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若干工程实例,分析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及造成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较大、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小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该复合地基变形和承载力问题的解快办法——CFG桩复合地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托哈大高速铁路新营口车站路基处理工程,开展了刚柔长短组合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土中"土拱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桩体与桩间土体两者差异刚度的大小;褥垫层基础的刚度是桩体与土体差异沉降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类复合地基中CFG桩桩顶压力平均值是桩间土压力平均值的196倍,且MIP桩有效提高了浅层土体的地基承载力;采取"刚柔长短组合桩网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深厚软土路基能满足高速铁路运营期间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弱地基对控制地基总沉降及快速提高地基承载力都有显著效果,且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污染、经济廉价、施工简便等优点而被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建筑工程等广泛应用。文章通过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试验检测、管理实践等方面阐述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介了沙颍河阜阳船闸工程区地质构造概况,由于闸基坐落在软土地基层上,天然地基压缩模量大,需要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对其地基采取换水泥土和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的方法,以及一定的施工措施,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泥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原状软土和水泥强制搅拌,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生成一种特殊的、具有较高强度、较好变形特性和水稳定性的混合柱体,它对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建立了共同作用三维模型,对上部结构-桩群-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利用面-面接触单元考虑土体与桩基交界面的状态非线性,合理地模拟了桩与桩周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分析桩基础的沉降性状。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CFG桩复合地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加固机理,总结了CFG桩复合地基的优点,对其设计思想、设计参数进行分析探讨,给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变形验算的方法,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程实例,文章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法在软土层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包括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给出了水泥搅拌桩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工艺要点。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处理该工程软土地基工程是可靠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路基沉降是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路一标段软土路基沉降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沉降板观测数据,分析了 PHC管桩处理与双向搅拌桩处理两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不同和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PHC管桩处理的路基沉降小于采用双向搅拌桩处理的路基沉降;软土路基沉降量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填土高度越大,路基沉降量也越大,填筑加载瞬间沉降量及沉降速率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速率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零,路基达到稳定,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采用超深挤密强夯锤、履带式旋转吊机和自动脱钩装置,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夯击能,用低能级的强夯置换可以达到中高能级下普通强夯处理效果。该法能同时对深层、中层和浅层松软土质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处理后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与土工格栅相结合,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等效果,能满足集装箱堆场的使用要求,且节省造价,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1.
原位试验是获取桩基设计参数、了解桩基力学性能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该文通过现场静载实验确定某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并测量出极限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静压PHC管桩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均琪 《大观周刊》2012,(27):107-109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目前还处在半理论半经验状态,计算方法都不够成熟,不统一,某些计算参数只能凭经验选定,因此探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应用对我们施工单位尤其是地质勘察和设计单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地基梁与地基土相互作用的模型,模拟在地基梁纵轴方向存在软弱土,设置预应力筋与否对地基土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预应力筋能有效减少地基土的沉降与受力,充分发挥了预应力结构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来多且整体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物对基础底部地基土的荷载随之增大,而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又较复杂,且地基土的种类不同其压缩性有很大的差别,地基沉降计算是整个地基基础工程中的三大难题之一。研究其沉降压缩特性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静压桩因其单桩竖向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噪音小等优点在高层建筑施T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软土地基中施工难度大,成本上升以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越来越引起施工人员的关注。该文结合合肥某工程实例总结了压桩前后静压桩的质量控制要点,对压桩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环境的静压桩施工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刚性桩复合地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等特点。文章介绍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主要设计计算方法,并对折减系数、复合模量等计算参数进行了讨论,对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设计、施工、监测和经济性等方面对真空预压地基处理进行了阐述,得出真空预压对于提高沿海淤泥等软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工后沉降效果明显。同时还具有工期短、造价低以及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邢艳芳 《大观周刊》2011,(23):125-125,127
本文从新型桩基础-DX桩的抗拔承载力特点,对基土、桩径、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要求,以及桩基础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做法,介绍了DX桩在某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并达到和满足设计对抗拔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中江塔邻近隧道基坑加固勘察资料中的静力触探和物探成果,得出受塔基及塔身荷载的长期作用,塔基础影响范围内的地基土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固结,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电阻率更接近于塔基础材料;通过ABAQUS软件建模分析浅基础和木桩基础沉降,推测中江塔之所以历经51年才建成,是在等地基土固结至满足沉降要求;最后从文物保护角度分析研究了邻近隧道基坑的围护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桩长和不同地层中的单桩和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以及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应力分担变化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对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桩和土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其结论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