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课本前面彩图 :“图 1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1945年 4月 2 3日下午 5时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开幕。会场布置得朴素庄严 ,主席台顶端镶刻着 12个大字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正中是毛泽东、朱德同志的侧面巨幅画像。这是第一次挂在党的正式会场上。画像两旁悬挂着六面中国共产党党旗 ,金光闪闪的“锤头镰刀”和红缨旗杆映照得四壁生辉。而彩图 16,只有一幅毛泽东画像 ,这与史实不符 ,建议增添一幅朱德同志画像。课本彩图17,《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场》 ,主席台正中…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15日,是诸葛亮小记者夏令营开营的第一天。一大早,我连饭都没来得及吃饱,就早早的来到学校。“呦”!这么多同学来的比我还早。我飞快的跑进会场,只见会场的正前方挂着“诸葛亮小记者夏令营开营仪式”的大红横幅!我连忙放下书包,着急的问道:“今天我们干什么?”“不  相似文献   

3.
有关长征     
长征,这个发生在70年前的伟大事件,不断地给我们新的启示。而对于我,“长征”这个词,是一个开关或者一个按键,会让我想到许多……也想到我们每个平凡的人,想到我们的父辈,想到我们自己。讲一个小故事吧——那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天,我获准去探望受到批斗的父亲。父亲1935年参加革命,没走过长征,人们习惯称为“红军干部”。我看到他时,两个造反派押着他从批斗会场送回住所,父亲头上戴着造反派糊的高帽子,胸前挂着一个大硬纸板牌,上面写着:黑帮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叶××。他见到我,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转身对两个造反派说:“明天见!…  相似文献   

4.
看着挂着“镰刀铁锤”党徽的庄严肃穆的十五大会场,聆听着江泽民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声音,我的心中又一次荡起一支深情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八岁。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当时叫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后第一批戴上红领巾的。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红领  相似文献   

5.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小偷悄悄地溜进了一户人家,“满载而归”之时,还得意洋洋地顺手扯下门神尉迟恭的画像,仿佛是向这个古代“门神”挑战。“尉迟恭”的画像飘飘悠悠地飞上了天。他漫无目的地转着,心想:“我怎么这么悠闲啊!不行,我得为人们做些事情,要不,我这个‘门神’不是担了个虚名吗?”于是,他来到了一家银行的门口,想看看有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可是一连好几天,银行里人来人往,一切都很正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唉,如今我怎么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啊?”尉迟恭叹了一口气。不过,他还不死心,又晃悠着来到了银楼门口。这里真热闹啊!很…  相似文献   

6.
十三年前,也就是2000年,在填报高考志愿前,我去我向往的大学校园,和爸爸妈妈漫无目的地走进一鹰教学楼,我们走上二楼,看见一扇大门上挂着“心理学”的牌子,我莫名地兴奋,当下决定就报考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穿越     
“你们为什么到这儿来?”给我背行李的民工顿珠问我,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 “我们是为科学考察来的。”我随便地应付着,以为这个门巴族青年什么也不懂。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的那几天,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有意义的日子。尤其是颁奖大会前后的两个小时,我一辈子都会记得。颁奖大会前,会场弥漫着一股温暖的气息。获奖同学的老师和家长们在热情地交谈着,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在辛苦地忙碌着,脸上却依旧挂着甜甜的笑容。记者们也在采访几位同学,他们脸上不时地散发出会心的微笑。进会场前,我心里还很紧张,这会儿却异常地轻松自如。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在和小朋友一起看画报时,偶然翻到一张毛主席的画像,便问身边的小朋友:“这位是谁?”不料,小朋友们都说不知道。我叫他们再好好看一看,想一想,这时才有两个小朋友这样回答,一个说:“他是个好人。”另一个说:“他是天安门城楼画像上的人。”这件事,使我这个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人吃惊非小,犹如当头挨  相似文献   

10.
六月的高原田野一片葱绿,绿树成荫,油菜花飘香。为参加湟中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会,我们一早就赶到了湟中县城。会场外,高挂着“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红幅标语,来自全县各乡校的领导、教师们已三五成群,络绎不绝地走入会场。会场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今天,大家从不同地方远道而来,聚集一堂,聆听基础教育“课改”讲座,共话“课改”主题。 这次基础教育“课改”通识培训,是湟中“课改”实验首批即第一阶段培训,参训者都是各乡校的校长和业务骨干。会上,来自西北师范大学课程改革课题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深夜,我沉睡在美好的梦境中。“良良,良良……”“谁在叫我?”“我是时光老人呐。”“老爷爷,你叫我有什么事吗?”“我想带你到第29届奥运会会场去看看。”我听了时光老人的话,欣喜若狂。要知道我可是一个十足的体育迷,于是连声答应:“真的?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寄语:今年是光荣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少先队员朗诵这首《团旗在闪光》,既祝贺了“以团带队”的共青团员大哥哥、大姐姐的节日;又表达了每一位红领巾兴奋的心情。——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常有调皮的学生给教师“画像”的事发生,或一幅漫画,或一句话。有的甚至仅是一个抓住了特征的词。被画者滋味不好受,因为大都含有讽刺意味。从表面看,这些学生太不尊重老师。但是冷静地想想,扪心自问一番.倒也有很多应该引起自身注意的地方。首先,从学生的“画像”中可以看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着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少看似恶作剧的“画像”,实际上反映着师生之间年复一年的交往中。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风貌等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丝毫都不应该疏忽自己的言行细节,都要努力以美好的言行举止塑造自身美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母爱永恒     
因为有了这份爱,我才有了坚强活下去的勇气──我周围,依旧是淡淡的黑夜,门“吱”他一声被推件,溜进屋的一道光柱笔直地射出一条狭长的光路,接着一个身影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随后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给我盖着被子。其实我并没有睡,但我还是闭着眼睛听任那双手触摸我的脸颊。漫长的黑夜,每当心中腾起对未来的绝望,这双手总能坚定我挑战命运的方向。下意识地,我睁开了眼睛。母亲站在床前,脸上挂着几滴泪珠,痴痴地望着我,目光忧郁而又柔和,坚强而又慈祥。也许,母亲正在憧憬某个神秘美好的前景,而这个前景她只有在充满期盼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上课时,跟学生们谈起“感动”这个话题。我问:“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让人感动吗?”他们就像回答明天有没有劳动课一样爽快,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那么,被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  相似文献   

16.
10月17日阴“芙蓉”一词在班上“脱颖而出”,一下子引起了全班的注意,可光有这股新鲜的劲还不够,于是,同学们便给我身旁这个傻乎乎的男孩——谢昊辰戴上了这顶“芙蓉帽”。“谢芙蓉、谢芙蓉……”鲁崔林乐呵呵地一边跳一边叫,嘴角边挂着一丝狡猾的笑意。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我从古代读至“五四”时,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鲁迅与沈从文。当时的阅读感觉是:在同样硝烟弥漫的文化“战场”上,一个是正面冲锋陷阵的猛将,一个是边缘游击的士兵;一个刚猛深邃而悲壮,有魏晋风骨唐诗精神;一个清新素朴而悲凉,有宋词元曲遗风。以后经过反反复复的重读,更加深了这最初的感觉。围绕“五四”时期的文化核心——“国民性”问题,鲁迅试图以文艺的手段撒开传统文化丑陋的帷幕,探究出根治的可能性;沈从文则试图用纯文学的浪漫手段展现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一些美好东西,录求出挽救的可能性。救治国民性的两剂药方:一…  相似文献   

18.
梦镜     
“那不是……那不是……”我倒抽了一口冷气。在侧面墙上,挂着一幅古老的画像,正是我在通往梦境城的墙壁上看到的那幅画。画上的人围着红围巾,手中拿着那张地图。不同的是,这幅画里的人物似乎是活的,他正在眨着眼睛,不时地用手摆弄一下围巾。“天哪!”我吓了一跳,急忙跑向吉丝丽女士的办公室。“怎么了孩子?”听到我的叫喊声,吉丝丽女士急忙从办公室里跑出来。“墙壁上的那幅画!那幅画……”“哦!你是说那幅画呀!画上画的就是制服噩梦魔王的海利尔呀!这里的每一个卧室里都有那张画的,你不必害怕。”她摸了摸我的头,继续说,…  相似文献   

19.
钮勤章 《中国德育》2012,(14):24-25
请允许我先从一则教育口号说起吧! 一年前,我从一所学校路过,看到学校门口赫然挂着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大大的四个字:“学会做人!”字很醒目,让我见了一眼就忘不了,心里不断地犯嘀咕,学校挂这个牌子合适吗?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坚强的女孩。从来不轻易落泪,似乎世上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样美好。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不知道什么是悲哀,更不知道什么是眼泪。我生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父母的关心,爷爷、奶奶的爱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但是。在我8岁的时候,爷爷突然患病去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