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之"育"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把“教学“(“德育类”课程除外)排斥在“德育工作”以外。表明这个《规程》,算不上是“德育规程”。只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规程●从“德育”之“育”的角度看来,有效的“德育”至少应包含教育、训练与感化诸成份●从非理性的“德育”向理性化“德育”的转化。是近代以来“德育”演变的大势所趋。这种”德育”,着眼于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个性),并发展其社会性,力求唤起学生理性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2002年,皇姑区教育局德育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更新德育观念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并把这两项工作同评选“辽宁省下一代百所德育基地学校”结合起来。根据工作部署和申报情况,他们对区内3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检查指导,着重通过常规德育、课堂德育、活动德育和环境德育“四个通道”来感受基层学校在德育观念上的转变,引导基层学校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贯彻《纲  相似文献   

3.
怎样理解“把德育放在首位”?目前,有的同志片面地认为“德育为首”就是政治第一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担心我们的教育工作再走回头路。这种认识对搞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极为不利。要正确理解“把德育放在首位”,我认为应从5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所学校工作的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着重强调“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从育人的角度强调质量,首先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怎样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呢甲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教育视野     
▲把德育列入课程表将学校德育工作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和固定活动,并以课程表的形式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德育大课表”在北京市回民中学创建并试行两年来,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德育大课表”又称《中小学德育整体规划纲要》操作模式,是以系列化的操作形式落实系列化德育目标的一种尝试。“德育大课表”共有12张,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学》课教学应重视德育内容的必要性1.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德育提到应有的地位并给予重视,这是因为德育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视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德育的…  相似文献   

7.
时龙 《班主任》2010,(10):7-8
关于德育和班主任工作如何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教育就是德育。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当附加在教育身上的种种“外衣”被剥离之后,剩下的其实就是德育,就是培养人,教学生如何做人。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状况 德育涵括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三个方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党委多年来一直把德育做为学校的奠基工程来抓,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常抓不懈。1993年3月召开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委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我校德育体系实施方案》,对培养目标、主要作任务、教育内容、队伍建设、德育进程、考核办法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为我校德育工作制度化奠定了基础;1994年6月党委召开了《全校“两课”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了新形势下加大“两课”教改力度,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问题,通过了《两课教改的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推动了我校“两课”教学新体系的建设。1996年5月党委召开了《全校德育工作会议》,根据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的要求精神,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我校贯彻《德育大纲的实施意见》,三次会议针对不同的重点内容在不同的时期召开。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思考了如何把十四届大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电大德育工作中去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德育建设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德育工作切入点,既把德育作为一个外恋的过程,又强调德育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笔者提出,要把《决议》精神落实到电大德育工作中,必须做到战略把握与小步子操作相结合;知情意行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软硬件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说:“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德育现状可圈可点之处较多,才引发《教育规划纲要》如此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提出这些德育渗透的要求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为目前正在全国热火朝天进行的“减负”工作确立明确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当前的“减负”工作中应当注意发挥德育效应,把“减负”视作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有利时机,在“减负”中增进德育效应,以德育创新促进“减负”工作。  相似文献   

12.
“德育首位”的认识误区《德育首位的认识误区》(《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李玉琛文)文章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学校里,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勿庸怀疑的。但如何把德育放在首位,既有不同的理解,又有种种错误的认识,故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各种误区。误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可见,语文学科在教书育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德育呢?《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要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笔者认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文道统一,有效地渗透德育,就要找准德育“点”,把好教育“度”,选好渗透“法”。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学》课教学应重视德育内容的必要性 1.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德育提到应有的地位并给予重视,这是因为德育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视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德育的导向作用,无一例外地强调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中小学德育规程》(以下简称《德育规程》)颁布之后,在我校领导中产生极大反响,我们一致认为,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力抓手,是德育内容的具体体现。要落实好《德育规程》,班主任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班主任既是学生落实《德育规程》的指导者,又是学生落实《德育规程》的监督评价者,所以,只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才能把《德育规程》贯彻得具体、扎实。我们从全面提高班主任素质入手,通过落实《德育规程》,使班主任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形成师生互促、共同提高的局面。工作中我们注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在天津市委的领导下 ,市委教卫工委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断致力于德育创新 ,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富有成效的德育创新“三化”的工作机制和方法 ,即德育学科化建设、主体化实践和网络化运用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对校园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 ,以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 ,按照“两个纳入”即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相似文献   

17.
《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因此,我们要站的高,看得远,做得实,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把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廉洁自律建设作为德育的先导,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德育的基础。构建“以德治校”的完整体系,把德育贯穿学校生恬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创新性的工作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教育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国民素质,学校德育肩负着更为特殊的使命。然而就学校德育的现状而言,其实际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诸如德育目标的失衡、德育层次的倒置、德育模式的陈旧、家庭德育的缺位、社会道德的失范,等等,都难辞其咎。综观学校德育的工作状况,笔者以为,德育最核心的问题还在于做人教育的缺失。应该说,我国传统教育是十分重视做人教育的。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为己之学”到张载的“学者当须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德育网》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是目前我国第一家以德育科研为指导的德育信息集散地和沟通交流平台。《中国德育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以德治国“三个代表”的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为教育行政领导德育决策服务、为德育科研的繁荣发展服务、为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服务为宗旨。《中国德育网》定位为综合性德育科研、德育工作网站,并以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八五”、“九五”、“十五”课题研究的前后…  相似文献   

20.
增强德育首位意识刍议董放鸣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怎样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这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表后,许多德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大教职工首先必须增强把德育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