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今词义详识别【识记口诀】文言词语记得快,双音词汇少存在。单音词语组词解,词义大小要分开。词义转移现象在,对比记忆要明白。感情色彩细琢磨,古今异义辨明白。【口诀精解】文言词语记得快,双音词汇少存在:文言词语中很少有双音节词,因此,在遇到类似于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词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词义完全不同,有的词义有同有异。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词古义,通过对成语中古今异义词的差别情况及形成途径的论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以期对古汉语词汇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词义引申是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方式,分析西班牙语基本核心词的词义引申特点是了解西班牙语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视窗。在基本核心词确定方面,参考了美国语言学家Morris Swadesh的核心词列表(Swadesh list),结合《西班牙语频率词典》(A Frequency Dictionary Of Spanish)进行取舍后,确定了63个西班牙语基本核心词。在词义确定方面,采用2008年出版的《牛津西班牙语词典》(Oxford Spanish Dictionary)对这63个西班牙语核心词进行了义项的查阅与取舍。根据对西班牙语核心词的引申义,对西班牙语词汇的平均义项数、各词类所占比例以及每类词的平均义项数进行了统计,对西班牙语基本核心词词义引申的特点与方式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是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掌握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据此,我们认为初中文言文复习,应着重抓住古散文,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文言词汇上,至于句式的特点,只需作一般的交待。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词汇的显著特点是:单音词多,古今词义有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复习时抓住这些特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和辨析,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分清古今词义。单音节的词,要掌握词义的古今变化,困难并不太大,学生可以因为词义的古今差异较大而注意记忆,掌握得住,而且许多古今词义有异的单音词,可以把它放在多义词中加以归纳和辨析。常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古今同形词的辨析问题。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语言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尤其是词汇的变化最大。文言文中有一些词,在宇形上和现代汉语是相同的,但词义却不完全相同。这类词很容易使人们习惯地按今天的词义去解释它,因而就会造成理解词义的错误。例如,“始玉裁闻先生之绪  相似文献   

6.
廖灵专 《现代语文》2015,(1):131-133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汉语词进入越南语后,成为越南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越南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规律的作用下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一个独特的词汇体系——汉越词。在越南语内部规律的作用下,与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词比较,许多汉越词在形式或意义上都有一定的变化。有些词的词义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但借入越南语后却一直保留原义,沿用至今。为了进一步了解越南语中的"汉越词"在词义、用法方面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产生的影响,本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中的1875个单音节、6147个双音节汉语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将与汉越词对应的3029个汉语词作为本文对比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我们汉民族的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中,作为语言建筑材料之一的词汇,发展变化尤为显著,词汇的变化以同义和读音的变化为其基本形式。本文,针对词义变化方面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或词组),就形体来看,与现代汉语没有差别,但意义却不相同。有些词,古今意义虽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按照观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不仅表现在汉语词汇双音节词占优势,词汇量扩大,同时还有词汇意义的发展演变。关于词义的演变,主要包括词义的主要部分即概念义,以及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色彩义。而概念义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词义范围有差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本文主要是就当下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进行分析,这里以"奇葩"为例。这个词语,古已有之,但是当下出现在口语及网络语言中时,其概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由一个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本文主要分析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并且针对之前的先例,对该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词汇嬗变现象,通过词义的扩大、缩小、色彩意义的变化等方面,讲述每个词汇背后所暗含的有趣故事。从一个词反观当下历史演变发展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历时的角度探讨"朋友"一词的古今含义,更深层次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词汇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通过对异义汉字同形词例词的分析来探究有一定词源关系的汉字同形词义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规律。从举例分析中,归纳出了汉日韩汉字同形词词义演变的规律:(一)由于汉语古今词义发展变化而产生了词义差别;(二)由于汉字词被日语和韩语吸收后,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有变化而产生了词义差别;(三)翻译西方词语时,汉语、日语和韩语出现了不同的译词。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或语言本身"语势"强弱的原因,出现了一个选择并进入各自语言中的基本词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重点必须放在词汇上,如何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重视音节同词义的关系;准确把握常用词的常用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今词义的异同;认真梳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和人们主观认识的进步更新,都影响着词义发展变化。词义发展变化是词汇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掌握和理解使用成语不能不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否则,  相似文献   

13.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重点必须放在词汇上。如何学好古代汉语词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重视音节同词义的关系;准确把握常用词的常用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今词义的异同;认真梳理词的本叉和引申叉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学习字词是重点,王力《古代汉语》共列1086个常用词。词汇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词义的各种变化等情况都为掌握1086个常用词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想掌握古汉语常用词,就需要明确词及词义的时代差异,了解各类词义的特点。为此通过对1086个常用词进行古今对比,分类归纳出常用词的类型,分析各种类型词及词义变化的原因,总结其特点,针对词义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学习和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篇理解离不开词汇。词汇不仅影响着语法结构,而且也影响着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在单句语篇层次上,某些词对语篇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我们叫它关键词。本文集中讨论了单句语篇中关键词是如何依靠语境线索、词义搭配(词义组合)、词的选择限制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语篇的。以往的语篇分析大都是分析某一篇章或段落的衔接和连贯,而少有涉及单句语篇的语篇理解。其实单句语篇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理解篇章和段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的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古诗文的字词教学,必须了解古诗文的词汇特点。古诗文词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诗文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二是古诗文词汇具有多义性;三是古诗文词汇在用法上具有灵活性。古诗文教学既要关注古今词义之间的重要差别,也就是“迥异”;也要关注古今词义看似不同却又有联系的现象,也就是“微殊”。掌握理解古诗文词义的方法如下:通过古今词义的沟通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理解古诗文词义。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语言是18世纪汉民族共同语的典范。本文以《红楼梦》中的一部分古今同形复音词为对象,考察了其感情色彩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情况。通过考察能够看出,从《红楼梦》到现代汉语,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已经非常复杂,表现在一个义位内发生变化和随义位的增减发生变化两种情况,每种情况又有词义升格和词义降格两种变化形式。对这些变化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红楼梦》语言的某些特点,而且可以从中观察到汉语词汇在近二百年来的一些发展演变线索。探讨这些历史演变的规律,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体系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辨析文言文古今词义是理解文言词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古代文言文发展到现代白话文,词义变化是非常大的。除了汉语中最基本的词汇,如“人、中、山、水、手”等没有发生变化外,其它的词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如果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而用现代词义去读古代文言文,就很难读懂,甚至出现笑话。例如“去”,古代是“离开”的意思,《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的“去”即此意,而现代的“去”则是“到某地”的意思,古今词义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用现代词义去理解,  相似文献   

19.
文言词法的特点,是和现代语比较说的.两者比较起来,如词的意义、词的分类、词的特点、词的组合等,文言文和现代语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必竟是有差异的,而词义的差别更大.文言词里单音字居多,也有少数双音词,发展到现代,双音词成为词汇的主流.文言里有用字通假的现象,而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传况比现代语多.文言里的数量词和代词的用法,也有许多和现代语不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阅读文言文解泽词义时,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汉平  李庆新 《双语学习》2007,(6M):127-129
语篇理解离不开词汇。词汇不仅影响着语法结构,而且也影响着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在单句语篇层次上,某些词对语篇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我们叫它关键词。本文集中讨论了单句语篇中关键词是如何依靠语境线索、词义搭配(词义组合)、词的选择限制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语篇的。以往的语篇分析大都是分析某一篇章或段落的衔接和连贯,而少有涉及单句语篇的语篇理解。其实单句语篇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理解篇章和段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