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宁静  郭丹丹 《陕西教育》2007,(12):42-42
现代人类生活在“广告的时代”,随着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女性意识的日渐崛起,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2.
当前广告在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影响社会对现代女性的认识、评价和尊重以及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无论是女性还是整个社会群体都呼唤更和谐、平等的广告女性形象。本文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的相关资料,介绍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定义,归纳出消费者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三种反应以及三个制约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变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类生活在"广告的时代",随着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女性意识的日渐崛起,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中国广告的发展是从资本的侵入开始的,这一时期广告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本文以香烟女郎、月份牌女郎为例,详细分析了近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特征:兼具传统女性与新女性的特点,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周迪 《文教资料》2014,(15):63-64
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群体,女性地位近代以来备受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女性地位明显上升,但广告中女性形象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惯性影响,形成了女性刻板印象及歧视的现状。文章主要从儒家“女性价值”、“性伦理”、“男女社会分工”的思想入手,阐述其对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定位及歧视。  相似文献   

6.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现代商业社会里,美女加商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受到众多广告商和销售商们的青昧.然而,作为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广告媒体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却存在种种误区.广告媒体更看重的是她们的外貌却忽视了女性的话语权.通过将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性别歧视现象加以探讨,得出反思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些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定位争议颇多,多为批评女性形象在广告中取悦男性,受到贬损和扭曲。该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女性在广告中的形象,以此解释一些不必要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外两种女性形象的广告对比入手,分析了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在广告中的表现及其优缺点,认为中外广告中女性形象差异的两个主要原因即制度规范与文化背景,最后提出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女性形象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媒介广告对女性形象刻板化的再现,揭示媒介广告在形成对女性刻板印象中所起的作用,及在这背后反映出的性别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父亲"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富有深厚的道德与权威原型意义。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父亲形象进行书写是五四以来女性作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女性作家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线性梳理,认识文学形象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关系,透视社会生活与文学思潮的流变,寻找父亲这一形象所折射出的现代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蕴与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学是破和立结合的时代产物,在众多的学形象中,最具魅力的是叛逆女性形象。由于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叛逆女性性格的差异,叛逆女性形象可分为贞烈型、反复型、报复型、苦闷型和新生型等五种类型。同时,她们也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征。探究现代学阶段众多叛逆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和塑造叛逆女性形象的学史意义,对学作品主人公选择和社会明的透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日本中间文学第一人"的渡边淳一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有些日本媒体评价他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但是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都体现了渡边文学对现代女性的关注。基于此,通过对渡边文学中女性具体形象的分析,来探索渡边文学的精髓,进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渡边文学中男女两性地位及性别意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时最流行的时尚杂志,《良友》画报是以女性图像尤其是封面女性图像作为主要方式来传达“摩登”的理念,引领大众生活和都市现代化的。当然,这些女性不仅是“摩登”的代言人,更凸显了上海地域性的女子风情。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说,《良友》画报还延续了晚清名妓小报所建立的叙事传统。但与之不同的是,它的这些“摩登”女性形象体现了社会的变革,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五类:受难型、理想型、畸变型、叛逆型、社会解放型。这些女性形象在带有遮蔽性的男性话语权威的挤压下,同时代主流话语相呼应,加上女性作家自我的隐匿和回避,造成了女性形象的空洞化。  相似文献   

15.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女权主义文学观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出发点。《新装》这部短篇小说运用象征手段揭示了关注女性写作状态,争取女性创作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 ,只有母亲是女性的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大众传媒中塑造的母亲形象的类型及其所包含的情感评价、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分析近年来大众传媒特别是影视传播中呈现的母亲形象的典型个案 ,以揭示女性生存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职业女性是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新的女性形象,职业女性不仅开启了妇女解放历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营造了女性主义文学中的新形象。本吝分析了当前文学对职业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映以及职业女性的躯体化写作倾向,并从两性文化的角度反思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40年代初,张爱玲作为现代中国的第三代女作家的代表闪耀文坛,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她大胆地揭示出女性的心理痼疾,站在较高的层面对女性进行审视,中国现代文学所张扬的女性意识在她的手中得到了充实与丰满。  相似文献   

19.
女作家视域中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而言承载了更多自我人生的体悟与身心的问责。此种女性自我身心意识体现在文学创作与女性之社会性展现这两个层面。本文透过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阐释人物的心灵空间与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