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画的改革主要来自其自身的压力.东学西渐的深入,使中国画的创作转为国际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绘画能够更直接地为社会服务,直接地表现人的生存状态.中国画家选择了写实绘画形式,使中国画避免了因中西结合所产生的浮躁的新文人画结局.  相似文献   

2.
文人画以写意抒情性并以色彩之淡、水墨黑白之逸格虚灵性区别于青绿山水、重彩人物花鸟画的色彩样式而独具特色,并取代了青绿画在唐宋时期的重心地位成为中国封建后期绘画的主流。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同样遵循"谢赫六法"的基本绘画理论体系,但同时积极地的充实、拓展"六法"内涵,使中国画成为东方绘画中最炫耀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以佛像绘画的方式宣传佛法,由印度僧人带来的具有西方绘画特点的佛像绘画样式并没有产生宣传佛法的作用,但佛像画最终能在中国广泛流传,并达到了完全的像教作用,这与最早接触佛像绘画的中国本土画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国绘画史的记载中,最早接触佛像画的画家是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他的佛像画并非如许多美术史的著述中所说的完全就是西国的风格。根据佛教初传时期的史料和六朝画家的绘画风格记述,可以证明从曹不兴开始直至后来的诸多画家都对佛像画进行了改进,他们所作的佛像画与西国样式渐行渐远,并且都形成了具有本土化和时代特征的佛画样式,这些具有中国绘画特征的佛像画才是佛教在像教过程中得以流行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凡 《华章》2010,(24)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不确定性在人类生活中的存在及对其的影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不确定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绘画艺术中.对于中国画来说,由于其自身表现语言等的多样性,使其整个创作过程也具有了不确定的特征.要对中国画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加以适当的控制、引导和利用,才能使中国画这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绘画艺术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永葆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6.
漫谈题画诗     
题画诗,是中国诗歌与中国绘画相互融合的艺术结晶。画上题诗,使诗情与画意巧妙地融为一体,不仅有助于丰富绘画的意境,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是画家借以抒发情感,阐述美学观点,增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诗画本一律”,诗与画本质上趋同性,但两者的融合过程却漫长。作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唯一的有明确教学制度的皇家绘画机构——“画学”,实行了以诗立题创意的创作引导,使绘画从单纯的再现性艺术向表现性转化,较好地体现了文化交融、文化“变格”的北宋独特的时代品性,推动了宋代绘画的文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小品画,顾名思义用在中国画上,就是指尺幅较小、笔墨简练的作品。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并无小品画一说。只是到了现代,美术的功能直接为上层建筑服务,创作反映时代反映历史的大型主题性题  相似文献   

9.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上世纪初因西学东渐使文人画主流地受到强烈冲击,失却往日的辉煌。而当代中国画的面貌与传统文人画有了明显差异,其思想文化内涵的质变,使中国画经历由古典向现代的演变。遵循“温故知新”的规律,从形而上的层面对文人画的画理作一番梳理。正本溯源,这将对中国画的“变”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缅怀亡友文与可的一篇文章,文章纵横恣肆情感却自然凝聚,围绕"竹"的绘画形象来展开描述。因此从中国绘画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更加直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有一定技能性的作业,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着眼于技能的要求,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过分地强调形象要画得象,画得真实,而越要求幼儿画得象则越是画不象。其实幼儿绘画的特点是神似而非形似。再说幼儿年龄小,观察力差,手腕小肌肉还不发达,如果要求过高就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在绘画教  相似文献   

12.
给孩子自由.还孩子本色.让孩子无拘无束地画、随心所欲地画是很多老师都希望看到的。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在拿到画笔时常常会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他们也有热情想画好。可往往不知画什么、怎么画.即使画了也只是一些自己都不满意的涂鸦之作.这样时间一长就会使他们的绘画热情和自信心受到挫伤。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有必要对低年级儿童的绘画能力进行训练.使他们真正有能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画。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西方绘画色彩理念与中国画色彩装饰性的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中西绘画观念互相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西方色彩理念丰富了中国画的色彩,使中国画的色彩更加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西绘画发展史中,风景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今在各画科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无数的中外艺术家都热衷于借助风景这一取之不尽的题材,来自由地表达他们与自然交流的感悟,使风景画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夺目的光彩。风景画在中国的发展代表了东方绘画的最高成就,其艺术水准超过人物、花鸟等画科,而西洋的风景画起步较晚处于仅次于人物画的地位。中国与西洋风景画都是以自然风景为描绘主体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们既体现了东西方人的人生观、自然观的不同,又有绘画表现形式及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中国画教学由于过多强调西画的写实风格,使中国画缺少灵动,传神的艺术效果。中国画教学应从立意,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学习传统绘画,开创独具特色的中国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人画从边缘到主流的这种绘画史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画的出现一开始就体现了是以牺牲了中国民间画工画和宫廷画传统绘画的写实性为代价的,并由此改变了中国绘画的演变之轨迹,没有成为像西方那样的写实绘画。文人画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流,一方面提升了中国绘画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其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不顾绘画的本体,极力贬低绘画技法的作用,将文人们所说的'神'强调到了极端,由追求"逸笔"而导致笔墨的草率,使得中国绘画的最本体的东西———造型,从此走向衰微与没落,也使中国传统绘画从明、清逐渐走向末路。虽然清代的'四王'力图挽救此局面,打出了'复古'的旗帜,然而没有抓根本,最终中国传统写实绘画衰落。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对传统人画体系的误解导致了对传统“写意画”和“工笔画”的片面理解,它对现代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并直接削弱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美学深度。本回顾了“工笔画”在中国传统(人)绘画中的实际发展,着重提出了“工笔画”在绘画形式和绘画态度上对艺术创作的传统价值和发展空间,以及它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识黄宾虹的花鸟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宾虹是现代山水画大师,同时擅长花鸟绘画。他的山水画气势雄浑,富有神韵;花鸟画则淡、静、古、雅,意多闲逸。在其花鸟画中,所取物象不求形似,注重传达物象的内在美感和情趣。他强调书法入画,并把太极图的内在哲学原理巧妙地纳入绘画理法之中,在石涛的"一画"说之后提出了"一点"说,使中国画的笔法认识论重新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引书入画对人画的成熟发展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对书法意趣的追求和对书写意义的强调,使绘画由传统的物象模拟转向物象意义的符号性传递,并突出笔墨形式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再现性艺术走向表现性艺术。其弊在于,由于强调笔墨程式,导致绘画走上形式主义道路;由于重“意”轻“法”,游戏翰墨,造成绘画作品出现真假、优劣混杂的局面;由于追求凝炼简洁,破坏了画法的丰富多样性;由于书法直接并大量的进入,出现“书侵画位”的现象;由于强调骨法用笔,重笔轻墨,导致出现气韵受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绘画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直接同画中之白联系在一起。画中之白总是潜藏着画家的某种情思意趣 ,它能使画面直观的主题得以充分、突出的表现 ,保证了画面艺术形象的概括性。它从整体的观念出发 ,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依据民族的的审美心理 ,承袭、坚持、发展、创新了以线为主的造形艺术手法 ,从而使空白的运用带上了民族特征 ,提高到出神入化、通幅皆灵的艺术境地 ,最终使空白美在中国画苑中奇葩独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