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让教师们"头疼不已"的教学意外。这些教学意外没有按照教师预期的"剧本",而走向偏离的轨道。实际上,这些教学意外只要稍加加工,就会成为课堂上的"教学惊喜",本文就如何加工"教学意外"进行了探究,旨在增强教师的德育契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使教学意外时常发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本文通过作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教学意外,进行归纳总结,分别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行为以及寓教于乐三方面论述发现生成契机,旨在把"意外"变"资源",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3.
"意外"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小波折、小插曲,会打乱老师课前所准备和设计的教学安排,但是如果合理处理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意外",将意外化险为夷,往往会四两拨千斤,险中取胜,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之效。然而现阶段,在现实教学中,部分老师往往无视"意外",对突发事件置之不理,有时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宁愿放弃"意外"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价值,造成课堂教学一成不变、黯然之色。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意外"插曲演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活动。在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熏陶下的课堂教学中"意外"事件屡见不鲜,当我们"邂逅"课堂中的"意外"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机智,让"意外"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成就课堂的一份份精彩。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教学状况。当课堂意外发生时,教师不能回避或者不假思索地匆忙答复,而应该将这种意外及时纳入教学之中,即时调整教学策略,重构课堂动态生成,将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化作"惊喜",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在"意外"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进步,所开展的活动才能"意外"而有序,更能从"意外"中寻找到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动态的师生活动过程。无论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预设多么完美,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总是不可避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以巧妙的教育机智艺术及时引导,适当点拨,让课堂在遭遇"意外"中邂逅"美丽"。一智慧,在答案"意外"中闪现雪融化了变成什么?学生答"春天"。这一回答让课堂充满  相似文献   

8.
梁丹丹 《教育》2015,(8):71
什么是意外?意外是指意料之外的事情。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时会给教师制造一些"意外",当"意外"发生时,如果教师忽视仍依照原教案实施,这必然会使课堂索然无味。应利用这些"意外",解决"意外"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近音乐,体会音乐独特的快乐和美好。笔者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小事例,谈谈对于"意外"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20):25-26
课堂教学中遭遇"意外"在所难免。面对"意外",教师如何凭借自己的慧眼,捕捉恰当的时机,运用教学机智,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演绎出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朱永猛 《考试周刊》2013,(21):78-79
教师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精品化,但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是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生命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活跃的教学氛围造就了诸多的课堂"意外",它不是教师能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来可能成为病点的"意外"转化成教学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当教学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时,课堂中出现"意外"也就在所难免.当课堂遭遇"意外",是视而不见,继续执行教学预案,还是抛弃预案,一味处理"意外"?很显然,二者都不可取.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黄双毅 《语文天地》2012,(23):29-31
【案例主题】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有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发生。一个富有教育气度、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厚实的专业功底挖掘"意外"的课堂资源,掌握灵动的引导技巧,化"课堂暗礁"为教育推力,变"课堂意外"为教学亮点,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13.
徐晓东 《考试周刊》2013,(27):145-145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实验教学中"意外",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利用实验教学中的"意外",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正确对待实验教学中的"意外",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对于意外之后的学生生成资源,教师要善于进行选择、整合和提炼。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1.善待"意外",拓宽学生思维"错误"也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提是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智慧地处理。在面对突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中,"意外"常有发生,作为教师应该将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上英语课之前自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教学的过程万无一失。但是教学的实际过程是不可预料的,即使是精心设计的课堂也难免会有"意外"发生。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意外,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和深厚的知识基础变废为宝。笔者通过分析自己的教学案例,提出几点对意外生成的体会。1合理应对自己的失误灵活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这些不是教师的本意,却会给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不同于一般情况、不符合预测的"意外数据".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认为它是影响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干扰和差错.分析原因,"意外数据"正是探究活动科学本质的一种体现.适时调整和选择教学策略,"意外数据"成为发展儿童科学素养的良好教学契机.  相似文献   

18.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也给教师增添了几分无奈。如何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并把她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教多久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精心准备的一节课,在上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而化学实验课中的"意外"更是不可避免。但教师能否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因势利导,用这难得的"意外"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决定于一个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的扎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学实践,结合"氢氧化铝的性质"的教学案例,浅谈在处理课堂"意外"的收获及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