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应加大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地方企业平台拓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积极与市场接轨,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项目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余音绕梁     
“必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的体现。必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建立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标准和检测制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环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意志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广告策划与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重点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作用重大。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缺乏专业实用的实验教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广告策划与管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改进教学方法等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及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键课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给出了以综合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与实施方案,并列举了部分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突出加强培养的实例,希望能为高职学院相关专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7,(18)
研究性课程是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创新能力、训练综合能力、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所以,研究性课程能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创新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创新,尝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推行社区服务性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和经历工程管理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基本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将TSIP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独立完成各自任务,教师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分析.由于实践课程的内容是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所以学生体会的是实际工作感受,有利于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尽早融入社会工作岗位.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此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技能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师思政专业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思政专业学生社会工作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是思政专业师范生未来事业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社会工作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要提高社会工作能力,就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施行学生干部轮换制,创建良好的校园化环境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链接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提高园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碧燕 《时代教育》2009,(9):136-137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多年来在实践教学上的探索,提出了提高园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包括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充分利用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毕业实习管理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即要突出校内舞台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还要加强校外实践环节教育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开拓校内与校外两种实践课程资源,形成校企合作,校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创设能够满足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得到专业历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必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实践课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综合学科知识和对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构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即“科学”和“历史与社会”,减少课程门类,扩大自学、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改革和重建分科课程,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  相似文献   

15.
工商管理专业是现在高校普遍开展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所以,学校需要根据现有状况及社会需求,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切实有效地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6.
萧晓阳 《教师》2010,(2):37-38
加强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性环节,准确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与动态;加强学生课余训练,培养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培养该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环节,也是关系到他们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是否具备较高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本专业特点,结合我国当前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研究和优化实践性课程教学方法,对于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必须融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想法。社区服务是社会学实践教学经常采用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华侨大学社会学专业与厦门市吕岭社区共建,参与小海豚伙伴营活动,从专业的角度设计社区服务方案,并应用于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密切了学生与社区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了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