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向大家推荐杨子才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杨子才同志是解放军报记者,几年来不论在思想上、作风上,还是工作上,都表现得很好,曾连续三年被评为解放军报社的先进工作者,是解放军报记者的标兵。新闻工作者怎样实现革命化,怎样才能够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同题。杨子才同志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不少启发,其中最主要之点,就是他带着怎样当好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的“突击队”员,怎样当好一名军报记者的明确目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他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改造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坚定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不断地提高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当中,坚持“用字当头”,肯于在“用”字上下苦功夫,把学习同改造思想、提高业务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学一点,用一点,勤学苦练,反复实践。杨子才同志的经验再一次生动地说明: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是新闻工作者革命化的必由之路。当然,杨子才同志的这个经验,还只是这一段时期的初步总结,但是我们认为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他的发展道路,对广大新闻工作同志说来,是有着普遍的实际意义的。目前大家都正在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希望大家也都象杨子才同志这样,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点滴地积累这些经验。我们愿意提供足够的篇幅来交流同志们的心得,以便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
正当全国新闻界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热烈开展学习王杰同志活动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向新闻界的同志们推荐谈建华同志的日记摘抄。这部日记反映出了一个普通的革命干部,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政治上、思想上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是一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自觉地、刻苦地改造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纪录。谈建华同志是新华通讯社的翻译。上海市嘉定县人,家庭出身地主,一九三八年生,一九五四年加入共青团,一九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当年又被送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葡萄牙文,一九六四年七月回新华社工作。同年十月到通县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四日,他在工作之余到潮白河内学游泳时不幸牺牲。谈建华同志牺牲后,在清理他的遗物对发现,他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五年七月(主要是一九六○年以后)所记的三十七本日记,约三百多万字,其中除一部分是学习、工作等情况外,绝大部分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改造思想,为人民服务方面的心得体会。我们从中摘选了一小部分,按问题分类并加上了小标题。谈建华同志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成长的过程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这就是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要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必须首先下决心背叛自己原来的剥削阶级。一个人的出身不能由自己选择,但是选择什么目标、方向,走什么道路却主要决定于自己的努力。怎样才能彻底肃清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使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认真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严格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为此,就必须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学一点,做一点,把学到的东西见诸于行动,也就是必须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谈建华同忠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证明,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是绝对不可能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的。谈建华同志成长的过程告诉我们,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要想真正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还必须真心诚意地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向工农群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政治上、思想上改变自己原有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感情,以工人和贫下中农之爱为爱,以工人和贫下中农之恨为恨,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谈建华同志的成长过程还告诉我们,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要想真正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必须有强烈的革命自觉性,处处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着手,决不能放过任何错误思想的萌芽。谈建华同志正是这样,他对待学习、工作、劳动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表现了高度的革命的自觉性,从许多“小事”着手,做了很多好事,因此,使他逐步锻炼成一个比较自觉的革命干部。谈建华同志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充满革命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干部,是和党对他的关心与培养分不开的。他对党充满着感情,他把党看成指路明灯,他把自己的一切进步,都归功于党的教育和培养。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党的思想改造和重在表现政策的巨大威力。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对代。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我们报纸的报道,更好地宣传毛泽东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世界人民的革命服务。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为了在宣传报道上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进一步实现新闻队伍的思想革命化和工作革命化。  相似文献   

3.
杨子才同志是解放军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个先进代表(关于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本刊于去年第十一期上曾作了介绍)。近来,中共解放军报社委员会决定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学习杨子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把全社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向前推进一步。决定指出,学习杨子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经验,重点是:(一)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特别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要老老实  相似文献   

4.
袁光厚同志这篇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很好,有思想性,很生动感人。他的经验,说明了几个问题:一、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过程,是兴无灭资的思想斗争的过程。不斗倒个人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学不到手。只有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无产阶级思想才能占上风;无产阶级思想占了上风,才能把毛泽东思想当作最高指示去坚决行动。二、政治是业务的统帅和灵魂,只有突出政治,业务才能有方向,有生气。突出了政治,有了革命精神,就可以产生无穷的力量,可以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袁光厚同志的经验证明,只有政治上过硬,业务上才能过硬。只有突出政治,业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三、只有确立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才能有老老实实地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政治思想过硬,作风上才能过硬。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不怕任何艰苦困难,千方百计地完成任务;为了对人民负责,在工作中敢于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相似文献   

5.
突出政治,就是突出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毛主席的著作。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高峰,是最活最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各个战线都要突出政治,都要把毛主席的著作当做一切工作的最高指示。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宣传活学活用毛主席的著作,宣传好毛泽东思想,也是我们报纸最大最高的任务。在工业、农业、财贸、文化教育的宣传报道中,都要突出政治,突出毛泽东思想。这是一个理论同实践结合的问题,共性和个性结合的问题;也是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工农群众及其干部的头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问题。怎样在财贸宣传报道中突出政治?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就是宣传怎样活学活用毛主席的著作,特别在“用”字上下功夫,以解决财贸工作中的最根本的问题。例如干部、职工思想革命化、企业革命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月十八日,新华社举办了谈建华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事迹的展览会。展出的部分:实物中有谈建华同志学过的《毛泽东选集》,记载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心得体会的三十本日记;他认真学习过的几十本红旗杂志和几十本有关加强青年思想修养的政治书籍;他生前用的补满补钉的粗布被子、床单、衣服和其他用品,以及他送给困难同学的一部分毛主席著作和衣服,等等。展览会还介绍了谈建华日记印发后在社内外引起强烈反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北京日报编辑部从一九六五年三月起开展了“为谁办报”的学习讨论,收获很大。这一学习,坚持了学用结合的原则,做到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把学习毛泽东思想与改造思想、改进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不少同志吃到了甜头,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在开展这次学习以前,对于“为谁办报”的问题,编辑部的同志们在口头上是理解的,但在实际执行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长期有“主要为干部还是为群众”的争论,工作中往往忽视工农兵的要求,用知识分子的框框去套工农兵群众。许多稿子工人和农民念不下来,听不懂。与此相联系的“靠谁办报”,在执行“全党办报”路线上也有一些问题。编委会认为“为谁办报”、“靠谁办报”是个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决定在全编辑部开展一次“为谁办报”的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8.
自一九六五年五月以来,工人日报开展了一个机关革命化、思想革命化的运动。开展这个运动的目的和要求是: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为纲,改造思想,改进报纸工作,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次革命化学习开展得很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经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联系个人思想,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许多同志觉悟提高,心情舒畅,干劲倍增,机关内部政治空气浓厚了,同志们要求政治上进步更迫切了,办好报纸的信心更足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如雷厉风行的作风增强了,许多同志说干就干,一有任务,连夜出发采访,连夜编写;一切为报纸的思想明确了,部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的报道中,有些把某一篇的发表时间搞错了,有的引用语录时错漏了字或错了标点,或引用得不全、不当。毛主席著作在人民群众中有极高的威信,有极大的号召力,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希望作者和编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  相似文献   

10.
毛澤东思想是中国人民解放軍战无不胜的旗帜。1960年10月以来,人民解放軍全軍上下热烈响应中央軍委和林彪元帅关于“高举毛澤东思想紅旗,把毛澤东思想真正学到手”的号召,掀起了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讀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話,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句話,已成为广大官兵自觉的行动准則。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方法是林彪元帅指示的“带着問題学”,“急用先学,活学活用,学用結合,立竿見影”的原則,針对  相似文献   

11.
陕西农民报编辑部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开始,有领导、有计划、比较深入地组织干部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在改造思想、改进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单位,先后出席了陕西省级机关、陕西省和西北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到目前为止,大家先后各以三个多月的时间分别学习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并结合学习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  相似文献   

12.
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采写过程,自始至终都是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具体运用毛主席著作的过程。这次采写实践,不仅使我们从思想上对照焦裕禄同志,照了一次镜子,找到差距,明确认识了今后改造思想,改进工作的方向;而且在新闻业务上,我们也有一些新的感受。一,采访焦裕禄事迹的经过去年十二月,总社派我们去河南分社,了解分社工作,为即将召开的全国分社工作会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摘自钱毅同志的遗著"怎样写稿"一书.钱毅同志的许多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真正做到了群众化.他在指导工农通讯员写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不但善于用工农群众的思想来改造自己的思想,而且还善于用工农群众的语言来改造自己的文风.钱毅同志的文字所以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完全是向工农群众学习的成果.从这里可以看出,改造文风和改造思想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家出版局于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在北京新侨饭店礼堂举行迎春茶话会,周扬同志在会上谈了对出版工作的意见,他希望认真总结过去出版工作的经验,在新长征中做好出版工作。周扬同志说,出版工作要总结经验。“四人帮”把“阎王殿”砸烂,什么也没有了,都成了黑线。我们这些同志是要把工作搞好的,过去有些偏差,但也有做对的,例如我们反对林彪的“活学活用”等,这些需要总结,对过去要一分为二。群众最恨的是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报纸工作的根本路线。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我们对毛主席的办报思想领会不够,所以在编辑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是不高的,自从一九六四年以来,报社同志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报纸工作的指示和全国总工会党组改进工人日报的意见,对于报纸必须面向广大职工群众,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办报,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加强报纸的群众性、改进群众工作方面,做  相似文献   

16.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的发表,给河南日报编辑部带来了一个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这篇通讯在编辑部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报纸发行量直线上升。读者来稿来信过去的最高纪录是每天七八百件,现在达到了一千六七百件。在编辑部内部,学习焦裕禄,比思想、找差距,改造思想,改进工作,形成了高潮。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情况,编委会重新调配了力量,集中全力抓学习焦裕禄的报道。组版工作也作了相应的改进,一、二、三版全部由总编室统一安排。  相似文献   

17.
近半年来报纸宣传有进步。所谓进步,主要是指报纸突出了政治,宣传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抓了活思想,抓了典型。最近一、二版介绍的两个先进人物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很好。樊光荣是仓库保管员,搞了不少创造发明,实在了不起。邓祖根是个民警,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成绩也不小。从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怎样说,我们就怎样办》的专栏,是我们宣传财贸部门职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个尝试。这个专栏受到了财贸职工的欢迎。为什么受到欢迎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这个专栏集中反映了群众在“用”字上的成果。专栏的文章,都是财贸职工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写的。写他们如何碰到问题就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怎样说就怎样办。避免了空泛的讲道理,着重联系思想实际谈认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反映出工农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特点:空道理不多,但解决问题,没有那种“读书千万遍,思想不沾边”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同时,文章又不同于一般的表扬好人好事,它所谈的是在“用”字上下功夫的成果,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威力,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用到哪里哪里灵。这样,便把“学”和“用”紧密结合起来,给群众提供了活教材。  相似文献   

19.
1942年10月,张思德同志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由于他吃苦耐劳,忠于职守,毛主席很喜欢他。后来工作需要,张思德被抽到安塞山烧木炭,在一次出窑时发生塌方,他为抢救战友不幸压在窑内牺牲了。消息由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李克农向毛主席作了汇报,主席当时正在批阅文件,他惊讶地放下铅笔,踱到窗前,沉痛地说:“前方打仗死人是难免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就不应该了!”思忖良久,毛主席作了三条指示:“第一,给张恩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1944年9月8日,中央社会部在延安枣园  相似文献   

20.
“政治家办报”是毛主席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毛主席对人民日报的宣传工作不满意。为了让人民日报的同志惊醒过来,毛主席十分严厉地批评他们不是政治家办报。甚至不是书生办报,而是死人办报。据吴冷西同志在《忆毛主席》一书中回忆。突出地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是1957年6月13日。组织上安排他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