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和发展于西汉,进一步完善于隋唐,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于宋元,到明清时期达到空前强化,并走向衰落。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2.
李霞 《辅导员》2013,(15):42
教育无小事。每每回忆起那些和学生、和班主任以及与那些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的那些事儿,总有些感动。感动于学校的责任与担当,感动于老师的辛劳与智慧,感动于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感动于教育的魅力与神圣,满满的情充盈其间。  相似文献   

3.
李霞 《辅导员》2013,(10):42-42
<正>教育无小事。每每回忆起那些和学生、和班主任以及与那些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的那些事儿,总有些感动。感动于学校的责任与担当,感动于老师的辛劳与智慧,感动于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感动于教育的魅力与神圣,满满的情充盈其间。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重点在于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的设计,来自于找准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来自于对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学生认知的全面了解、来自于对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5.
作为客家起源地的古邑河源,始设县治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考述古邑河源传统书院的旨趣在于"存史、资政、传承、教化",所谓"益思培养,追踪曩哲"。经考证发现,古邑河源传统书院发萌于秦汉的私学,开端于盛唐,初兴于南宋,沉寂于元朝,恢复并兴盛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没落于清末,命运多舛。古邑书院富含厚重而独特、鲜明而深远的客家人文精神,既有先哲的崇尚,也有教化的真谛,还有陶育英才的担当。对此,今人理应加以发掘和开发彰显,夯实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守望和衍布客家之脉。  相似文献   

6.
维护门阀士族政治经济特权和崇高社会地位的门阀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充分发展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崩溃于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7.
哲学通说将必然性界定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将偶然性界定为一种个别的不稳定现象,认为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条件,这就曲解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本来面目与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事实上,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趋势,都产生于同一事物的内在矛盾,必然性产生于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偶然性产生于内在矛盾的次要方面。必然性是大到接近于1的最大可能性,偶然性是小到接近于0的最小可能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必然性也为偶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时时刻刻学习和修炼,所以人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守株待兔"。岳麓书院的箴言说得好:"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志于成人"就是要立志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是治学和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最终追求。而"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正是提升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司制度,是指封建中央政府任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首领进行间接统治的制度。土司制度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又是纳入政府管制体系的一项制度。就土司制度的起源、发展及衰落来看,大致分为:滥觞于秦汉,萌芽于三国,肇始于魏晋南北朝,雏形于唐宋,定形于元代,鼎盛于明代,衰落于清代,残存于民国。民国年间,汶川地区的土司制度依然存在,并且土司和土官在藏羌民族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廖仲恺的爱国主义思想萌芽于海外侨居的幼年时代,成熟于辛亥革命时期,完善于五四运动以后。其爱国主义思想包括反帝、联共、扶助工农运动、加强国家民主建设和经济建设四项主要内容。廖仲恺毕生忠实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谋求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堪称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从高职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充分地阐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寓教于“练”和寓教于“行”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丽双 《家教指南》2011,(2):108-113
笔者近年整理并翻译与古代于阗有关的藏文文献,其中包括伯希和(P.Pelliot)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藏文文书P.t.960《于阗教法史》(Li yul chos kyi lo rgyus)。这份文书内容丰富繁杂,包括于阗建国传说、于阗的守护神名号、于阗的菩萨名号、于阗的著名佛寺、于阗佛法灭没经过,等等。笔者的工作主要是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IDP提供的彩色图版对文书重新做转写,同时利用这些年学界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在每段转写之后附以汉文翻译和详细的词汇注释。本文为这份文书的译注之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毗沙门和舍利弗决海,于阗由海子转成桑田;二是地乳王子和耶舍大臣建立于阗国的经过。  相似文献   

14.
“X于”是一类常用的结构,性质比较复杂,该文首先考察了语用频率对“X于”结构的影响和“X于”结构对句子焦点突显原则的影响,然后分别用组块心理、临摹原则和抽象原则等认知理论来解释“X于”结构形成和发展的认知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教育向来就是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没有教师人格魅力介入的教育,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自于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来自于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符礼科 《江西教育》2012,(10):23-23
<正>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活动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不仅以问题为起点和线索,而且最终也应以问题的提出为归宿,帮助学生推广、引出新的结论和新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孙敏  ;张太平 《辅导员》2014,(10):48-56
自1994年创办以来,福清西山学校已走过20个春秋。20年风雨,二十载拼搏。这期间,西山学校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西山学校的成功,来自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来自于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也来自于广大家长的信赖。"西山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校长张文彬说。  相似文献   

19.
从构造看,汉语中存在着专用和通用两类三音节V/A于附缀体连续统;绝大多数附缀于在后附过程中纷纷脱落,真正的V/A于三音节词汇词几乎不可能形成。从发展看,介词于错配为附缀进而脱落是个渐进的动态过程,附缀体V/A于到零形式V/A,经历了由语用变异到语法功能的演化过程。从后果看,附缀于的脱落会导致原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从成因看,双音节音步的韵律制约是于脱落的最基本动因,附缀于的羡余性以及零形式表达的经济性更适合严整、简洁的语用需要,也驱动了零形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举考试初创于隋唐,完善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衰废于清末,历时千余年,长期占据着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中心。科举考试作为一项持续久远、体系完备、范型稳定的选拔治国贤能的制度,以其强大的社会功能,极其广泛的社会触角,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礼俗制度等产生了明显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