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战略主题"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呢?如何才能实现更好的转变呢?我觉得"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一、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特点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课程,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对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将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地方院…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课程.它依托地方资源,通过大学生自身的体验和认知,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由理论到实际、由接受到创造、由学习到生活的沟通,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丰富理论,加深对理论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4.
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形势下,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就要针对目前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提高认识,切实重视和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进展;要加强社会实践课程的研究与建设,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与创新机制;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拓宽社会合作与经费渠道,从而保证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论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特点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创  刘红英 《教书育人》2006,(10):41-42
一、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特点 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课程,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l陛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对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将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课程改革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领域,其设置与实施是高校教学改革在新时期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本文从概念入手解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外延,研究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和途径,才能合理构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实现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共同增长,缩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哲学素质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统一.加强哲学素质教育在高等农业院校意义深远.它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本科大学生认知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工作、融哲学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中、加强社会实践等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政治文明素养培育本质内涵是实现德性与能力的内在统一。沟通大学生德性与能力、认知与实践内在统一因素是政治信仰支撑下的政治智慧,政治智慧体现为大学生知行层面合德性与合法则性统一自由选择。大学生德性层面的真和行为层面的善指向大学生道德信仰维度,作为德性主体和实践主体,知和行在现实情景中所展示的差异显示出主体精神境界不同。大学生德性和能力的实践展开,展示出大学生政治文明素养培育的方法论意蕴。  相似文献   

9.
社会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运用知识和智力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这已被高等教育工作者所认同。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以此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江总书记在北大建校1 0 0周年庆典上向全国的大学生提出了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的殷切希望 ,为高校如何培养人才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因此 ,如何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途径.认识到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顶岗实习"、"带薪实习"、"大学林建设"、"三进三同"、"社会调研"等形式上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校大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影响成长成才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金钥匙的命题,并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对于培养大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和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针对现阶段人才需求特征与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对高校人才知识、素质需求与发展趋势,提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措施: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汉语应用能力,协同利用大学资源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国家、企业都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社会实践实现对高等教育的优化重建,帮助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技能,实现对实际问题的高效解决。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探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把促进个体和谐与人际和谐统一起来、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提高实践能力统一起来、把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统一起来,是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趁育的基本目标和努力方向。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标的实现,可以采取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高校建设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创新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型教学是对现有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更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它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18.
1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依赖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样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知识的学习本身就要付诸于实践,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更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实践。加强并改进大学生实践活动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自身的品质,才能使大学生更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而且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进一步作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律学习是自我指导式学习与自律精神的统一。它不仅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优化心理品质和提高自我素质的重要途径。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社会的巨变,当代大学生需要提升自我,需要提高知识、能力和素质,而要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自律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