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蕴 《新闻实践》2009,(1):22-25
节日周而复始,年年要过,而新闻媒体面对的是一个年年"遭遇"的报道题材.偶尔出新并不难,难的是在新的一年的节日报道中,能够在历史与现实的节点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过"节"常过常新,度"日"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2.
听说,由日本书联倡议,日本出版业决定,从今年起,日本将把4月23日定为“书与花之日”,作为全日本出版界共同的节日。节日的名字很美,它将是怎么样的一个节日呢?引起了我很大兴趣。  相似文献   

3.
金毅 《新闻实践》2009,(1):33-37
只要细刨深挖,节日里不难发现大量具有特点的新闻资源,因此,节日出现"稿荒"不能怨天,只能从我们新闻人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要做到这一点,惟一的原则是,以一以贯之的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去面对每一个节日的每一篇报道. 前些日子做改革开放30年回顾报道,其中有个专题就是"节日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9月19日,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东方讲坛"市档案馆举办点特邀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化室主任、研究员蔡丰明作"城市记忆上海的故事"系列讲座之八——"岁岁重阳敬老情"专题讲座。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蔡丰明向与会听众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8日,是我国第13个记者节。每逢此时,新闻界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对广大记者而言,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不妨趁暇静思一些有关记者的"原点问题",并以此观照自身从而明晰"何所来、何所去"。在当下,这种"原点思考",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65年前的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饱受屈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的每个国庆,尤其是逢五逢十国庆,便成为纪念那个庄严时刻的集体节日。沪上第一次大规模国庆是怎样的场面?翻阅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沪上五周年国庆"的相关档案,人民的节日、大众狂欢的场景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节日。本文试对我国典型的传统性节日"春节"和非传统性节日"情人节"进行比较,在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对我国大众媒介在"节日传播"方面提几点建议,以期大众媒介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各类节日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1月8日,是我国第13个记者节。每逢此时,新闻界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对广大记者而言,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不妨趁暇静思一些有关记者的"原点问题",并以此观照自身从而明晰"何所来、何所去"。在当下,这种"原点思考",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嫦娥一号"——一颗翱翔在38万公里奔月"天路"上的"中国星",在2007年的金色秋天里,无疑是万里长空中耀眼的星辰。"嫦娥一号"10月24日从彝海凉山峡谷中腾飞,11月26日从月球轨道传回第一张照片。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解放军报》记者始终在追寻着"嫦娥"的翩翩身影,共采写出消息、见闻、通讯、评论、专访等新闻稿件近百篇,策划组织"探月专号"专版7个,还依托"中国军网"进行了网络直播访谈,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文记录了军报记者在这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中国内地掀起了"人造节日"风。"女生节"、"网络情人节"、"双十一"等人造节日应运而生。作为人造节日中最成功的"双十一",它已经走到了第七个年头。"双十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进入公众的视野的,所以对"双十一"的网络传播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人造节日传播与网络传播特性相联系,力求探究人造节日开展网络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为今后人造节日的网络传播更好地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伊人 《编辑学刊》2011,(5):43-45
今秋9月25日是鲁迅先生130周年诞辰,10月19日是先生逝世75年的忌日。届时纪念先生的文章想必会多一些的。我无意于作应时的唱赞之文,却也不时在脑海里萦绕着一个问题:鲁迅之为"用"的问题,确切地说,是鲁迅于其身后"被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昕 《新闻实践》2009,(1):26-29
节日年年有,本身不是新闻,只是一个时间要素、一个文化符号.而能被"捧得起"形成报道的节日,还应该具有时代价值,契合当前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3.
公元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天,她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光辉的节日.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档案日的由来,是缘于2007年11月,为庆祝2008年国际档案理事会(ICA)成立60周年,由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月定为国际档案日。这一天,作为世界档案界的盛大节日,为全世界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树立档案部门的形象。2013年,我国国家档案局决定把每年的6月9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伴随着2014"国际档案日"的到来,北京市第六届"档案馆日"活动也  相似文献   

15.
11月8日,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又来到了。作为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节日主角"记者"们往年或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度过。而今年与以往不同,这个节日他们过得更加充实了。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联合发起"走基层、  相似文献   

16.
5月1日的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分别以《"五一"小长假体验市民幸福感》《北京人享受幸福假日》为头版头条通栏标题,刊发了一组北京市民欢度"五一"的报道,生动具体、图文并茂,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组报道的精心策  相似文献   

17.
任何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符号,而节日文化则是各国民族文化中的代表性、标志性符号。中国也好,外国也罢,不同的节日都是其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情结和民族伦理的一个浓缩。中国的节日文化丰富而悠久,一个个传统节日首先是  相似文献   

18.
"客观主义"作为一个反面概念,在我国党报理论中存在了40年,它所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写作现象:不分主次、不分本质和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显示现实。1948年10月10日,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长篇报道。10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为此下达指示,指示批评说:"全篇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9.
盛大的节日2000年10月12日晚七时,“第二届新昌旅游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刚落成的体育中心隆重揭幕。可容纳万余观众的偌大会场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之中,呈现出一派节日里特有的欢乐气氛。环顾四周,人头攒动,笑声琅琅;从四邻八乡赶来赴会的男女老少们,人人穿着节日盛装,个个脸上笑逐颜开。  相似文献   

20.
正1月2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在平遥古城,2014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活动今日正式拉开大幕。2014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活动由山西省文明办主办,晋中市文明办、平遥县委、平遥县人民政府承办,以"走进古城穿越千年"为主题,共有"启动仪式、街区灯会、社火展演、年俗体验、戏曲表演、书画联展、影像采风"等组成内容,展示平遥独具特色的戏曲、社火、灯火等春节民俗民风和中国汉民族传统的年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