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一聪 《广西教育》2007,(10B):23-24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的研究课题。围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目标,我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长时间尝试和探索。经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即教师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一、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1. 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孙蕾 《成才之路》2012,(26):16-16
正互动教学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这种互动,是教师将学生同时作为主体的一种理念,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将教学的一切与学生相联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前不久,我了一堂研究课——苏教版的《像山那样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悄然进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但学科间的交集、互助功能却远远得不到体现。为此,我大胆实践,通过学生交流、质疑——教师解疑——师生互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临场感是衡量成人远程学习环境的重要指标,社会临场感、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是Col框架下临场感的三个维度。三种临场感以互动为中心,分别指向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内容互动、学生——教师互动。这启发教师应该促进学习者的互动与沟通,并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创建有吸引力的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认知信息的传递,也发生着情感信息的交流。师生之间能否达成情感的迁移和互动,不仅与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就不曾发生教学。如教学只是单方面体现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反响,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反馈.这种教学就不是真正定义上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互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交流互动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与交流,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就“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左成鸿 《双语学习》2007,(12M):111-111
1 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相似文献   

11.
一、留白艺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大量的口头练习和频繁的交际互动确实是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往往走向了一个极端——满堂灌、满堂问,其主要表现就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我讲你记"。英语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是配角,是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一堂语文课,教师、学生和教材是三个最重要的要素,三者如何互动,是衡量一堂语文课生动与否,及学生参与深度的最好决定指标。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即教师预设问题——学生讨论解答——教师总结。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建立师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课堂上运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的“人——物”互动,也就是师生与课堂设计的道具幻灯投影、模型教具、录音插放等等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形成“人——人”互动,即教师与学生间互动,  相似文献   

14.
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1)教学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成了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相似文献   

15.
余顺花 《考试周刊》2012,(11):57-58
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那种模式亟待改变。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沐春风的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我听过很多公开课,师生合作十分融洽,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都十分到位。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为中心"即我如何教的思路进行设计,教学过程完全是由老师控制。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可控制的。新课程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学设计应体现出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而且动静结合的过程。教学设计是通过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多向互动,应该是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进行。因此,教学设计应是对课堂情境进行全方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上音乐课常常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很难调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不好。怎么才能上好音乐课呢?直到有一天看见红果果与绿泡泡主持的智慧树节目,我眼前一亮有了教学新思路。①创设美境——诱奇。②师生互动——导奇。③调动参与——猎奇。④动脑制作——延奇。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互动"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拟对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互动"教学的过程教师互动——"互动"的前提。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  相似文献   

19.
一个师生互动、生机勃勃的课堂,是教师渴求并为之奋斗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事与愿违,课堂中会出现“冷场”——教师在上面“苦心经营”,学生却“硬不领情”。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具有如下特点:1、外在观摩一内化体验:让幼儿在观摩他人的活动中互动。积极地将活动内容转化为自己内部的需要。形成亲身体验(如:观察教师怎样给娃娃喂饭。教师请他也来学习,在午餐时他也学着教师给自己喂饭.感受教师的辛苦,从心理产生对教师的感激与依赖)。2、被动接受→主动练习:小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常常因自己不会穿衣服。向教师发出求助式互动,等待教师给予帮助,教师可运用激励、帮助这些互动的形式让幼儿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练习(如:比比谁穿得快,请你教教我、我来试一试)。3、个别发言一共同讨论:提问的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幼儿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由点带面,由个另Ⅱ幼儿发言发展为小组讨论进而带动全班讨论。4、他律一自律: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将被动接受规则和监督的消极互动转化为积极互动,经历形成意识、掌握技能、明确分工负责、最后达到自我管理的过程(如:在洗手环节中,最开始我们通过教师教——师幼互动,接着由值日生检查督促——生生互动,最后由幼儿自律——境幼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