地,并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但是实效性并不高。因此,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依然是高校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未来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主体,但大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知识结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缺陷必然会限制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为高校,应对大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创造训练、开展创造实践,合理其知识结构。强化其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形势下,勤工俭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参与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表现出社会责任感淡漠的倾向。于是,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引导,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