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籍装帧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地表现美。原始书籍的装帧虽然以实用、便于使用为目的,但已经蕴含着追求装帧形式美的萌芽,从简策、帛书等原始书籍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最初形式的美。发展到现代,书籍的装帧美更为设计者和读者所关注。一、装帧美装帧美是装帧美学的核  相似文献   

2.
李梅 《出版广角》2006,(7):29-30
作为书的衣裳,书籍的装帧也是既有情,又有色。情可以是设计者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思,色可以是设计者根据内心情思为书籍设计的色相。  相似文献   

3.
论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书籍是由策划创意———写作———编辑制作———装帧设计———印刷制作———销售空间———广告媒体———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才完成书的这个概念,只有经过上述活动,书籍的功能才能实现。所以书籍是人意识活动后产生的结果,它具有立体的、建筑的感觉,它是整体的。对书籍的装帧所包含的信息也很多,它并不仅仅是设计者的专利,它是著作者、出版者、编辑、设计者、印刷装订者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设计者要有导演的能力,对文字、图像、色彩、工艺进行整体的把握,统一的设计,最后得到读者的认知,一本书的装帧设计才算完成。日本著名装帧设…  相似文献   

4.
书籍装帧美感来源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 ,读者通过触摸翻阅与眼视心读去感受书籍的装帧之美。因此 ,作为装帧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装帧材料的选择必须满足读者这两方面的要求。一本美的图书必然是装帧设计者恰当地运用装帧材质去表现图书品位及内涵的成功之作。装帧材质各具功能 ,不同的材质具有相异的特性 ,呈现截然不同的质感、光感、手感和观感。根据书籍的内涵 ,恰当地利用材质的各种不同感觉 ,就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并生出喜爱的情感。质感装帧材料表面都有不同的质感特性 ,如粗糙、光滑、柔软、厚实等 ,能直接引起读者的联想。例…  相似文献   

5.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的这句诗写的是读书的极美感受。虽说"书卷多情"大体是针对内容而言,不过在笔者这个装帧设计者看来,书籍的装帧其实也是令人"每相亲"的一个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6.
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传统物质载体,在现今信息社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书籍所凸现出的“第二自然界”仍旧是装帧计中的重要课题。之所以称其“第二自然界”,是指设计者通过对书籍的设计,形成书籍的内容与外观形式、形态高度统一,为书籍自身的美化和文化品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间的设计和研究是设计者探索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黄冰 《新闻窗》2009,(4):122-122
书籍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既是平面媒体,也是作者、编辑和设计者共同劳动产生的图文综合体。一个好的设计师总是对所装帧的书籍的内容有着准确的把握,由此来考虑明确的设计因素,诸如开本,版面、网格、字体等所有的细节,而这一切都将最终形成区别于别的书籍的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8.
书籍的形式美与装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的形式美与装帧艺术徐柏容书籍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书籍的装帧设计。将装帧视作书籍的整体形式美,是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相当长一段的期,人们R是把装帧视为前面设计。无论是对于书籍形式美还是装帧,许多人现在仍然还自不少模糊的认识。笔蓄50ff代主持出版...  相似文献   

9.
装帧断想     
人的衣装除了御寒、遮羞等需要外,随着文明的发展,一个明显的目的,就是打扮、美化人体。书籍的装帧,目的亦然,除了保护书籍的内页外,主要的目的也在于装扮书的外表,把书的结构和形态设计得和谐、美观,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购买的愿望。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傅雷译文集》,共十五卷。译者的名声赫然,贡献巨大,装帧设计者根据诸等因素,采用庄重稳定的灰色为基调,精装封套采用银白色的电化铝做书脊,便显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规定:图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设计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组成部分。提高图书的整体设计质量,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世界上更是把书籍设计作为一个新理念,新理论进行推广实践,并产生良好效果。德国著名书籍设计家冯德利希:外观形象本身不是标准,对于内容的理解,才是书籍设计者努力的根本标志。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书籍设计"概念的提出、实现和确立的过程,曾发生过各种各样的冲突,以及理论上、技术上的争执,不过最终还是被大家理解了,"书籍设计"已不是设计者或插图画家个人承担的工作,而是参与选题计划到成书为止整个出版过程的所有人的共同工作。以上,均说明书籍设计非常重要,关系到书籍的整体质量乃至书籍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书籍作为传播思想积累知识的工具,它是由形式和内容二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构成。书籍的物质形态是通过书籍的装帧设计和装帧形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许多大师说过,艺术的奥妙本来就说不太清楚,完全说清楚了,也许就不再是艺术.所谓构思,就是设计者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装帧设计的构思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装帧艺术是由若干相关相生、互渗互补的诸元素(如创意、构成、色彩、图形、文字、材料等)所构成的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装帧艺术的整体构思除了对书籍的对象、功能、材质等工艺条件各方面的考虑外,还必须进行艺术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是书籍艺术兴起的一年。这一年的“中国书展”、“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文学插图艺术展”,西南西北、东北、中南地区分别举行的装帧艺术讨论会和观摩会,建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文学插图艺术讨论会”,使人们欣喜地感到,书籍艺术的新潮来了。国家要建设,人们要知识,专家学者要著述,群众要书读,书刊必装帧,书  相似文献   

14.
辞书的装帧设计和一般图书的装帧设计有共性的一面,即根据书籍不同内容、不同读者对象的需要和爱好进行辞书的装帧设计,封面的形式服从于辞书的内容。从内容出发挖掘视觉形象,加以艺术概括使读者感到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的享受和美的联想。辞书的装帧设计又有它的特性。设计者在反复阅读辞书内容的感受基础上,反复琢磨,深入思索。首先了解辞书不同的种类和用途,如汉语字典、词典、外语词典、词汇,科学技术词典、百科全书以及年鉴、手册、年表、指南、目录、提要、类书、索引等古今中外常用工具书。根据辞书的内容和种类寻求辞书装帧设计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书籍的出版业务分为装帧设计和经营管理两个部分。书籍的外观造型和版式结构。是装帧设计的业务。没有装帧,就没有书籍的存在。可以想像,书稿毕竟是一份原稿,难以广泛传播,要使书稿转变成一定数量的相同印刷品,就必须通过装帧设计和印刷手段,成为一部完美的出版物,方便读者的阅读、携带和保存。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识中的外延和内涵冀建海一、美的表现不能排除外表的修饰书籍装帧界曾有过关于装帧设计是应该以表现艺术还是再现艺术为主的争论。持表现艺术观点者,过分地强调书籍封面的个人表现,认为设计者理应想怎样发挥感觉就怎样发挥,模糊了个性化原则和个人原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装帧设计重在创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件成功的装帧设计之所以能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设计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一个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并使二者完美结合。好的装帧设计都具有它独特的创意,或在构思上,或在色彩上,或在设计语言上,以鲜明的个性,显示着自己的特点,也反映了设计者对美学意识的体悟和形式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北京印刷技术协会装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印刷物资公司装帧材料服务部联合举办的“1988年北京地区精装书籍、本册装帧全优奖”评选活动于10月17日揭晓。根据“装帧设计、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三者完美结合”的原则,评  相似文献   

19.
书籍装帧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应当牢牢树立总体设计的观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装帧设计的科学工作体系,实行设计总体构思、专业分工,以充分发挥设计部门对整个装帧工作的指导作用,全面提高书籍装帧质量。一套完整的装帧设计工作体系,应包括四个部分,即书籍设计系统、材料设计系统、工艺设计系统、设备系统。下面分别作点说明。 (一)关于书籍设计系统书籍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书籍的构成和工艺流程呈现出自己所特有的系统性。因此,书籍装帧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综合整体设计。现在,国外图书很重视书籍的整体设计,从开本、外封、环衬、  相似文献   

20.
1.记载人类历史和智慧的,是世界上现存的书籍和报刊。如果说,书籍报刊集中了人类社会的文明,那么装帧艺术就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装帧艺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显示出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些人对装帧艺术缺乏应有的认识,原因就在于装帧艺术缺少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