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3,(8):48-51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获得语言的技能,即自己如何通过自身的语言水平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掌握信息,使用信息。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四大交际能力——听(I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和写(writing)。很多老师在他们的论文和公开课中都提及这一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总觉得似乎达不到这一要求,即对人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英语(注:学生已经有一定基础) 目的和意义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获得语言的技能,即自己如何通过自身的语言水平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掌握信息,使用信息。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四大交际能力——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和写(writing)。  相似文献   

3.
谈谈“言外之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外之意是话语活动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或由于语境的制约,信息发送者有时未能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言外之意即由此产生。此时,信息接受者必须尽全力从字里行间捕捉信息发送者的真意。在准确地把握了言外之意之后,交流才不致中断。言外之意这种现象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可能发生。本文拟结合实例剖析言外之意这一语言现象在上列语言诸层面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陈红 《双语学习》2007,(10M):160-160
英语翻译是一种跨越失控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人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这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象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可以通过此功能将原作的信息、丰姿和美感尽现在读者面前。笔者分几方面谈谈英译汉的形象化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的方法,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速读和精读的训练,把阅读课与语言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速读中获取语言信息,从精读中吸收语言精华,不断提高语言字水平。  相似文献   

6.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以下简称“C语言”)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以下简称“单片机”)是中职电子及相关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两门课程,但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却很差,尽管很多针对这两门课的教改探索一直在进行,但C语言与单片机难学难教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阐述了另外一种教改的方法,将两门课程相互渗透,进行整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是连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纽带和桥梁。在师生双边信息交流这一过程中,既有语言(口述)交流也有非语言(身体语言)交流。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很多教师只重视语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有这么一句话:“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乍一看来,这似乎和以前《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的没什么两样,可细细品味,其中包含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把译出语所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用恰切的译入语重新表达出来的一门艺术和科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而翻译也就是使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达到信息交流的工具。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必须借助于语言符号(口语中是使用音符)。不同的语言都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总体目标设置上,重点突出“语言运用”(language use)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建议尽量采用“任务型”的语言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际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继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区分出“习得”(acquisition)和“学得”(learning)概念 ,并提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习得”比“学得”更为重要的语言习得理论以来 ,二语习得研究者们对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学习系统和方式有许多评价。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中如何掌握语言三要素过程的分析 ,论述“学得”与“习得”在二语学习中的关系及其各自所起的作用 ,并指出“学得”与“习得”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相互使用 ,互相渗透的。  一、关于“学得”与“习得”的有关论述   2 0世纪 70年代StenhenD .Krashen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学。如果把外语学习过程仅看作是语言知识接收与传承的简单的过程,在教学中几乎排除对文化因素的任何考虑,忽视学习者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文化交际环境和心理特征,必然产生语言教学与文化脱节,使学生缺乏“跨文化 (Cross Culture)意识”。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界,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在第三次全教会精神的指导下,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已把初步培养跨文化能力列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中。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设置英语课程。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3.
教育传播学认为,课堂教学的信息传输主要由文字表达的语言(书面语),借助声音表达的语言(口语),以及借助手势、表情、动作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让人明白其意义的语言(态势语)三种构成。而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借助后两种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并对学生知识的内化及智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两种语言取得良好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我们就称之为教学语言机智。  相似文献   

14.
《诗经》有云:“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不足,歌咏之。歌咏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声语言虽然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它也有言不尽情,词不达意的时候。许多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就可用“态势语”来表达。所谓的“态势语”,就是用表情、眼神、手势、姿态等交流思想的语言,也有人称之为“体态语言”。课堂教学是人类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态势语”和“有声语言”、“文字语言”平行存在。它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条宽畅通道和重要载体。课堂上,教师用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眼神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教学中就能收到强化、交流、激励等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思维认知观认为,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但并非同源产生、平行发展。语言习得过程中,思维塑造语言,而语言则影响和部分构建某些思维;语言使用过程中,二者关系愈加密切,但仍存在着无需语言外壳的思维。不同的自然语言语符系统不仅在韵律、词语、句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呈现为各异的语言形式,还蕴含着各自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特色及其发展阶段,这些要素构成了一门语言的"语言特质"(le génie de la langue)。文章通过梳理和厘清"语言特质"这一概念,从而推测不同水平译员对工作语言的语言特质的掌握程度会影响他们在口译过程三阶段(理解、转换、产出)中对语言形式的处理程度和信息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C语言中,指针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与数组、字符串、结构体、函数有很大联系,在应用过程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指针是难以理解的。本人就C语言中“指针”这一概念谈一点体会。1什么是指针。指针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它具有变量的三个要素:名...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肢体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了解东、西方肢体语言的异同。一项研究表明,人们从言语中传达出的信息只占所表达的全部信息的7%,在其余93%的信息中,肢体语言占55%,语音语调占38%。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肢体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可见一斑。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也迥然不同。由此而引发的交际障碍、误解、矛盾、冲突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语体,就是一种语言表达的符号系统。在形式上,它包括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用语习惯等。在精神上,它则是人们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认同方式的外化。”毫无疑问,这一为人所独有的语言文学系统是人类交际和文化的支柱。然而,在人们实际进行的有声语言交际中,往往伴有非语言的声音(如咳嗽、鼻音,声门化叹气等)和身体其它部位的动作(如面部表情、体态姿势、手势等)。如果说有声语言是交换信息、表达感情的符号  相似文献   

19.
一、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一)Krashen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Krashen(1982)的"输入假设"是监察模式五种假设之核心.在此假设中,Krashen指出人们习得语言的方式只有一种--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相似文献   

20.
混合语言设计方法,即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编程语言组合编程,彼此相互调用,进行参数传递,共享数据结构及数据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程序设计方法,是当前程序接口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这种方法可以发挥各种语言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多种实用程序、库程序等使软件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不同语言的混合程序中必须解决变量的传递问题。这些变量一般用数值或地址的形式来表示。汇编语言程序一般作为高级语言的外部过程,由高级语言通过函数或过程来调用汇编语言程序。调用协议C语言调用协议从右到左压入参数,像它们在参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