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碑上,刻着他本人生前写的铭文: 阿里哥·贝尔.米兰人。活过,爱过,写过。阿里哥·贝尔是他的名宇,司汤达是他的笔名。他出生在法国的格罗诺布尔,十七岁时离开了令他窒息的家庭,到了意大利的米兰。他热爱米兰,此后便自称米兰人。  相似文献   

2.
[总体阅读思考] 一、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谈的是读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回忆录还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后的感想?阅读材料中的怎样的内容引起了作者注意,激起了兴趣,从而使他产生了怎样的感想? 二、本文为什么要提到使列宁听了摇头的杰克·伦敦的另一篇小说?为什么要说到杰克·伦敦的作品瑕瑜并见?为什么要详写《热爱生命》的内容?为什么要列举抓住狼耳朵的母亲,带着伤痕的  相似文献   

3.
热爱     
当日本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二泉映月》哀婉凄凉的音韵中突然跪倒时,我们不难理解,这种虔诚是缘于他对音乐的热爱;当贫困潦倒的绘画大师温森特·梵高在《向日葵》金黄的阴影中扣响生命的扳机时,我们也不难懂得,这种残酷是缘于他对绘画的热爱。  相似文献   

4.
提起喜剧大师,美国人会想起查理·卓别 林--想起他的《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 《大 独裁者》,或是吉姆·凯利--想起他的《大话王》、 《神探飞机头》;法国人会想起路易·德菲耐斯-- 想起他的《虎口脱险》和《警察》系列;而英国人 会想起罗温·艾金森--想起他的《憨豆先生》。 《憨豆先生》原名Mr.Bean,直译的话是"豆 子先生",因为这位老兄时常显得傻乎乎的,所以  相似文献   

5.
教育名言     
教育名言一切能够永存的艺术作品,是用它的时代的本质铸造成的。艺术家并不是独自一人制造作品。他在作品中记录他的同伴们,整整一辈人所痛苦、热爱和梦想的一切。[法]罗曼·罗兰:《母与子》教育名言@罗曼·罗兰...  相似文献   

6.
让孩子早日成长,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符合社会的要求。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由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几本关于早期教育的书,它们一下子成了畅销书。这几本书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俗物与天才》、《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卡尔·威特的教育》写的是19世纪初一个叫卡尔·威特的小孩。他小时候被他的父母和周围的人认为是弱智,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他14岁就进入大学读书,并最终成为博士和大学教授。《俗物与天才》写的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塞德兹博士的儿子小塞德兹。他在其父所采用的卡尔·威特式早…  相似文献   

7.
说《说苑》     
一《说苑》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早在东汉时代,班固已发现这一点.他说:“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可见著《说苑》“言得失,陈法戒”“助观览,补遗阙”是有效果的.所以不少史书,例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等,都将《说苑》载入史册,流芳于后代.  相似文献   

8.
《哈利·波特》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 创作的一部掀动全世界阅读狂潮的儿童文学作品。 哈利·波特是一个神奇、正义、善良的小男孩。11岁时,他失去父母,跟着姨夫生活。11岁生日那天,他意外收到了训练巫师的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开始了漫长的历险征程。 《哈利·波特》共包括7个历险故事。最近大家能读到的是: 《哈利·波特与麾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 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杯》。 目前,《哈利·波特》已被译成35种文 字,火遍了全球。…… 圣诞节前夜,哈利上床睡觉的时候,只盼着第二天可…  相似文献   

9.
自从J.K.罗琳创作的第一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哈利·波特这个人物便风靡了全世界,并可能成为继米老鼠、史努比和加菲猫等经典的卡通形象之后最为成功的又一儿童产业。不仅如此,无数的成年人也为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而着迷。如今,哈利·波特又骑着他的魔法扫帚回到我们的视线中,这次他带来的是绝对不会令你失望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相似文献   

10.
藉瀚!熬粼熟才裸妙吩…咚褂膨鲜级.综合版—世纪的期待本刊编辑部(1·1)《湖南教育》帮助我们指导工作廖德著(4·10)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喜看《湖南教育》桃李满园覃申媛(4·13) 李铁映(10·3)感谢我的导师一一《湖南教育》马安健.·12)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小蜜蜂热爱大花园滕昭蓉(4·13) 熊清泉(1。·5)难忘生平“第一次”··…龚浩康(4·14)为培养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者而奋斗班主任的知心朋友陆美玲(4·11) 陈邦柱(10·8)没有围墙的进修学校曾青云(4·11)努力办好基础教育,为振兴湖南奠基《湖南教…  相似文献   

11.
一天,《红书》的编辑请毛姆(注:英国著名作家)列出他认为的世界最优秀的十部小说,于是就有了如下一张书单——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奥诺雷·德·巴尔扎克:《高老头》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12.
·普吕多姆 ·罗兰 法国 法国 山止昌︷ 苏罗 ,.丈﹄﹄d 九日︺,.人 n切U六UJ .1二门立 1 923 1925 1 929 1930 1 932 1 938 1 946 威廉·勃特勒·叶芝}爱尔兰 乔治·萦伯纳 保尔·托马斯·曼 爱尔兰 德国 辛克莱·刘易斯}美国 国国 英美 约翰·高尔斯华绥 栅}拍尔.塞麟里克·械){女】 赫尔曼·黑塞 国国国 英美英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吃特 威廉·福克纳 温斯特·丘吉尔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柳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 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u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  相似文献   

13.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传奇人物,虽然死时年仅40岁,但死后留给我们大量的作品和丰富复杂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杰克·伦敦的生平分析几种哲学思想对他创作的影响,分别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并就他的代表作品《马丁·伊登》和《野性的呼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假如你将世界一般文学予以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将被保留;而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将被存传。”在其五十余年来的日记与札记中,记载着他对狄更斯小说类似的褒誉。什么是艺术?他以为,《大卫·科波菲尔》才是艺术。在对他影响最大的诸如《圣经》及果戈理、卢梭等人的作品中,他显然认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师小传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作家之一。塞万提斯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除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外,还有悲剧《努曼西亚》、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又译《惩恶扬善故事集》)、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作品中饱含着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同情、对权贵与教会的讽刺与谴责。分享经典【读书人语】作为一名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为世人创作了一部不朽的作品——《堂·吉诃德》,也塑造了一个崇高、可敬的疯子形象——堂·吉诃德,他以其典型性格中的矛盾性和…  相似文献   

16.
沃尔特·德拉·梅尔(Walter De la Mare,1873—1956)是英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他出生于英格兰肯特郡,早在圣保罗唱诗班学校求学时,就创办和编辑了《唱诗班歌手杂志》。十七岁起在一家国际石油公司当办事员,终日奔忙于繁杂事务之中,一干就是十九年.1902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童年之歌》出版.由于他在这部诗集中表现出的非凡独特的艺术才华,以及散文集幻想作品《亨利·布罗肯》(1904)和《诗集》(1906)得到众人赏识,1908年他获得了一笔津贴,得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德拉·梅尔是一位多产抒情诗人和小说家。他才思敏捷,精力旺盛,直到晚年还源源不断发表新作,在他七十三岁高龄时,还出版了探索人生之路的长诗《旅行者》(1946),深获胜誉.德拉·梅尔之所以能在当代英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完全归功于他那不可多得的、非凡超群的艺术才华。权威性的《朗曼英国文学指南》①说他的诗“韵律和遣词之优美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诗歌精品的典范。而在表达飘渺忽逝的神秘感受所处的幽静气氛塑造上独具匠心”。《聆听者》(TheListeners,1912)是诗人一举成名的佳篇,历来为西方诗歌选家收集。作为诗人德拉·梅尔的代  相似文献   

17.
J.D.塞林格和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大陆。文学方面也是如此。早期的美国文学,主要是模仿欧洲的文学作品。至马克·吐温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文学作品。之后,大师辈出,像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称的欧·亨利 (代表作《麦琪的礼物》 ),杰克·伦敦 (代表作《马丁·伊登》 ),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克纳 (代表作《喧哗与躁动》 ),海明威 (代表作《老人与海》 ),赛珍珠 (代表作《大地》 ),索尔·贝娄 (代表作《赫索格》 )等。而 J.D.赛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则是二战结束至今美国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风》中的六首诗提出新的阐释:《周南·汝坟》写妻子与丈夫团聚时希望他不要再离开自己,为了强调这一点她特别提到过去一个王室成员对自己的骚扰,但被自己机智地打发走了;《召南·江有汜》是一位青年男子在过去的恋人出嫁时所喝的哀歌:《鄘风·蝦(?)》的主旨决非"刺奔女",而是男方家长指责女方家长将女儿另嫁他人,背弃了过去的约定;《卫风·竹竿》是一首失恋者的哀歌,他的心上人已远嫁他乡;《郑风·将仲子》写少女在恋爱中畏惧外来压力,实行自我压抑,她是一个恶性自律的弱者;《陈风·东门之扬》描写一次约会,一方先到,他几乎等了一夜。  相似文献   

19.
<正>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的大文豪。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享誉全世界。至于如何读书,他也有个性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方法。一、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加  相似文献   

20.
大师小传 维·苏·奈保尔生于特里尼达,现年69岁,系印度婆罗门的后裔。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文学,18岁时获政府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专攻文学。大学期间,他的小说屡屡遭到退稿,但父亲的帮助和鼓励使得他矢志不移地坚持创作。终于,在195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了。此后,他的《米格尔大街》《河湾》《岛上的旗帜》等众多作品相继获得毛姆奖、布克奖等众多英国重要文学奖项,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英国移民作家之一,并于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爵士。2001年,奈保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