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于微波炉、电脑等家用电器的电磁波,无时无刻不在污染着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环境,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但又不能离开它们。本文阐述了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电磁污染”以及电磁波辐射危害,并提出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生存的空间里,时刻充满着形形色色的电磁波。电磁波从哪里来?万物都是源!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天体时刻在发射电磁波;世界各地无数个广播电台和通信、导航设备在发射电磁波;所有家用电器在发射电磁波;甚至我们每个人也在发射电磁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之中。既然我们被电磁波时刻包围着,那么电磁波跟我们的生活必然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有必要对电磁波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 ,简要介绍了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分析及评判方法 ,表明应用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能直观、清晰地查明山区某些地基病害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磁波无孔不入,以至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了解一些民磁波的知识,已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面在课本提供的电磁波知识的基础上,再综合地了解一下电磁波.  相似文献   

5.
电磁波的应用及其辐射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电磁波频段使用的角度介绍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通讯方面的应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家用电器方面的应用,并根据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结合不同使用情况介绍了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是电子信息类、通信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涉及矢量与场论、复变函数以及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存在数学要求高、求解过程复杂等问题,因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Maple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为通用的数学和工程计算软件之一,具有强大的符号计算能力。利用Maple的符号运算功能,学生可以避开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中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特性和规律。将Maple运用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磁波污染     
《初中生》2007,(1):77-77
电磁波是由电磁振荡产生的。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污染根据污染源可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类。天然电磁波污染是由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紫电、火山暴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爆等,也会产生电磁干扰。人为的电磁污染源产生于一些电子设备和电气装置的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公式繁多、理论抽象、学习难度大等问题,利用Matlab工具设计了一款电磁波仿真软件。在该软件中对场的三个度、静态场求解、电磁波传播、传输等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动态仿真。实践表明,该软件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三维立体动画。一方面,使得抽象的概念变的具体化、可视化,从而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而有趣味;另一方面,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当今日新月异的工业社会里,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少不了电器用品了,家里的电风扇、电吹风、榨汁机、微波炉等工作时都会放出电磁波。而电磁波对人体有害,电磁波叉是什么东西呢?你理解吗?住房若靠近高压线,会使我们得癌症的机会增加吗?对于这些生活中无形的电磁波,我们该如何来预防呢?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将电磁波发射出去,是电磁波发射与传播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在物理学教材中常以LC振荡电路和偶极振子为例来进行分析。要有效发射电磁波,一是要采用开放电路,使电磁场尽量向周围空间散开(如图1)。二是要提高发射频率,因为辐射强度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本人在教学中用实验进行了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电磁波,如果没有电磁波,就没有现代的无线电通信,可以想象,没有邮电、电话、电报、电视、广播的世界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电磁波在帮助人类实现美好的梦想,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危害。  相似文献   

12.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在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例如,我们用手机通话时手机是在发射电磁波,接听时手机则在接收电磁波。但因绝大部分电磁波是看不见的,所以学生对电磁波发射中的载波、调制、解调等概念均没有感性认识。在一本专业书中笔者看到:"贝尔在1880年就利用太阳光作光源,大气为传输媒质,用硒晶体作为光接收器件,成功地进行了光电话的实验,通话距离最远达到了213m。"受此启发,笔者试着做了一个以简易可见光作为载波的电磁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因为载波是可见光,利用该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护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14.
昆虫、节肢动物以及某些软体动物的头上长着长须,生物学上将其称为"触角"。触角与电器上的天线十分相似,因此我们不妨把它称为"生物天线"。触角似"天线"科学家发现,昆虫的通信能力,与它们触角的形状、大小及构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昆虫触角上感觉毛的长短与电磁波的波长相比可知,它们对2~80微米的红外线特别敏感,具有接收微弱红外线的能力。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则昆虫的触角可能是一种微弱电磁波的接收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1微米等于100万分之一米。太赫兹波是指波长在30微米到3000微米范围内的电磁波。它在长波段与毫米波重合,而在短波段与红外线重合。也就是说,它是波长介于红外线和毫米波之间的一种电磁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学理科》2007,(9):52-54,56
三、考点分析 本章节是社会生活中应用较广的内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有: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公式.在中考中占的分量不多,约2至3分左右,要抓重点来复习.  相似文献   

17.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学生专业基础课,针对这门课程难学又难教的现状,文章分析了目前《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课程改革思路,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训练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电磁波包括微波、毫米波、红外与光波等 ,电磁场与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 ,正是电磁感应场和波作为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与信息诠释的根本手段 ,才形成了当代空对地观测与地球空间遥感、现代通信、广播电视、雷达探测遥控制导与电子对抗、目标成像与探测识别、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领域的高技术 ,也形成了地球观测与环境遥感的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空间遥感是在空间平台上用电磁波与地球大气、地表、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散射与辐射来进行观测 ,从可见光摄影开始、经过红外热辐射探测 ,到 2 0世纪 70年代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测速雷达,是一种测速仪器,而手持式测速雷达的外型极像一支手枪,通常又叫做“测速枪”.雷达“测速枪”的结构主要是由电磁波发射器、电磁波接收器、微型电脑以及数码显示器组成,当然它也有枪筒、手柄、扳机和电源等部件.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教学》2010,(6):F0004-F0004
电磁波无处不在——你的房间、邻居的房间和城镇、海边或池塘、医院,到处都有电磁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