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很早就被命名为"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试验学校",同时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依托这样的平台,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我们班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学经典《三字经》包含了天文、历史、文化、伦理、生活等多方面内容,既是文化课本,更是道德教育读本。学校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将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诚然,在今天看来,《三字经》有一定的历史和时代局限性,其内容不一定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但其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德育思想,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和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从《三字经》经典诵读中获得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承。一、协同开展经典诵读和德育系列活动作为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发现,学校只有开展贴近学生,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学经典诵读成为教育界一大热门话题,许多学校正通过晨读或开设专门课程等形式加以不断推进。事实上,国学经典蕴含着无尽的德育资源,一方面,《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易读、易懂、易记,有着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其中不乏深刻道理,但容易使大家接受。另一方面,《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和小学品德教学目标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少教材的学习内容都可以用“经典”中的文句概括提炼。如《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教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  相似文献   

4.
时下,一些中小学校热衷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读物备受推崇。这些经典或者被作为校园文化墙的主打内容,或者被作为学生诵读的重要素材,或者被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诚然,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代表的国学启蒙读物,确实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教会学生正确的待人处事之道,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但是,  相似文献   

5.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及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能带给初中生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感悟.文章从激发诵读兴趣,助力国学经典诵读有效开展;创新教学方式,为国学经典诵读铺路引航;丰富诵读形式,让国学经典诵读绽放异彩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相似文献   

6.
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有所帮助,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基于此,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剖析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出国学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内容产生兴趣,以此来有效提升国学经典的诵读质量。  相似文献   

7.
诵读经典就是让学生读"最永恒的书",引领学生走进经典的殿堂,培养诵读的习惯,享受诵读的愉悦,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根据县教研室《关于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积极营造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丁红来 《学周刊C版》2020,(1):126-126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将会为他们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一种有创新意义的育人方式.本文重点论述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海南教育》2013,(1):42-43
<正>时下,一些中小学校热衷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读物备受推崇。或者被作为校园文化墙的主打内容,或者被作为学生诵读的重要素材,或者被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没有任何一段时期,国学经典被这样重视过。诚然,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代表的国学启蒙读物,确实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处事之法,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但是,国学经典之中的糟粕与负面教育因素,却不容忽视。因而,对于国学经典,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一些中小学校热衷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读物备受推崇。或者被作为校园文化墙的主打内容,或者被作为学生诵读的重要素材,或者被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没有任何一段时期,国学经典被这样重视过。诚然,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代表的国学启蒙读物,确实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处事之法,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但是,国学经典之中的糟粕与负面教育因素,却不容忽视。因而,对于国学经典,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于灵魂,诵读国学经典既是传承千年文风的要求,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但文化传承可“师古”却不必“法古”,对国学经典教育意义的开发应该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基础上的,探索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应用方法既是提升国学经典在小学中的传承效果的需要,也是创新国学传承方式,完成“经典”与“现代”的深度融合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势必要深入把握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融入价值,不断开发现代化的国学经典诵读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学经典包含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诵读这些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而语文是诵读国学经典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保持与时俱进,保证国学经典的有效传承。为了提高诵读国学经典教学实践效果,笔者在下文分析了其实践的意义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诵读已成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研究、开展的一项常规活动,固原市中小学也相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本文针对固原市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14.
亓荟 《小学生》2023,(6):64-66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启蒙学生思想,培育学生品德,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在这些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国学经典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价值出发,分析了诵读国学经典的教学原则,针对现阶段国学经典诵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有效推动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着从分析小学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入手,探讨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旨在揭示国学经典诵读的循序渐进过程,以及对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睦言 《家长》2011,(1):6-8
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对学生开展传统教育、倡导学校开设相关国学课程,很多培训学校的"国学教育启蒙班"、"国学经典诵读班"纷纷涌现出来,一时间"国学之风吹满地,引无数后生竞相学"。  相似文献   

17.
阮潇潇 《云南教育》2014,(14):35-35
本刊讯近期,建水县教育局按照教育部《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学校相继开展了“国学经典进校园”经典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18.
【诵读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引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2.了解经典读物的词句中含有许许多多典故或故事,激发对国学经典的探究欲望。3.初步接触"对韵",对汉语言知识有初步的感知。【诵读指导】一、经典引入,了解学情师:(图片出示《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读物,定格《笠翁对韵》)书名会读吗?关于这本书,你知道些什么?师:这本书的作者叫李渔,我们现在的人有大  相似文献   

19.
走进高新第二学校.阵阵传统文化的馨风扑面而来:国学经典流动在教室里,张帖在走廊上,回响在耳朵里,交汇在心灵间。国学课堂书声朗朗,学生会诵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以及许多古诗文的名篇佳作:教学楼走廊挂有京剧脸谱、剪纸艺术、中国结……学生举步移目都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言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将我国国学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国学经典成为学习语文的一个必备教学环节,诵读国学经典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下面笔者就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一谈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实践的结合,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