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结合井下综采工作面人员精确定位场景应用需求,建立一种基于AOA、TOA、TDOA的混合式算法。解决了传统定位方式因传播数据干扰造成的位置偏差,因障碍物遮挡造成的误差等问题。通过软件算法对人员动态行走过程造成的误差进行滤波处理,实现了井下工作面人员行走过程的动态精准连续定位,同时将人员位置信息与设备信息进行有效交互,实现工作面人员与设备间的主动安全防护。以中煤内部矿井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例,对工作面人员精确定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结果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和实际应用要求,解决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过程中巡视人员的安全隐患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煤矿井下发生矿难时,迅速准确掌握井下人员数量和位置信息非常重要。本文采用信号飞行时间定位技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井下人员无线定位系统,研究并设计出煤矿矿难救援和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3.
李白 《科技风》2024,(8):1-3
尽管现代照明技术在煤矿井下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信息碎片化和内容繁杂,导致大量数据和知识未能充分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本体的煤矿井下照明知识图谱。通过定义核心概念、关系和属性,进行知识建模,然后利用命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和属性抽取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最后,使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知识,实现了煤矿井下照明知识图谱的构建。该图谱提高了数据整合和管理效率,为煤矿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持。  相似文献   

4.
倪飞  刘亚磊  洪先锋 《科技风》2012,(24):261+263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现代煤矿的生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此,就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并且将这种技术应用于矿井人员管理的系统.ZigBee技术具有低功耗的特点,将这种技术应用在煤矿井下的无线传输系统中,利用光纤网络来是你先对数据的双向通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资源的共享.有这种系统所组成的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现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定位跟踪管理,更为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实现煤矿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设计了一种基于TDOA和RSSI复合算法的WSN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立了系统体系结构,并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针对井下特殊环境,可以便捷的在井上实现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跟踪,方便的完成了对井下人员的管理,保障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系统定位精确、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进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定位,能及时掌握人员在井下的分布情况,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搜救井下被困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并且能够实现人员考勤、人力调控。为此本文依据煤矿现有的监控系统,合理设计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完成系统中读卡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控制器局域网(CAN)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矿难发生时,通过定位系统可以知道井下工作人员的大概位置,给实施营救过程中带来帮助,在平时的时候也可以作为考勤的功能。通过RFID技术的优势和CAN的稳定性使系统更加可靠、精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FID的井下事故救助方案,并对方案的系统构架、设计框图等进行了总体设计。当外部探测到有险情发生时,总控信息台向读写器发送报警信息,及时通知矿井人员撤离到安奎区域;当并下工作人员发现险情时,通过身上携带的电子标签先将信息发给读写器最后传到外部的总控信息台,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矿井人员的安全,从而实现了整个煤矿企业的高效有序的运作。  相似文献   

9.
刘立国 《科技风》2011,(13):25-26
目前,在煤矿"六大系统"改造中,利用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完善人员定位功能,加强了入井人员管理,对于及时发现违章、避免事故发生和事故抢险等带来极大方便,为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提供信息支持。鸡西矿业集团荣华立井在数字化矿山总体建设规划中,井下通信及定位系统采用SCDMA技术,具有有线无线一体化、通讯及定位一体化,是其它系统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0.
张陆军 《科技风》2014,(18):131-131
由于煤矿井下工作比较特殊,工作环境非常复杂、恶劣,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工作高效、安全、顺利的进行,矿井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井下采煤工艺和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常见的井下采煤工艺和采煤技术,以期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煤矿井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越级跳闸的现象,这就会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确保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的工作,本文就煤矿供电系统方越级跳闸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理位置(Geolocation)是HTML5的重要特性之一。地理位置特性提供了确定用户位置的功能,在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位置分析给别人。识别地理位置的方法有很多,有通过IP地址、利用基站获取手机网络的接入位置、通过利用卫星定位获得经纬度的GPS设备等。对HRML 5 Geolocation API的应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公路交通事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使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受到广泛重视。车牌的准确定位分割是车牌识别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识别速度和识别精度。本文介绍了车牌图像的特点及定位算法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及若干与现代智能化方法相结合的车牌定位分割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浅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鸿  刘强  冯屹朝 《大众科技》2010,(6):35-35,31
利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组网功能实现信息共享是采集空情的有效手段,而控制单元精确定位则是空情得以高效共享的基础。分析了常用的定位技术,并给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对井下人员信息及位置进行实时监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井下人员信息、分布位置并及时掌握井下人员工作异常等情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辅助救援,保障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6.
谭文群 《科技广场》2007,(1):164-165
在矿井下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准确地获知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将ZigBee技术运用于煤矿井内定位系统中,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井下人员无线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矿井人员定位的要求,应用RFID来实现的优点、实现方式,以及一个完整的人员定位系统的主要框架,主要组成部分的关键技术。系统结合GIS技术实现,并独立成为煤矿井下GIS平台。  相似文献   

18.
朱学才 《科技通报》2012,28(10):110-112
当矿井下粉尘密度较大,瓦斯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射频人员检测信号受到强干扰,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回波衰减,造成井下人员的定位不够准确.为此,本文提出射频回波信号强度补偿的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判断射频信号回波信号的强度,计算反馈的被困人员区域射频衰减系数的强弱,并根据反馈射频信号强度调整信号的补偿量,对射频回波信号衰减的情况进行补偿,保证在强干扰下的人员定位准确性.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强干扰下增强井下人员定位的准确性,准确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安全生产需要,本文对于矿井下人员监控和移动通信系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该系统能够对全部入井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定位、跟踪、考勤和管理,同时解决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移动和零散人员的通信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矿井人员定位的要求,应用RFID来实现的优点、实现方式,以及一个完整的人员定位系统的主要框架,主要组成部分的关键技术。系统结合GIS技术实现,并独立成为煤矿井下GIS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