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访合同的基本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采访合同,不仅可以约束记者的选择权,而且也可以提醒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不能胡言乱语,应该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  相似文献   

2.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嘉宾口才好,可以开门见山提问一般的采访对象既然同意了接受采访,大多数人会根据采访提纲做好回答的准备。如果采访对象的口才和总结能力很好,他们不需要记者或者主持人铺垫太多,就能够自己主动的进入到情境当中,这就会使得采访进程非常顺利。此时,记者或主持人只需要开门见山进行提问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新闻媒体习惯于指责他人,却不大习惯批评自己。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现在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伸手收取采访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入于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心安理得地品尝着美味佳肴,坦然地接受车马费的时候;当记者在马路上对普通公民指手画脚,且美其名日采访的时候;当记者把记者证作为出入演唱会场所门票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从访谈结果总体上看,驻华外国记者的看法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在中国的工作环境日益改善.比如:采访比以前更容易,采访时遇到的干扰比以前少等.这种积极评价主要来自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的外媒记者;第二,外国记者普遍认可中国外交部做出的贡献;第三,采访政府高官仍然是挑战;第四,与在北京不同,外国记者在中国其他地方采访有时会遇到某些地方官员干扰;第五,西方记者与亚洲记者观点不同.一些来自亚洲国家的记者认为西方媒体确实对中国有偏见,而西方媒体记者普遍否定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7.
吴珂  胡革辉 《新闻前哨》2005,(10):37-38
近年来,娱乐圈、体育圈都流行一种“泛娱乐”的现象。在这种大环境下,公众人物和记者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既希望记者给自己做宣传,又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过度曝光。因此,这个特殊人群往往会因为职业或者个性以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对记者采访产生抗拒心理。打开他们的心理缺口,获得第一手的采访资料,是记者工作的第一步。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在采访公众人物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心理战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采访中,从表面上看,记者是主动的,而被采访者是被动的,但许多时候恰恰相反,被采访者其实是处在主动的地位。比如,记者提的问题,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回答,也可以来个无可奉告。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对主动与被动要有一种辩证的看法,要力争变被动为主动。记者要掌握采访中的主动权。有两层意思:一是记者要想法让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采访,让他提供记者所需的新闻事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不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避免因做了被采访者的“传声筒”而为其所用。  相似文献   

9.
采写舆论监督稿件首先要有新闻线索,新闻媒体的新闻线索主要由群众来信来访等提供.这些线索提供者多数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有的想借助媒体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这些线索难免有不准、不实之处.记者在选定采访目标、拟订采访计划以后来到实地采访,鉴于这种情况,致使预想的稿子写不成的事并不鲜见.为了避免徒劳往返,就需要记者随机应变,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找其他有新闻价值的线索采访,或者改变原来采写的角度,争取把稿子写成.我通过多年的采访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因为中国没有颁布《新闻法》,所以,法律上没有规定新闻记者到底有多大的采访权限。而对采访对象来说,他的权限却大得要命。他要想将你拒之门外,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西方记者中流行一句话:“他把你从门口推出去,你要想办法从窗户再爬进来。”这里,笔者根据中外记者在采访实践中的成功范例,总结归纳了几种接近采访对象,敲开拒绝之门的方法,以资新  相似文献   

11.
郭涛 《青年记者》2009,(13):61-62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对,也称暗访,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等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给记者采集事实提供了方便与可能。但是,记者没有特权,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度”,以免陷入法律误区,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新闻媒体习惯于指责他人,却不大习惯批评自己.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现在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伸手收取采访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入于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心安理得地品尝着美味佳肴,坦然地接受车马费的时候;当记者在马路上对普通公民指手画脚,且美其名日采访的时候;当记者把记者证作为出入演唱会场所门票的时候;当记者与某些官员暗通款曲,制造新闻话题的时候,当记者和房地产商眉来眼去,拼命地制造虚假新闻的时候;当记者把别人的痛苦当作娱乐的素材,尽情地嘲笑别人的时候;当记者借助于个案监督粗暴地干预司法审判的时候;当个别记者涉嫌犯罪而更多的记者群起为其叫屈的时候;当记者为了自己的职位而上下疏通的时候;当记者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惜出卖国家情报的时候……这时的新闻媒体既不是市场主体,也不是社会公器,而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孕育出来的特殊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13.
学会提问应该是记者的天职.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靠"提问"吃饭的家伙,记者任何时候都要将"提问"作为自己的专业课,学好,学精,学出专业水平.而一个好的提问,既要能够问到自己要问的问题,也要符合新闻采访的伦理道理规范,至少要体现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微观因素对受访者进行有效访问的采访艺术.本文借助记者采访的一般技巧重点分析了新闻记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有效采访技巧,通过对采访前、采访中及采访后的分析,提出了新闻记者"问"、"听"、"做"的三步采访法.同时,新闻记者也需要在掌握多种采访技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经常到农村采访,采访对象主要是农民。这类采访对象或者是愿谈而不善谈,或者是善谈而不愿谈。怎样使被采访的农民既愿谈又善谈呢?这首先就有一个提问技巧的问题。提问是记者  相似文献   

16.
"体验式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近年来,在新闻界日益兴起.记者以顾客、警察、患者、普通人或者某行业的工作人员,甚至是犯罪嫌疑人等身份介入新闻事件当中,使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处于同样的活动状态,与被采访者打成一片,甚至成为主要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不愿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以其他假身份,采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进行的采访.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信息更为真实、独特,因此也更受受众的青睐,但由于采访方式较为特殊,极易引发法律方面的纠纷和争论,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隋伟怀 《视听界》2013,(6):119-120
陌生的采访、陌生的环境、对自己所述内容是否完美的顾虑、采访现场紧张的氛围等等,都是导致被访者紧张的因素。记者应学会察言观色、注重细节,帮助被访者缓解紧张情绪,最终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专题采访不同于新闻采访,采访时间相对充裕,记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采访中,隐性采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很早的时候,记者便将隐性采访运用到了新闻事件真相探索中去。而近几年,我国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愈加频繁,这种方式不但可以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能够更好的进行社会丑恶现象的披露,赢得了更多受众的欢迎。但是在伦理界,隐性采访却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隐性采访本身便是不公开的,所以,在其操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记者诚信方面的问题便是其中重要非常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 中央新闻单位的机动记者,不存在易地采访的问题。他可以今天到这个地区,明天到那个地区,他是“满天飞”记者。 中央新闻单位派出的地方记者,包括新华分社记者,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包括机动记者和地方记者,都有一个易地采访的问题。 记者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好处是地熟、人熟、情况熟,但如果不流动,也有弊端,如眼界容易狭窄,感觉灵敏度降低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用一定时间易地采访。 新华总社利用它对分社统一管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