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期刊研究是"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建立科技期刊理论则是我国突破科技期刊"西方话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目前,西方科技期刊理论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这就给我国期刊界一个"弯道超越"的机会.我国科技期刊界应该借助"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契机,推进科技期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当前业界的讨论热点.目前的研究焦点更多地集中于"如何办刊"以及"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含义和标准.但是,如何提升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在国际科技期刊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将在梳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如何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进而提升在国际科技期刊产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科技期刊的数量已经有5 000多种,占我国期刊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国内科技期刊界.却鲜有像Science和Nature等的大牌国际名刊.实施品牌战略,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由此可见,国内的科技期刊也应该重视品牌化经营,逐步塑造品牌期刊,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术类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科技期刊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展示一个国家总体科技实力和反映其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低、学术竞争力较弱、期刊学术质量不高,通过择优扶持而办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科技期刊已成为必需[2].而这必须首先对科技期刊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为此,我国急需建立科学的、客观的、易于操作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类期刊的评价体系,以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朝高质量、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从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定义和背景出发,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评价指标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指标可以分为期刊内容的国际化和内容以外其他方面的国际化2大类.内容国际化的内涵是期刊学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准,它是期刊国际化的核心,其外在的标准有文献计量学指标和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2种;科技期刊内容以外其他方面的国际化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内容直观丰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编委会国际化、审稿国际化、稿源国际化、语言载体国际化等10项具体的指标.科技期刊的这2类国际化指标是彼此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期刊内容的国际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内容以外其他方面的国际化是一个个达到质变之前的量变.我国科技期刊应脚踏实地,从实现和提高国际化内容以外其他方面的指标开始做工作,最后达到内容国际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的版面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郭影 《编辑之友》2002,(3):57-57
版面策划是科技期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水平高低是衡量期刊质量的标准之一.它不仅能反映编辑本身的素质和品位,同时也反映科技期刊的总体设计思想.因此,搞好科技期刊的版面策划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的选题是编辑部一个重要环节,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在选题时不容忽视的几项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和双效益性.这些原则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强化编辑在选题时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广告经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宇文 《编辑学报》2004,16(6):438-440
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经费支持,广告经营是其获得经费来源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广告经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高科技期刊发行量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立辉 《编辑学报》2005,17(3):212-213
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期刊发行量的扩大,发行量的大小关系到科技期刊的存亡;如何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的发行量,是摆在期刊经营者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要提高期刊发行量,必须从期刊定位、期刊质量、市场开拓、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张之晔  张品纯  李伟 《编辑学报》2021,33(3):237-241
科技期刊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中坚力量.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必须建设一支能够担负重任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新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是又红又专.政治素养和职业情怀体现"红",科学素养和业务素质体现"专".科技期刊编辑应提升政治素养、修炼职业情怀,增强科学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11.
何文义  曹渝 《出版科学》2015,23(3):38-41
科技期刊是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传播与分享的重要平台,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社会建设的知识源泉.科技期刊编辑是实现科技期刊功能、价值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因此,履行并实现科技期刊责任伦理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伦理内涵,科技期刊编辑应按照责任伦理原则的要求对读者、期刊和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12.
稿约作为科技期刊联系作者、读者的一个重要窗口,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份完整、规范、具体的稿约是编辑和作者双方对自身的约定和对对方的约束.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稿约的目的和所包含的要素,深入探讨了稿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稿约的要素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稿约作为科技期刊联系作者、读者的一个重要窗口,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份完整、规范、具体的稿约是编辑和作者双方对自身的约定和对对方的约束.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稿约的目的和所包含的要素,深入探讨了稿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丽华  郭伟 《青年记者》2016,(20):16-17
我国科技期刊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数量已达到5000种.①然而真正具有实用价值、代表科学发展前沿的精品科技期刊很少,学术地位、编辑出版质量及国际化水平等也亟待提高.借助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和研究成果,建立一整套适用于期刊生态学研究的实践理论和方法,实现精品科技期刊的生态化发展,进而促进期刊精品化、国际化、市场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服务浙江区域创新资源科普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海鹰  田甜 《编辑学报》2018,30(1):13-16
在文化产业改革和互联网影响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现阶段,科技期刊跟区域创新资源和科普的融合存在问题.如果能够完善三者间的融合,不论是对科技期刊本身还是对区域创新资源和科普宣传都有积极的提升作用.结合浙江省在区域创新资源环境下科技期刊做出的有关科普化探索,分析三者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为研究科技期刊如何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贺晓利 《传媒》2015,(1):36-38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办好科技期刊,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对科研工作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产出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学术论文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却明显滞后于科研水平,精品科技期刊数量不多,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低.而我国绝大多数优秀的科技论文都投给了国外期刊,使得国内科技期刊面临着长远发展的困境.本文概述了国内优秀学术论文在国外发表的情况,分析了优质稿件外流的原因,并为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实际上,作为人类知识表达的一个重要产出机制,学术期刊与生俱来就具备市场的特性,真正优异、顶尖的科技成果,都应是摆脱了学术权力导向的干扰,而在市场优胜劣汰法则中孕育出来的. 科技期刊影响力应遵循“受众即市场”规则 引文分析法被视为评价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与影响度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科技期刊的评价普遍以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作为其主要的衡量标准.就中国的科技期刊而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会通过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他引总引比、即年指数等文献计量指标,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划分.因此,过去科技期刊的管理体制,往往富含着简单粗暴的评价色彩.即“引文索引”(CI)决定一切:迎合了引文技术的期刊可能投机取巧成为“核心期刊”,而真正为科技界研究者认可、能够为科技事业提供发展的期刊反而落选.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李禾 《编辑学报》2017,29(4):390-393
近年来,在科技期刊界“融合发展”“集约化经营合作”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处于散、弱、低水平的科技期刊个刊,如何在集约化经营合作中获得更大实惠,取得更好发展,已成为科技期刊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中国中药杂志》近年来的办刊理念和发展案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展望当前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机遇,对科技期刊如何在集约化的经营合作中取得较大利益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科技期刊在新时期的发展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胡冰  段家喜  杨蕾 《传媒》2015,(17):15-17
据中国期刊协会统计,我国期刊的总数量已达9966种,其中科技期刊数量约为5300种,仅次于科技霸主美国.如果仅以数量为标尺,中国当之无愧是"科技期刊大国",但是,若以质量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却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称不上是"科技期刊强国".沈爱民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造中国科技期刊的"辽宁号"》一文中提出:影响我国科技期刊成为国际大刊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出版体制的问题,而集群化是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科技期刊亟需资源整合,推动集群化发展,改变小、散、弱的客观现状.本文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牵头整合的"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为例,分享杂志社在集群化建设中的发展成果及未来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董策  陈辉  俞良军 《编辑学报》2017,29(1):76-79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指标可以分为期刊内容的国际化和内容以外其他方面的国际化2大类,主要表现为编委会国际化、审稿国际化、稿源国际化、语言载体国际化等具体的指标;但这只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之路的初级阶段,即“被国际化”过程,该阶段的目的是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提升国际影响力.而要真正实现“国际化”,中国科技期刊还需变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集团化经营,打造一个国家层面的出版发布平台,参与到期刊国际化的竞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