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更加准确地评价港口竞争力,把握港口在集装箱运输体系中的等级地位,利用改进的航线竞争力指数模型对中国沿海22个集装箱港口2005—2012年的航线竞争力指数进行测度.通过分析发现,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的航线竞争力指数持续上升,说明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的航线数量、航班密度以及通达性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已经形成特有的等级体系,第1等级为通达性高、各航线发展均衡的枢纽港,第2等级为通达性较高、各航线发展不均衡的支线港,第3等级为通达性低、国内航线发展较快的喂给港.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核算的集装箱码头差别定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科学地制定集装箱码头装卸价格标准,在大量港口码头营运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制定针对单船作业箱量的差别定价策略:在港口繁忙的月份,对作业箱量特别少的船多收费,以此鼓励船公司增加作业箱量,使码头从规模效应中受益。利用豪泰林模型和价格需求模型综合量化港口码头价格提升所导致的市场份额的损失。通过MATLAB平台求得最优差别定价点。以上海港某集装箱码头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繁忙月份可对单船作业箱量小于227 TEU的集装箱船提升装卸价格,码头可增收3 562. 5万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国集装箱港口在全球班轮运输网络中的重要性与地位,采用排名前30的班轮公司的航线数据,以全球992个港口为节点、港口间的联系为边,基于港口间联系紧密度对边进行加权,构建全球班轮运输加权网络。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别从港口节点的网络结构重要性、区位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3个方面,更加客观全面地衡量中国集装箱港口在全球班轮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程度。结果显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网络拓扑结构地位,上海港、香港港、宁波舟山港、天津港、深圳港、青岛港、大连港和广州港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条件,上海港、香港港、宁波舟山港和深圳港具有较大的经济重要性。研究表明,具有较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地位的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也会具有区位优势,且对全球范围内其他海运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港口集装箱流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集装箱流是集装箱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港口集装箱流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港口集装箱流的概念;分析了港口集装箱流管理的特点和分层分解框架;并对港口集装箱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探讨了今后的若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工艺下集装箱码头装卸资源分配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效率,在研究港口设备资源分配的基础上,运用Witness仿真优化工具,建立面向作业面新工艺下的模拟模型,给出新工艺下岸桥、龙门吊和集卡设备资源的合理分配比例.上海"外高桥五期"等集装箱码头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可以节约设备,对集装箱港口实际运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多重因素影响下集装箱港口的合理腹地范围,基于运输路径优化模型和配流模型对不同类型集装箱港口的腹地范围进行实例分析。研究表明:集装箱港口的地位、集疏运方式是影响腹地范围的重要因素。现代理念下的集装箱港口腹地划分已突破传统地理空间的约束,为多重因素交织竞争作用下的结果。集运输成本、运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增值服务于一体的货源集聚综合能力在集装箱港口腹地划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基于生态效益的港口主导货种选择问题,在传统决策指标"产业关联度""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考虑两个关键的生态指标"资源"和"环境"。用最大熵原理构建面向生态效益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定量分析选择港口的主导货种。通过中国厦门港的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集装箱和邮船是厦门港未来的主导货种(客源)。该算例说明本文的模型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收益最大化,采用估时作业成本法将码头装卸作业成本分摊到客户对象(船公司)上,为后续研究收益最大化提供精确成本分摊信息.基于船公司成本分摊情况,构建带有惩罚费率的折扣机制,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折扣价、惩罚费率、折扣点进行精确求解.以上海港某码头为例,通过求解模型得到:2015年10月的最佳折扣点为11 956 TEU,折扣价为413元/TEU,惩罚费率48元/TEU,码头在该项业务上收益增加180 771元.算例表明,该折扣机制有助于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实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由多个集装箱码头组成的集装箱港口的效率,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法对我国珠三角6个集装箱码头进行分析,并考虑码头类型和码头经营人性质2个外生变量对港口效率的影响.得出结论:(1)枢纽型集装箱码头效率高于非枢纽集装箱码头;(2)不能确定外资(控股)经营人能够比国有(控股)经营人获得更高的效率和产出,但是外资经营人已经在国内外的港口经营上取得了卓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以往文献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差距大的现象,提出用因果模型预测与动态补偿相结合的动态预测方法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并将此方法用于对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提供了一条较为可靠且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