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少欣 《大观周刊》2011,(19):37-37,41
在英语教学中语法很重要,但语法并不是全部。一种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是极其重要的。母语是英语的老师不在乎学生是否会犯一两个语法错误,但是如果学生犯了社会和文化的错误,他们就会很烦恼。然而很多中国老师和学生更多地关注英语语法知识而不是文化和社会背景。本文从学习英语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性入手,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学习英语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策略,及对英语教师的更高的要求,并指出文化传播的最终日的——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马美丽  蕈欢  吴蝶 《大观周刊》2012,(19):251-25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只有在它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所以,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本文联系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实际,阐述了文化背景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古成兴 《大观周刊》2013,(2):155-156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杨素珍 《大观周刊》2013,(10):243-243
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交流。在传统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掌握,成绩的提高,没有认识到英语语言的运用。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利用好辅助工具并拓宽英语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余河 《大观周刊》2012,(47):359-359
高专院校的校园实际上是文化校园,英语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基础性、学科交叉性和文化多样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英语教学的文化培育路径是:科学把握英语课程教学与"文化校园"的内在关系、注重英语教学中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素质与能力,建设跨文化交际的校园。  相似文献   

6.
杨会英 《大观周刊》2012,(45):364-364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播工具。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懈。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现阶段,由于英语文化的缺乏而造成了当今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渗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石磊涛 《大观周刊》2012,(21):217-217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文化意识足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认识的直觉的敏感性.实现准确并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口译教学练习中学生产生的问题与错误来分析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方法。口译教学中要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兼备有关语言本身的结构方面和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方面这两种知识 ,充分、完整地发挥语言的文化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9.
袁路遥 《大观周刊》2011,(33):181-182
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引导教师走出以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的观念误区,更加注重通过英语课程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爱上学习,学会学习。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通过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交际法与英语听说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交际法自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英语教学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交际法的语言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韩礼德的交际功能理论,一个是海姆斯的功能语言理论。正确有效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是改进和提高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吴蝶  马美丽  覃欢 《大观周刊》2012,(21):220-221
语言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广泛,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较少提及。我国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是有可行的。良好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学习者能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交际中的障碍,并进行成功交际,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建构理论,认知的过程出发,并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
刘志敏 《大观周刊》2011,(19):132-132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听与说的能力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我们的学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却很难借用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从事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此外,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另一个障碍就是不敢开口说,虽然在课上能读读、拼拼、说说,但在课外,几乎听不到学生自觉用英语来交流。他们往往怕说错、太害羞,这祥等于放弃了说的机会,这种不会听、不会说的英语.只能成为“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因此,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适宜英语听说学习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积极和正确地练习听说英语,提高听说能力是很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3.
曹洁  陈叶 《大观周刊》2012,(52):161-162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因此,英优化语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4.
黄国良 《大观周刊》2012,(35):318-318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糊。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而且词汇量的扩大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是英语教学中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个英语教学工作者.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是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能否切实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下面我就对词汇教学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韦立英 《大观周刊》2011,(51):199-199
今天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重视提高学生的5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要把社会文化能,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认识和文化能力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必要因素,及文化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中的也很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跨文化交际学的内容,将会有效地培养起学生: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兴趣和习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雪娇 《大观周刊》2011,(31):143-143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交流、交涉的能力。是英语课标所着重强调的一个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更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伍晴 《大观周刊》2013,(2):150-150
日益加快的改革步伐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丰富英语内涵。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延袭使用语法翻译法。教师也只是英语的语法.但在日常应用中确足漏洞百出。那么.学生如何学习英语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英语语法与交际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8.
张君 《大观周刊》2012,(32):256-256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嚣导袭语言学习和理解的困难。因此,荚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教师应寓教文化于教语言之中,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障碍,增强学生踌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程 《大观周刊》2012,(2):185-185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郭蕾长 《大观周刊》2012,(40):148-14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了。如果违背了某一文化习俗,就可能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因此,我们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文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不失其完整性,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