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第二册中《祖国到处有欢乐》是一首短小精美、活泼清新的小诗,众多叠词的运用更使这首诗朗朗上口。一节课就学完了课,大多数学生已经会背了,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于是,第二堂课,我从课外找了一首题材跟课内容比较接近的小诗:  相似文献   

2.
周明霞 《早期教育》2006,(11):17-17
有一首小诗《幼儿园,当我把孩子交给你》,我一直戏说这诗是“第二眼美女”。因为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而第二次读这首诗时.我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一是,我成了新建的新城阳光幼儿园的老师。二是,我已是一位准妈妈!当我重新细细品味这首诗时,我的心情也发生了改变.不由得生发出一些感慨来。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畅想     
彤彤姐姐点评: 这是一首多么温暖的小诗,因为其中饱含热爱!这是一首多有力量的小诗,因为其中蕴藏坚毅!  相似文献   

4.
读你的信     
《读你的信》只是一首16行的小诗,但是像"秋叶如耳环/刷啦刷啦响"这样新颖、别致的比喻,使这首诗日常生活场景的小诗具有了一种不落俗套的美,紧接着收束的叫行,也非常细腻、动人。  相似文献   

5.
裁判亮分     
三首小诗都蕴含着人生哲理。三位小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后感,并借以生发,道出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也都耐人深思和回味。第一首小诗不知作者为谁,尽管其中有三句是借用李白、刘禹锡的名句,却也构成了一首完整的小诗。  相似文献   

6.
曾经读过一首名为《钉子》的小诗: 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在读到这首小诗之前,我还真没觉得一个钉子能与一个国家有什么关系。又读这首小诗,发现小诗寓意着一个宏大的哲理。这种哲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往往是由教会孩子做对每件小事开始,而不是告诉孩子们一个抽象的道理。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金字塔,构成金字塔的塔基的,恰恰是它们所做的每件小事及做事的细节。这也是贯彻本刊…  相似文献   

7.
这首小诗是金梭四岁十个月时,某天傍晚跟妈妈在雨后的户外步行时,有感而发,边走边吟诵出来的。记得当时她还不会写字,由妈妈即时欣喜地用手机记录下来。这是金梭创作的第二首作品。  相似文献   

8.
一.作文题目花未开时,花还是草;花已开时,草已是花了。根据你对上面这首小诗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二.写作导引作文材料是一首富含人生哲理的小诗,诗中意象为"花"和  相似文献   

9.
成长     
这一首歌颂母亲的小诗。诗中的情感真挚含蕴,温婉动人。在新中国六十一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将这首别致的小诗送给我们的祖国母亲——希望她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强。这是与她血脉相连的儿女们最由衷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所谓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多以三五行为一首,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冰心是小诗运动的主将,她的两本诗集《繁星》和《春水》共收小诗350余首,都有独特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三种方法,来学着写小诗。1.替代日记法大家都知道,日记主要是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抒发当时的情感。我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一首300年前的小诗火了,让亿万中国人记住了。这首小诗就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的小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栏目重新唤醒,孩子们用最质朴无华的声音唱哭了主持人,也让亿万中国人在这一刻被感动。这首小诗为何会感动亿万国人?道德与法治课能否借助古典诗词的力量变得生动有趣、精彩纷呈?一、巧用古典诗词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人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  相似文献   

12.
陈海燕 《师道》2007,(10):25-26
翻开一本用破了的旧语文书,第十一册课本,在目录页的空隙间和空白处,赫然写着一组句子,红色墨水的字迹散乱而激扬,跃动的情感一气呵成,连字里行间些许的涂改也透着兴奋和欢喜。这,是一首小诗,一首我为学生即兴而作的小诗,一首淌自心底、有感而发的小诗。呵,那一段日子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思想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是一首文笔清丽、洋溢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这首小诗通过孩子在夏天美好的遐想,以孩子的视角表达出他们对大自然、对美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14.
仿写是近年来中考中相对固定的题型,一直受到命题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视。打开2003年温州市的中考试卷,我们的眼睛不由得为之一亮,仿写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诗歌仿写: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首文笔质朴、感情真挚、耐人寻味的小诗。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进行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课《师恩难忘》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有的说是10个自然段,有的说是9个自然段,问题的焦点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该不该独立为一个自然段。认为独立成一个自然段的理由是:这首小诗另起了一行,前面空了两格,在形式上明显是独立的一段。认为不能独立成自然段的理由是: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是“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紧紧跟着的是那首小诗,不能把它们分开。我当时很明确地肯定了后面一种意见,并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前一段最后一句是用的…  相似文献   

17.
文启煌 《教师博览》2003,(11):47-47
1947年夏,教育家黄炎培看到了《大公报》副刊《文艺》上的一首署名吕宋的小诗:  相似文献   

18.
刘希涛 《新读写》2010,(6):49-49
好久没有读到这样美丽而深情的小诗了!当我一眼看到《新年,一个少女》,如同见到一只报春的燕子,十分欣喜。这是一首好诗,一首值得称道的诗。  相似文献   

19.
一、激活思维 师:同学们,前天《扬子晚报》刊登了我们班祝维悠同学写的一首名叫《遐想》的小诗。他的这首小诗写得非常精彩、有意思,想来欣赏一下吗?  相似文献   

20.
静夜     
记忆中,已经很久没能静下心,欣赏一轮皎月,聆听一首歌曲,观看一部电影,品读一首小诗,记录一些点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