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服装表演音乐所应具有的品味、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和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它对服装表演音乐的研究、服装表演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将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服装表演与造型设计问题,介绍了造型设计对服装表演的作用,造型设计是服装表演的灵魂,一场优秀的服装表演,需要优秀的造型设计,通过造型设计,使服装设计和模特设计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在服装表演舞台的艺术上得到成功。本文探讨了造型设计与模特表演中造型艺术的不同表演方式,造型设计与静态服装表演和造型设计与动态服装表演,从服装表演中的服装设计和模特设计两个方面出发,分析造型设计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考什么才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主要媒介,那就是演唱者的声音。它主要是为了达到使欣赏者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声乐表演中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了灵魂和生命力的艺术表演,就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牵动欣赏者的心弦。在表演中,融合不同的伴奏乐器、优美的动作表演和表演者的声音,美的传达自然就流入了观众的心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服装行业的兴起,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服装表演行业如朝阳般冉冉升起,服装表演专业在各大学相继创立。服装表演课作为此专业的重要课程相伴学生四年的生涯,课程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设计科学的课程内容,成为服装表演专业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服装审美心理与色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装色彩,装扮体表,美化生活。它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于一体,充分展示现代人的审美思想及追求。服装审美心理与色彩的产生、色彩引起的审美心理及其性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究色彩与服装审美的心理关系,对着装、服装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音乐审美体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是音乐审美者在创作和欣赏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想象、感受、理解的活动,其中由这种心理活动所抒发的审美者的情感与想象对音乐中的审美体验产生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的前人实践结果例证的方法,阐述了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时自身和对被观察者的一系列的思想倾向和反应,论证了情感性、想象性与音乐审美体验的关系,得出了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由内心的情绪与思想所引发的情感性与想象性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7.
刘燕 《考试周刊》2011,(56):214-216
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一直以来是服装表演专业建设的一项空白,而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作者通过对南通大学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建设服装表演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审美能力对于声乐表演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审美主要依赖于听觉和视觉,但由于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一样,因此在审美能力培养中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将声乐表演及欣赏审美要求进行分析,对学生审美能力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9.
刘淘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1):106-109
声乐表演是具备丰富多彩表现形态的艺术形式,是当今社会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态。作为介于一度创作与欣赏者之间的二度创作,应该更加注重把握审美原则,在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架构正确的审美取向,完善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价值。通过从创作主体、创作工具、创作出的作品中论证了"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审美原则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的艺术,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一样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作者的作品,它必须通过歌唱、乐器演奏、指挥等多种艺术手段将音乐用具体可感的手段表现出来并传达给观众,以此来实现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这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服装表演专业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内容设置应注意以下四点: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内容必须为专业核心课程服装表演课程服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环节安排应先"紧"后"松";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宜增加突出脚尖、肩、胸、髋部位训练的内容;服装表演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程应泛化舞蹈内容,注入时尚元素.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表演艺术,声乐表演以其深深的娱乐性、激励性和历史再现性成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强烈欢迎。在欣赏者看来,声乐表演艺术能够与其激起灵魂的共鸣,产生思想的交流,从而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声音技巧和声乐表演组成了它的两大方面。表演者要想完成一场出色的表演,不仅要注重对声音技巧的运用,也要重视表演的艺术审美。本文对声乐表演艺术体现的基本原则进行介绍,对声乐表演中的艺术审美体现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声乐表演包含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鉴赏三方面内容。本文将结合音乐学,美学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对声乐表演艺术中观众的审美心理进行探析。文章内容主要从审美心理的含义;声乐表演艺术中观众审美心理的表现形式;声乐表演艺术中观众审美心理的阶段来阐述之一命题。  相似文献   

14.
音乐集合了声音和表演的艺术特点,是一种自古发展传承至今的艺术表达形式,对音乐水准进行衡量需要综合参考表演、创作以及欣赏.音乐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表演者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身的音乐体验进行了二次创作,能够将自身的审美情感结合词曲作家的情感共同传递给观众,令观众感受到一种艺术享受.音乐表演者结合自身的表演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够表现出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本文就音乐表演的艺术风格展开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杜夫海纳作为现象学美学代表人物为现代美学体系的构建了一条与近代哲学美学不同的思路.他的审美经验现象学,超越了近代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提出以知觉为联系主体和对象的中介,而艺术品的表演召唤欣赏者介入审美经验,欣赏者则依靠鉴赏完成对艺术品的接纳.这样一来,艺术品的命运通过审美经验和欣赏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李梅 《文教资料》2013,(25):71-73
服装表演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音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服装表演音乐资源应用库”课题的研究,将其中收藏的音乐资源根据服装风格分为六大类,并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希望为服装界的同仁在选取服装表演背景音乐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基于人们对于个性化的崇尚程度不断增加,导致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加强。本论文通过对化妆造型与服装表演之间的联系进行概述,分析了化妆造型在服装表演中的重要性,旨在为化妆造型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的表演者具有"行当"和"人物"双重身份,他们都是功能性的演述者.演述者在剧情之外为"行当",在剧情之内为"人物".演述者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根据剧场交流的需要转换演述身份,通过"行当"念"上场诗"和剧名、"人物"的"背供"和巧设"内云"、"外呈答云"等形式,与剧场观众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当下的审美交流,使舞台表演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互补、不即不离、演戏与游戏交融一体的审美关系.演述者身份的转换即意味着剧场交流语境和剧情演述时空的转换.元杂剧是一种"无墙之戏".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歌唱者要注意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并全面调动强烈的形象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者的心理创造活动更加完善,使欣赏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审美享受,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省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所设立的相关课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河南工程学院2005年至2007年三届毕业生为调研对象,探讨服装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社会应用合理性,提出改进服装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建议,以期提升服装表演专业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