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老师     
[路子对你说]九月,教师节来了,路子愿意和小读者一起,祝老师们节日快乐!这里选了一组生动的校园人物素描,表达对老师们由衷的敬意。在这组人物素描里,老师是平凡的老师,学生是平凡的学生,他们身上带着浓重的生活深处的气息。这是个崇尚精英的年代,但平凡者一样值得关注——生活中没有不值得关注的人。选这样一组文章,还有一个目的,再次表明本刊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向:学会阅读生活;一种作文方向:立足日常生活。这里还选了两篇好看的情感故事:《曾为一朵花停留》和《第一瓶香槟酒》,读之会让人想起青涩年华里的一些事情。《曾为一朵花停留》属“手机文学”,这是一种刚刚诞生的文学形式,用手机输入写作,用手机接收阅读,作品具有语言简洁、内容精炼的特点。“手机文学”的产生,也说明生活中“阅读”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在。编这本杂志,有时会觉得遗憾:读者朋友是流动的,初一时你来了,初三时你走了;有时也觉得欣慰:有幸在你阅读经历的起点,与你同行一段路程。开学了,欢迎初一新朋友“入伙”,加入我们的读者行列。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2.
正废旧手机——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随着通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提速,废旧手机等电子垃圾的处置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一亿部废旧手机,而回收率不足1%,当前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闲置、送人、卖到二手市场或直接扔掉。在当今的手机回收市场中,也存在颇多回收乱象:  相似文献   

3.
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技术交流互动媒体,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手机依赖"也在悄然间变成了一种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现象,而这一现象在中职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手机依赖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和行为上对手机的依赖需求,随着这种依赖程度的加深,这种手机依赖就会变为一种心理疾病,更有甚者,还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人神经系统以及人脑功能的紊乱。为了有效地为应对这一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本文就将以中职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学生对于手机依赖的现有程度以及看法,分析产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并在这一基础上研究改进的策略,以求能为中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促使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手机网络发展迅速,并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了大学生们的青睐。本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手机网络在正反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总结手机网络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严创业 《考试周刊》2012,(93):174-175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观念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甚至是颠覆。手机显然是其中的典型,几乎已成为人(特别是年轻人)不可缺少的另一"器官"。手机对于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管理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手机已在打破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相长的师生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6.
电影《手机》里,一部小小的手机,泄露了潜藏在生活表面下的真相,引爆了人与人的猜忌和战争。如今,手机普及进入校园,又会引出怎样的故事?校园版《手机》——  相似文献   

7.
卡萨诺瓦是欧洲18世纪著名的"风流浪子",他的自传《我的一生》给欧洲作家们留下了大量的创作空间,其印象派的生活方式受到当时维也纳现代派作家的推崇,阿图尔·施尼茨勒作为维也纳现代派中的杰出代表,在一战末期创作了两部风格迥异的"卡萨诺瓦"作品:中篇小说《卡萨诺瓦归乡记》和幽默剧《姐妹们或卡萨诺瓦在斯帕》,两部作品都围绕同一个人物,呈现其不同阶段的人生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的相应变化。本文将对施尼茨勒创作的这两个卡萨诺瓦进行比较,尝试通过分析他们的异同,探究作者对于印象派生活方式产生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4G技术的推广、无线网络的大面积覆盖和升级,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手机带来的便捷与乐趣,校园里涌现出一群"拇指族",其显著特点是吃饭、上课、走路、聊天、睡前都机不离手,突出表现为人在手机在,手机在拇指就不停。"拇指文化"正悄然在大学生中蔓延,不断渗透并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信息不断普及以及手机等移动客户端网络设备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不断探索新的工作视角和教育方法,推进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建设和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良好习惯是学生科学、规范并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行为规律是自然规律,行为管理技术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特点。“地球上一切生物中,只有人能够自  相似文献   

10.
在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而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才把一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并将自己的反映保存下来,巩固下来,形成个体一定的态度体系,又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中,构成个体一定的行为方式。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  相似文献   

11.
品味悲剧     
悲剧反映的是一种悲壮而又崇高的美。悲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新旧势力的斗争,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悲剧会给人带来伤痛和悲哀,但一旦认识了悲剧的意义就可以使人获得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能够让人充满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旺盛不衰的活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辉煌壮丽。  相似文献   

12.
手机依赖行为是当前媒体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手机依赖行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显示手机依赖能够负向影响大学生健康饮食行为,运动锻炼行为,健康睡眠行为,压力管理行为,但是与健康责任行为,健康人际行为,生命欣赏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手机已作为生活必需品全面进入大学生生活,而手机上网也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谈话等方式分析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手机上网的基本现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行为特征,并总结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手机正变得越来越人性化、生活 化。 所谓的个性化,是照顾到了当代人的各个方面的需求, 甚至包括一些极细小的需求,让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变得更 加自如、轻松。而所谓的生活化,是指手机的功能包涵了人 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一些极端个性化的需求。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的爆炸使 整条繁华的商业街变成了废墟,亲人们在绝望地守候,不知 道是否还能有人生还?但如果借助救命手机,在救援人员到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产物的手机问世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手机热,手机文化也随之出现并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文章从分析手机文化特征入手,着重探究其对人们交流方式、消费观念、精神生活的改造作用,以期理性地认识和对待手机文化,已经逐渐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难题。要充分掌握和运用手机文化,拓展手机文化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也许我们都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当你拿起手机准备接打电话时,手机却没电了。现在,你大可不必为此烦恼,因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另类手机充电方式已经应运而生。用尿液充电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器人研究所的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用"尿液充电"的技术,且以此技术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供电的手机。原来这种"尿液电池"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它利用活的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也在不断重新定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当前形势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都作了详尽的计划。目前实验区各学校也都开始认真贯彻新课改制定的计划,并且让人感到可喜的是教师们的教学行为确实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作为一种全新的通讯工具迅速抢占市场,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之一。它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并且通过相关调查表明,手机的使用正朝着低龄化的趋势发展,它也逐渐开始走入中职学生的生活,更多的学生将使用手机当成当下一种时髦,而手机中更为丰富的软件功能也使学生对此更为着迷。就某些中职学校的班级而言,手机使用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对此,我们不否认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但是很多学生太过沉溺于手机娱乐,从而对学习成绩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从整体来看,弊大于利。本文围绕"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有效策略"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手机是新时代的产物,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一方面又在绑架着我们的生活。通过这次辩论赛的活动,我们是要认清手机的利与弊,合理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个人通信产品的迅速普及,拥有一部心爱的手机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时尚手机玩家早已从单纯地追求手机的功能性、实用性转变为追求手机的个性风格。因此,如何把自己的爱机装扮得与众不同,更能凸显个性风格,成了新潮的“玩机一族”们追求的目标。于是,各种各样“扮酷”方法应运而生,最常见的是为手机配上机套、手机挂绳、手机天线,下载安装新的开机图案、待机图案、手机铃声等。拥有一款自己独有的“自制”手机是表现个人性格的极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