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完善学科专业设置 提高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有一定的随意性,专业设置规划不合理,专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对综合性跨学科专业设置不够重视,并且,政府对专业设置的高度集权限制了各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专业设置是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1],是高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学科专业设置必须在学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实际情况自主地有合理规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原因是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误解、高校专业设置权的不足和存在专业调整成本。因此,要正确认识人文主义教育、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权和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  相似文献   

3.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滞后进行分析,其原因是当代人主义教育的复兴、高校专业设置权的不足和存在专业调整成本。因此,对策在于正确认识科学主义教育和人主义教育的关系、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权和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专业设置面临市场、知识、社会和高校本体等方面之间的价值冲突,基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分析,创新以社会价值为核心的专业治理机制,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管制和完善高校专业治理体系,是实现高校专业设置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跨学科专业设置为切入点,促进学科之间深层次、多元化的交叉与融合,进而形成均衡发展且富有特色的跨学科体系,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有效途径。基于对跨学科发展的历史梳理,及其专业设置的内外交互逻辑,针对我国高校跨学科专业设置的制度和文化障碍,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跨学科理论建设和研究协调、实现管理创新和制度优化,是推进我国高校跨学科专业设置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培养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这与其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密不可分。一方面,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独具特色使得美国高校专业教育卓有成效,另一方面,更与美国科学、完善的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权划分密不可分。因此,深入分析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权,将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动态专业设置"的高校办学新理念,比较了其与现存的"四年不变"的"静态专业设置"模式的优劣,分析了其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困难,指出"动态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动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特长及爱好与所学专业结合、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专业的属性决定了高校专业设置应当遵循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双重逻辑,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着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的本质,把培养个体和社会双向满意的通专结合的高等人才作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按照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要求,合理区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权责,并从理论研究、培养模式、师资考核、教育经费、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出现了盲目设置专业的新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地方高校设置专业的利益驱动根源,通过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学生、行业参与评价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国家利益、高校利益、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诉求得到均衡和相互牵制,以此增强专业设置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集群理论的高校专业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集群理论探讨高校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专业集群式设置有利于正确处理专业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促进专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专业资源融通共享,促进专业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创新发展。实现专业集群式设置,要在高校专业发展规划中确定战略重点,在高校组织结构中构建有利于专业集群化发展的平台,在高校环境氛围中孕育竞争与协作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普通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课程内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拓展创新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课程内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拓展创新的一些原则和策略,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和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为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体育教育,已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方法,对素质教育观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改革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提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学生体育选修课的选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了师范院校学生公共体育选修课的选课特征.得出师范院校学生选课特征是:选课内容趋于多样化;课程设置趋于非竞技性方向;选课的目的性和价值取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99级学生四年的跟踪、调研和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接受体育健身教育时的身体机能状况和其毕业前的身体机能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建议针对高校三、四年级的实际情况,增设体育健康课程,以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漳州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优化体育教师专项结构、完善体育教材内容、提高体育基础课教学质量、项目设置时按照学生体育基础差异分层分班教学等五个改善漳州市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将贵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和英国拉夫堡大学运动锻炼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两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分析了各自课程设置的特点,对国内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陇东学院大学生实施体育选项课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院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因素包括:终身体育需要、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教师、同伴的影响以及体育考试的难易程度,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分析体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体育专业实习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课程改革内容体系包括:提供体育科学理论课程群基本体育实践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相关实践能力的知识体系和拓宽专业面的交叉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案,并提出了实践课程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置的研究是高职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程设置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积极实践 ,改革创新。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 ,规范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是向学生传授技术为主,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达到规定的考试标准,简称"达标",它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以人为本,实施课程学分制,以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按学分制要求自主选项,使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提高现代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