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学习自由”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学习自由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由于制约学习自由因素的复杂性 ,使大学对于学习自由的探索和获得 ,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自由对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决定了学习自由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理性。同时 ,学习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 ,这使得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和控制学习自由的“度”始终成为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分析了学分制下大学生教育选择自由权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要从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寻找突破口,形成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学分制,充分实现大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学习自由是对大学生学习应然状态的一种描述。最早由德国人提出来,从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生的特点和保障学术自由的需要来看大学生学习自由具有合理性,特别是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案看大学生学习自由的更具有现实意义。但实施选修制暴露出的问题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要求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控制,特别是时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浮躁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控制又是大学教育者的实然选择。在自由与控制的冲突中,我们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理清师生关系、实施通识教育达成大学生学习自由与控制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所谓大学生学习自由限度就是指大学通过一定的限制帮助学生实现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状态或权利。大学生学习自由何以有限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本身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学习自由的主体一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对此提出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习自由的四个措施。  相似文献   

5.
所谓大学生学习自由限度就是指大学通过一定的限制帮助学生实现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状态或权利。大学生学习自由何以有限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本身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学习自由的主体一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对此提出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习自由的四个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 19世纪初柏林大学首次明确提出“学习自由”后 ,“学习自由”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与重要追求。它不仅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所决定 ,而且是教学自由与学生个别差异的必然要求 ,同时更是一种人权。为保障“学习自由”落到实处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学校要落实和完善弹性教学管理 ,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7.
论学习自由与弹性教学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学习自由是19世纪初产生于德国柏林大学的一种教育思想,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学习改革的重点理论基点。本从我国高等学校学习自由存在法律认可问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束缚、学生缺乏学习自由的信念和所享有的学习自由范围狭窄等问题出发,论述学习自由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信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是开发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等观点,提出了弹性教学管理是实践学习自由的必然选择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对于落实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须妥善处理教学与教育、教师与学生、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学生个体与周围同学、学习自由与自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的"学习自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世纪初柏林大学首次明确提出“学习自由”后,“学习自由”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与重要追求。它不仅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所决定。而且是教学自由与学生个别差异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一种人权。为保障“学习自由”落到实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学校要落实和完善弹性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
自由学习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卡尔·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启迪开辟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自由学习的工作新思路。辅导员促进自由学习要以建构促进自由学习的人际氛围为前提;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独特性明确目标,解决学生学习方向问题;搭建多元互动学习平台,解决自由学习的方式问题;积极运用学习契约引导解决学习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的学习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学习自由主要是指自由地选择所学课程和教材,自由地选择教师,自由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方式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高校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不断地在学习自由的条件和形式如学习年限、专业选择、课程设置、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并“给个性发展以宽松的空间“,从佑而使大学生能自由地涉猎、学习和思考,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理念的根本意旨就是以大学生发展为本,走向主体-发展性的高等教育.人文关怀的高等教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高等教育人文关怀符合人的本性.高等教育走向人文关怀表现为教育方式从灌输转变为对话,从限制的教育转变为解放性的教育.高等教育为培养完满的人格服务,就要从孤立的、片面的强调知识、情感、行为的高等教育转向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学习的过程就是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扩展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高等教育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融合,与教育整体融合,与大学生的生活融合,人文关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面对今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支离破碎,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充满质疑,如何救治?文章通过阐述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仰内核,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信仰现状与高等教育实践本身对于学习信仰的遮蔽,认为学习信仰的缺损是造成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基于信仰,重建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学习评价是指根据教育目标,系统收集、分析和利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来判断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评价.对现行影响较大的大学生学习评价工具进行研究,有如下启示: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中,由于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关注,做为消费者或者受教育者的学生和做为投资者的国家或者社会,越来越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活动中;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学习者为中心”成为大学生学习评价原则;关注大学生发展,追求大学生学习的“价值增值”;评价结果的积极反馈,是有效促进大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范式转变,"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旨在将学习置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首要位置,强调为大学生的高品质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与服务,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自主与全面发展。"支持与服务"、"咨询与指导"、"评估与反馈"以及"自由与规约"是其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在路径线索,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也需要围绕"以学习为中心"培育质量文化、优化评估机制、形成专业共同体、提升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6.
学习自由思想自19世纪初在柏林大学产生以来,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主题。践行学习自由思想不但需要制度性的方式而且还需要各种教育要素在其理念导引下相互连接构成系统的教育形态。学分制是实践学习自由的制度保障,自主学习是实践学习自由的学习方式,大学生是实践学习自由的学生主体,它们共同构成实践学习自由思想的教育要素。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在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一些大学生容易放松对英语学习的严格要求。微课的开展能够切实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积极开展新型的高校英语教学,推动英语教学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学业成就的主要问题,“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梳理了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认为高校应该从“90后”大学生的现状出发,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对激发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实施手段,还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人才的重要措施.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观念,开发大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课程),撰写研究性学习方案,真正落实研究性学习策略,从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以及信息技术逐渐在大部分高校推行,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越来越受到教学者的重视。个性化学习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个性化学习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论文以教育学的视角,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进行探索,分析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学习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优化策略,以期使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学习能够更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