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旭升 《时代教育》2012,(20):43+51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在网络千姿百态的影响下,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少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但是网络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相似文献   

2.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不仅是增强小学生法制信仰,提高法治素养,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防范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物质财富增长而滋生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唯利是图等不良社会风气,离异父母的简单粗暴教育、留守老人的隔代教育以及过分溺爱、纵容迁就等家庭因素,对少儿思想道德、法制意识与观念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日渐低龄化,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违法犯罪固然有社会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但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容忽视的原因。家庭不良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残缺、家庭关系恶化、家庭气氛恶劣、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家庭监护不力、家庭成员网络认识和行为偏差等。从家庭角度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加强亲子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4.
学生越轨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行暴力攻击,进而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主观原因和社会客观原因总体结合的结果。从其主观方面来看,它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和性格特征,以及心理和生理变化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然而,把青少年违法犯罪仅仅归结为主观方面的问题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除了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外,还必须从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去分析社会客观方面的因素。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问题,有教育制度、劳动就业、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以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问题等等。本文只是试从家庭动因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角度作初步探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与环境污染、毒品犯罪并列为“三大公害”.它是社会问题的折射,是家庭问题的投影;几乎所有青少年违法犯罪都能从家庭中找出不良影响或直接起因.因而,有必要重视家庭环境建设,提高家长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教育策略,改进教育方法,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环境对广泛接触各种传媒的青少年来说,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诸多原因之中,文化冲突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外在诱发因素,是犯罪深层次原因;价值选择是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动因,是犯罪心理基础.社会剧烈变迁必然引发文化冲突和文化失调,造成青少年社会价值选择的紊乱,从而导致违法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自身的素质缺陷。要切实减少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认真实行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构筑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预防犯罪网络,切实解决青少年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迄今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表现是反复发生持久性的危害社会行为,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前者是指那些情节轻微、危害小、不能定为犯罪的行为,如逃学、偷窃、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等行为;后者是指抢劫、凶杀等犯罪行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又称少年罪错。据调查,截至2003年7月,陕西省共有青少年1744万人,占省内人口总数的40%,其中未成年人1215万,占总人口34%。从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来看,近三年来,全省25岁以下的青年人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违法涉案人数和案件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3年6月,全省共起诉刑事案件32899件59174人,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案件19433件18161人,分别占起诉案件总数和涉案总人数的59%和36%。这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他人健康,而且给自己和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有很多,青少年面临的各种身心矛盾冲突是一类重要原因。如个体需要的不断增长与社会家庭满足能力之间的矛盾,独立意向增强与认识能力低和依附关系之间的矛盾,客观现实的不良影响与青少年识别抵制能力不足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时代的社会的反映。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日趋富裕的同时,以享乐为主的社会风气愈来愈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社会责任感逐渐淡薄,道德观念薄弱等新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给青少年违法犯罪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且呈现出违法犯罪的盲目性、反复性、年龄提前等特点。为了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本文就教育改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偏差、心理异常等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青少年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及时的辅导,就有可能出现思想偏差、行为失范,甚至走上犯罪歧途等种种问题。因此,全面实施预防为主的对策,建立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学生心理不健康、道德缺失、法制观念淡薄、家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失误、社会负面作用等。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智能高、单独作案多等特点,以侵财、伤害、网络违法、性侵犯居多。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4.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日益突出,其中在校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社会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相比,在校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更大,不仅造成了社会危害性,而且还会干扰和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校管理秩序.而预防在校中学生违法犯罪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齐抓共管,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基本特征,即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组织团伙化.同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四个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要改善家庭环境、优化教育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制教育等四点建议与对策,以期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正处在迅猛的发展变化时期,其情绪反应非常强烈,而他们又不太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难免在不良情绪的支配下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使其犯罪动机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不良情绪动机主要有:易怒、冲动、怨恨、嫉妒、冷漠等.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需要让其掌握调控消极情绪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要对其加强情感教育,增强其自制力和挫折容忍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学生问题行为问题行为(ProblemBehavior) ,就是指品行上有缺点的越轨行为。一般是指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给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实际上就是行为问题 ,国内也将其译为行为困扰、不良行为[1]。小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小学生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与有关行为规范 ;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从而给社会、他人和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 ,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行为问题[2]。我国儿童和青…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众多,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近来年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不断引起社会多方关注。作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特殊主体,难免会带上其特有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特殊成因,探索其犯罪成因及规律,才能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里,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身心损害,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文章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840名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和心理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网络健康教育、网络成瘾机制、诊断方法、矫治措施和防治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接触和网络信息等多种方式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但当前,网络负面新闻泛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从良好的法律意识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着手,分析了网络负面新闻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