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滴灌棉田灌水量与灌溉周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其节水增产的优势,近年来,膜下滴灌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农田得到了迅速推广。由于轮灌仍是目前农田用水分配的主要方式,并且还需要考虑滴灌产生的土壤盐分积累问题,因此,对滴灌灌水量(Q)、灌水周期(T)以及相应的深层下渗(L)关系研究,不仅是农田用水分配的要求,也是盐分控制的需要。本文利用田间试验数据校验HYDRUS-2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结合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分析不确定蒸散下的Q-T-L关系,结果显示:①总体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可支持的灌溉周期增加,同时深层下渗增加,Q-T-L关系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②其中存在3个关键Q-T阈值点:深层下渗出现点(Q为35mm,T为5d)、灌溉周期增加减缓点(Q为65mm,T为10d)、最大灌溉周期点(T为11d,Q为120mm)。因此,①在以水分利用为优先的模式下,最大灌水量不应超出35mm,最大灌溉周期为5d;②在灌溉间隔时间优先的模式下,有最大灌水周期11d,所需灌水量为120mm,适宜的灌水周期为10d,所需灌水量为65mm;③在有盐分淋洗需求模式下,适宜的灌水周期为10d,所需灌水量为65mm,产生下渗量约占灌水量17%,可用于根区盐分淋洗;④潜水位对灌溉产生作用的阈值深度是-300cm,高于时潜水可以补给根区土壤水分,从而增加灌溉周期。利用本文数值模拟与方法,可以为不同气候与土壤情形区域农田滴灌灌溉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乌兰浩特市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3种不同节水灌溉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投资、节水效益、成本运行、农民满意程度情况,得出初步结论:本地区采用中心支轴式喷灌最优。  相似文献   

3.
模拟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茄子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贤赵  宿庆  衣华鹏  谭春英 《科技通报》2005,21(2):147-152,165
通过玻璃土箱试验模拟了交替滴灌方式、固定滴灌方式和常规滴灌方式对茄子生长、根系分布和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滴灌使灌溉用水效率明显增加,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达58.0kg/m^3,可节约用水30%以上并增加产量;交替滴灌减少水分入渗深度,刺激根系生长,明显提高根密度.并在土壤中分布均匀:交替滴灌通过部分根区干燥产生根源信号调节气孔行为,使蒸腾速率明显降低,而植株光合作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使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微喷灌在干旱地区枣树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喷灌与常规灌溉在干旱地区枣树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对比试验,在干旱地区枣树栽培中实施微喷灌具有促进枣树生长,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率和焦花率,提高枣树坐果率以及商品果率,为枣树在干旱地区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探索了干旱地区有效的枣树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农作物滴灌系统的对比,阐述了滴灌系统在北方寒冷、干旱、多沙地区防风林灌溉应用中的主要注意事项,过滤器、灌水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6团生态经济林重力滴灌工程的优点及其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并给出了重力滴灌系统的系统组成与操作注意事项,以期对在新疆极干旱地区分散式庭院种植经济中推广重力式滴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棉花膜下滴灌自动化技术设计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在现有的棉花滴灌工程基础上,实施滴灌的智能化精准施肥和自动化灌溉技术应用,利用测水、测肥传感系统,科学地确定农作物在不同土质的需水需肥规律,无线电远程控制灌溉机井和田间阀门,实现无人值守的精准自动化灌溉施肥。  相似文献   

8.
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本文试图从水资源的运动变化规律,分析绿洲的发生与形成,以灌溉农业为核心,分析绿洲产生特点,农业合理结构与优化,以及调整结构,保护与合理利用绿洲所应采取的一些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地下渗灌。它是根据植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植物生长中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而言,微灌属局部灌溉、精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约比地面灌节水50%~60%,增产20%~30%,比喷灌省水15%~20%。但微灌的工程投资也高,在国外被称之为昂贵的灌水技术。为了支撑高投入,微灌一般只用于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值高、收益高的经济作物。目前全世界微灌面积约20万h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膜下交替灌溉在西北旱区番茄中的适用性,将膜下滴灌和交替灌溉相结合,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下限、灌水定额对番茄耗水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番茄生育期耗水强度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开花~挂果期。交替滴灌条件下,番茄生育期灌水13次,其中定植水50mm,开花期灌水45mm,挂果期灌水198mm,灌溉定额为293 mm的灌溉制度具有明显的经济产量效益和节水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地下滴灌技术作为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作物种植中应用的一种主要灌溉方式,在种植作物的生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以紫花苜蓿的种植为例,以试验方式对于地下滴灌技术在该作物种植和生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地下滴灌技术在紫花苜蓿种植上的应用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产出效率,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微喷灌控制系统集喷、滴灌技术之长、避二者之短,是一种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局部灌水技术,具有省水、省工、节能、增产等优点。本文采用一款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智能微喷灌控制器。  相似文献   

13.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膜下滴灌经过多年的推广与实践,现已逐步发展成为最为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对新疆兵团农七师124团2000亩棉花滴灌工程进行了典型设计分析,阐述了棉花滴灌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常用的喷灌、膜下滴灌、渗灌技术对不同农作物的灌溉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进一步说明其具有的推广价值,并提出针对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现状的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水利建设是农业灌溉的重要工程,在现代农业中,灌溉的方式有很多,大面积灌溉或采用滴灌都是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水利渠道的建设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注,渠道测量是渠道建设的重要步骤,本文将针对工程中的测量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大棚内作物对灌溉的需求,把毛细滴管口安装在作物根系旁边,设计了一套由PLC控制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水温和时间为条件,根据模糊控制规则控制水管压力和速度进行精细滴灌。该系统具有操作便利,运行稳定,易于维护,成本低、节能等优点。滴灌技术作为目前最先进的灌溉用水技术,在我国使用率偏低,所以滴灌技术在我国推广使用具有广泛的前景。滴灌是用专门的管道系统和设备将低压水通过半径约  相似文献   

17.
生育期过量灌溉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生育期过量灌概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将节水技术与覆膜栽培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项全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本文以新疆乌苏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例,对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进行介绍,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但水资源总量不足,这是我国农业用水正面临的一大矛盾。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实施滴灌节水灌溉技术从而有效提高灌溉水的水分利用效率。对我国滴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国淡水资源稀缺,需不断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常用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滴灌、渗灌、管道灌溉等,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灌溉的应用,对节约水资源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