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校的命令     
对母亲来说,这一课我是学得太迟了。当我决定加入海军陆战队时,还不满17岁。母亲极力反对我的决定,并说我天生就不是一块当兵的料,劝我不要做当兵的梦。但最终她还是在同意服役的文件上签了字。在菲律宾服役两年后的一天,我被传唤到中校博伊德的办公室。中校看起来很善良。但我很清楚地意识到此刻中校决不会叫我来打发时光,这是我第一次进中校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他跟着我走进我的宿舍,还是一副不屈不挠的样子。我友好地请他坐下,倒了一杯开水递给他,他迟疑地站起来疑惑地用双手接过水杯。我拍拍他的肩膀,赞扬他的身体好,适合参军入伍当兵。他顿时有了笑脸,说很想当兵。于是我以当兵为突破口,开始了与我第一位学生的谈话。  相似文献   

3.
在我当兵以前,母亲要往锅里贴饼子时,经常让我帮她烧火,烟熏火燎,灰土飞扬,农村的厨房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不愿帮母亲烧火,但很愿看母亲收拾鱼。吃鱼的机会很少,一年也就是那么三两次。每逢母亲收拾鱼,我就蹲在旁  相似文献   

4.
爱是守望     
当我还不到17岁的时候,就决定要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母亲使出浑身解数,想使我打消这个念头,但到最后,她还是无可奈何地在服役许可书上签了字。完成了军训之后,我得知自己将要被派往位于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服役。这是我  相似文献   

5.
吴红华 《江苏教育》2007,(11):14-15
当清晨的阳光温暖地洒进校园时,总看到一位母亲背着一个孩子蹒跚地向学校走来,很不幸,孩子从小脑瘫,说话、行动都有障碍,但他的脸上看不到忧伤和悲苦。他快乐地和母亲告别,迎上向他伸出双手的老师……这一幕,每天风雨无阻地在学校上演,我感受到了一位母亲深沉的爱,体会到了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  相似文献   

6.
无言的桃树     
无言的桃树颜逸卿和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他的神情在我脑海中依然清晰。老师姓曹,瘦瘦小小。他教我初中语文,除了讲课外,他不大开口,显得对谁都很冷淡。但我们发现,他的课备得极细,批改作业也比以前任何一位老师都认真。由于母亲没有工作,家里兄弟又多,母亲决定...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脑子里没有厨房的概念。当兵前在农村,做饭是母亲的事,与小孩子无关,但母亲经常让我帮她烧火,烟熏火燎,灰土飞扬,农村的厨房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不愿帮母亲烧火,但很愿看母亲收拾鱼。吃鱼的机会很少,一年也就是那么三两次。每逢母亲收拾鱼,我就蹲在旁边看,一边看,一边问,还忍不住伸手,母亲就训斥我:“腥乎乎的,动什么?”当兵之后,连队里有大伙房,里边安的锅更大。星期天,我经常到伙房里去帮厨,体验大锅里炒菜的滋味。  相似文献   

8.
春在心头     
和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中国妇女一样,我的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母亲没有文化,却深明大义。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前当兵的那件小事,如同刻刀似的,深深地给我留下了母亲的高大形象。一九八三年冬,我还在苏北射阳县一个名叫大喇叭的海防前哨服役,这是我入伍的第三个年头。尽管快到春节了,可正逢部队冬训的高潮,每天出操、训练照常不误。  相似文献   

9.
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但她能准确无误地分辨出儿子的字迹。母亲常常说:“我儿的字写得硬,就像他的性格。”那年,在部队当兵的我参加支援地方公路建设,劳动中右手不小心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伤,写信困难,就请战友代写了一封信。母亲拆开一看便老泪成行,啜泣道:“这不是我儿  相似文献   

10.
六颗荔枝     
小强是班里的“双差生”,隔三差五地被我请进办公室,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万般无奈,我只得通知了他的家长。第二天,他的母亲来到了学校。这个瘦弱的乡下女子进了办公室,很拘谨,俨然她犯了什么错误似的。我谈起了小强的近况,她安静地听着,不时插上一句:“唉,强这孩子……”谈话间,我了解到她和丈夫离异,在离这足有6里地远的农村租房子住,本来那个村子也有小学,可她觉得那个学校条件不如这儿,宁愿每天四趟跑24里路接送小强上学。我暗自感慨:可怜天下慈母心!但由于小强这个学生实在令我头痛,更何况按照住地他不应在本校就读,于是,我给他母亲下了…  相似文献   

11.
赏识的神力     
这是发生在我们班级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1年7月的一天,一位母亲手执三好学生的奖状来到我的办公室。在母亲的哭诉中我才知道我的这名三好学生曾经有过的经历:他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5岁时母亲就送他去艺术班学画,表现突出;二年级学奥数,是奥数班里的高材生。可是他在学校的语文数学成绩却并不突出。还常常闯祸.被老师训斥。他的妈妈也会经常被老师找去听训;等回到家后,妈妈和爸爸便一起教训他。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变了,成绩不断下降,脾气也开始暴躁,有什么要求达不到就发脾气。妈妈好言相劝:“爸妈下岗了,生活不容易……”没等妈妈说完话他会说:“那是你们没能耐”。妈妈说:“爸妈供你上学不容易,妈妈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现在还有病……’他会说:“是啊,妈有病穿好的也没有用……”其实他妈妈得的是癌症,坚强的母亲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可当妈妈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时,儿子连一声问候也没有,母亲的心碎了,绝望地要放弃对儿子的教育。然而就在六年级这一年的时间里,母亲惊喜地发现她的儿子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2.
诚实     
一名男子到一家保险公司办理人身保险。保险公司的经理问他父母是多大年龄去世的。“我的母亲三十岁时死于心脏病,我的父亲三十五岁时死于肺结核。”“我很抱歉,”经理说,“由于您的父母都不健康,我们不能为您办理人身保险。”正当这名男子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办公室时,他遇到了一名职员,这名职员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你不应该如此坦白地说出事实,”职员说,“如果你那样说的话,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你办理保险。发挥你的想像力吧!”这位男子又到了另一家保险公司,被请进了经理办公室。“嗨!年青人,你的父母是多大岁数去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3.
丁永真 《江苏教育》2007,(13):76-77
一天下午,课间活动时,我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突然,一声“报告”打断了我的思路,只见一名男同学站在办公室门口。我把他刚请进屋。他就气呼呼地说:“校长,我要向您告状!”我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谁欺负你啦?”他说:“我和同学闹矛盾,班主任不问原因就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就是因为我成绩不理想,不喜欢我。”我明白了他生气的缘由。后来,我们又谈了一会儿,大多的时候,我只做听众。他说完以后,气也消了。  相似文献   

14.
乔乔 《成长》2006,(12):68-69
我的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天就去世了。幸好父亲很爱母亲和我,他没有再娶,带着我,任劳任怨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15.
感动     
上课铃刚响,我照例拿着书走出办公室去上课。当我和一同去上课的老师说笑着走出办公室时,却见一个小男孩仍在办公室外站着,其他老师哄、劝甚至是拉他,他都不动,居然哭了起来。好奇心的驱使,我决定走向前看看究竟。当我走上前时,他的举动把我吓呆了:他迅速抢过我的书和粉笔抱在怀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母亲决定让我去当木匠。 当时木匠还是个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木匠,但我母亲请不到,她请了一个家里的亲戚。这个木匠因为自已是学手艺的,觉得自己特别牛,很是凶悍。他对我母亲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的,学不出来的,我要是打他你会舍得吗?”  相似文献   

17.
我很少在同事面前说到自己的父母。他们那么平凡,甚至只是这个繁华都市里最卑微的底层劳动者。直到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位新同事。他频频说起自己的母亲,言语之间充满了骄傲。他说母亲很漂亮,母亲很能干,母亲还会唱好听的山歌……我们都知道他来自农村,可是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印象中的老太太渐渐变了模样,幻化成一个李双双似的美丽的农村妇女。  相似文献   

18.
张岩的故事     
张钧 《中学教育》2005,(12):26-27
在教师办公室,班主任向张岩的母亲介绍他在校的表现,妈妈刚批评他几句,张岩举手给了母亲两个耳光,“你没有资格教训我!”说完,摔门面去,办公室里只翻下流泪的母亲和一屋子人的目瞪口呆![编按]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前的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但竞争是残酷的,同学们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地苦战,在学习成绩上你追我赶。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我很清楚,巨大的精神压力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我家离校不远,她就跟老师说情,说寝室里吵闹,让我…  相似文献   

20.
马爱民 《陕西教育》2005,(10):42-42
我1972年入伍当兵.到现在已离开老家三十多年。这期间我探家过无数次。每次走时母亲都要送我。她常常把我送到村头,眼含热泪望着我走去。我已走出很远了母亲还站那不动.等我来到一里外的公路上时.母亲仍在努力向远处张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