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明代官俸始定于太祖洪武时,至成祖永乐时颁"俸粮支米钞格"而成定制。明代官俸较历代为薄,原因有二:一是折色,二是相沿二百年不变。官员于俸禄之外,时路有五:乞请与赏赐、占田收租、逃避赋税、贪污受贿、以权经商。俸薄不足以养生,是导致明代政治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要使官风廉正,在提高官俸的同时,必须强化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而这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却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举取士的基础上,明代创立了庶吉士制度。有明一代从新科二甲、三甲进士中选拔庶吉士,培养三年,优者留为翰林官,次者出为科道、六部主事等官。这一制度在选官制度史和教育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制度对明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赵全鹏1较之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与明代宗藩分封制度和明代特定的政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明代的宗藩分封制是在周汉分封制基础上稍加变异而形成的,最突出的变化表现在经济方面。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上农业生产和经贸中的“女劳男逸”现象存在;政治官职上的借职制度及土官官族内封建宗法形态的发生等原因,明代南方诸省女性贵族人员有世袭土官职权的权力;也有向朝廷申请诰封和率兵外出征战的权力。女性土官掌权后,在抗击倭寇,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边疆与中原地区物品的交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修建驿道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女性土官为争夺世袭权力,运用土兵进行战争,导致了民族地区战乱,对土官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破坏。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代西北推行土司制度原因刍议高士荣明朝沿袭元代的土官制度,据《明史》卷310《土司传》记载:“迨有明踵元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然其道在于羁縻”。朱元障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对元代所封的土官,采取“多授原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明代言官勇谏原因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勇于直谏的言官群体直谏勇气来源有三:一是儒家政治传统的浸润和历代直谏楷模的鼓励。二是明代言官制度的保障;三是明太祖提倡直言的影响。三者之中,制度上的保障起着关键作用。明代言官勇于直谏的可贵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优秀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折射,值得肯定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或称土官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某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利用民族首领统治本地区的一种政治制度,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一制度始于宋元,完备于明代,清代因袭沿用。土司土官制度曾广泛地实施于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对于这些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这些民族地区同中央王朝的关系等方面,都产生过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般说来,其积极影响表现于初创期和完备期,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于晚期,即没落期。土司制度渊源于怀柔政策,或称“羁縻制”,是历代封建王朝推行  相似文献   

8.
巡抚制度是明代的一项重要的行政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明代巡抚制度的历史考察,论述了巡抚制度的特点和巡抚的职能和历史作用。虽然明代巡抚始终是以中央特遣官的身份出现,二不是正式的地方官,但明代巡抚制度的演变却为清朝正式把巡抚设为地方官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央政府对土司的儒化与利用——以土家族土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央政府通过承袭、号召土司设立学校、参用流官等手段对土家族土司进行儒化,并在军事征调和贡赋上利用与控制土司。儒化和利用构成了明代中央政府控制土司的核心内容,也导致了土司制度在明代的兴盛。  相似文献   

10.
王府职官是自汉代正式形成的,专门辅导宗室、管理藩府日常生活和行政的特殊职官群体。明代对王府官的铨选、考核、升转和致仕的重视程度与宗藩地位的变化有莫大的关系。明代王府官铨政制度以正统为界,先后经历了由重视到歧视的更替过程。正统以后,王府官铨政制度的弊端导致了王府官庸、劣、老病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与明中后期藩禁制度的形成,宗藩权利受限以及明廷为解决"选人—官缺"供求矛盾休戚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夺情起复是丁忧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代文官夺情起复者主要有阁臣、尚书、侍郎等高级政务官、军务官、地方亲民官以及一些负有特殊使命的近臣。由于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制,一些人便利用各种手段,营求夺情。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夺情行为,都会引起伦理问题,加剧党争。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驭宦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史家在谈及明太祖朱元璋严驭宦官时,皆赞誉有加,认为明代重用宦官源于成祖朱棣,与朱元璋毫无干系;其实不然,明代宦官擅权的祸根在太祖,朱棣不过是“萧作曹随”而已。宦官出使、监军、干预经济、刺臣民隐事监觞于洪武年间,它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并不以朱元璋个人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渔政制度及其变迁——以机构设置沿革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代对渔业非常重视,渔政制度十分严密,渔政设施颇为完备,但前后期的变迁较大。明代前期全国各地设有数量众多的河泊所,其中又以今两湖地区、九江地区、安庆地区及福建、广东沿海最为密集。洪武十四年以后,大多数河泊所均建有专门的办公公署,而且建置规制基本类同。各河泊所一般都配备有官员和吏员各一名,掌管征收解办渔税及管理渔户等事宜。官员即河泊官,官员为攒典。河泊官又称河泊大使,为未入流之官。但充任河泊官者一般文化素质均较高,多有举人,甚至偶尔有由谪官之进士充任者。明中后期由于河湖淤浅、围湖圩垦而鱼利减少等原因大量裁并,河泊官员也相应大量裁减。  相似文献   

14.
一、土官制度溯源 土官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朝廷为了更好地统治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少数民族的地区特点,逐渐形成的一套特殊统治制度。 所谓土官,就是对臣服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任以官职,通过他们对当地人民进行统治。土官区别于流官者,是官职世袭。其职称之前冠以“土”字。 《明史·土司传》对土官制度的渊源作了叙述:“西南诸蛮,有虞氏之苗,商之鬼方,西汉之夜郎,縻莫,邛、苲、僰、爨之属皆是也。自巴、夔以东及湖、湘岭桥,盘踞数千里,种类殊别。历代以来,自相君长。原其为王朝役使,自周武王时孟津大会,而庸、蜀、羌、  相似文献   

15.
冗官问题在历代封建王朝中以宋代最为突出。宋代近三百年间曾多次实行过裁减冗官即“省官”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宋代独特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冗滥的恩荫制度以及广泛的科举取士制度是造成官冗的内层原因,而裁减冗官问题本身所涉及的困难也是封建社会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广西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官官族内封建宗法形态的发生,是广西土司制度长期存在于广西壮族地区的有力动因。这种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有族长官位和财产宗法式的世袭继承制,官族内部的地方组织、衙门组织——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官族内部的祠堂、族规、家谱——族权的主要表现,官族内部土地占有和宗族共财制等四种。  相似文献   

17.
明代自洪武后期至成化年间,内官渐涉朝政。弘治一朝,怀恩、蒋琮等内官直接间接地干预朝政,但对政局的危害相对较弱。从弘治朝看明代内官干政,皇帝纵容及内外相制统治术的运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明代广西社会矛盾除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个主要矛盾以外,还有民族矛盾,土官与朝廷以及土官内部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互相联结,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激荡,使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格外复杂和,尖锐。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终明之世,从未间断。因此,要研究明代广西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必须分析研究造成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激化的各种因素。笔者认为,造成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很多,除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之外,还有土官与明朝廷及土官内部的矛盾。关于前者,笔者在《综论明代广西各族人民起义》中已作了大概的分析。本文着重研究明代广西土官与朝廷及土官内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与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明朝也实行对盐的国家专卖。盐政是封建国家财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榷盐收入做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通常主要是用于支付官俸、贴助军饷以及赈济灾荒等方面。而将椎盐收入专门用于采办官用马匹,即推行所谓的中盐马制度,却是一个特例,它仅仅只是在明朝从正统到嘉靖年间实行过一百多年,推行区域局限在以宁夏盐池为辐射中心的陕甘宁毗邻地区。 (一) 明代西北产盐地方分散,规模趋小,为官府控制的仅有灵州大小盐池、花马池(今宁夏  相似文献   

20.
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最有效、最悠久的政治制度之一,纳贡获中央认可、土人治理本土和家族世代世袭是土司制度的三大特征。土司制度萌芽于夏商周秦时期的羁縻政策;土司制度的前奏为汉魏隋唐大姓,土司制度的雏形是隋唐时期的羁縻州县制;宋代羁縻州县逐步衰落,土官制度基本形成;元代继承发展了宋代土官制度;明代土司制度达到鼎盛并开始改土归流;清代土司分为文土官和武土司,土司制度逐渐衰落;1958年土司制度彻底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