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与“学”是双边活动,只有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身心潜能,才能收到丰硕的教学成果。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应该是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会自学,踊跃发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营造出良好的生物课堂教学状态,笔者认为应从下列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营造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卫琴 《教育艺术》2004,(10):50-51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才会收到丰硕的教学成果。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应该是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会自学,踊跃发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怎样营造出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状态呢?笔者在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实验研究》的实验活动中认识到,  相似文献   

3.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实施教学,提高有效性教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考验教师授课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它关系到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他看来,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堂气氛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情感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消极、悲观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对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兴趣,无心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被动地学习,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实践,就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教学中 ,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不仅能打破时空限制 ,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 ,加大课堂容量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以“我要学”的良好心理状态投入教学活动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巧设“疑”、“奇”、“争”、“乐”、“情”、“用”六趣 ,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 ,导之以“疑”趣。导入新课时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旧知 ,提出问题 ,揭示课题 ,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比如利用多媒体课…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参与过程,抓住实质,掌握并运用过程运作的基本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才能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适时运用“启发”方式进行教学,努力营造“愤悱状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孟东 《考试周刊》2013,(72):26-26
新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主导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教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的教研也一定是基于学生的。而小学生需要老师不断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观念,快乐教学充分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气氛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实施陕乐教学重点在课堂上,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人际关系和互相作用与其教学方法,也就是老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  相似文献   

9.
上好语文课,导入设计至关重要,语文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在课堂教学这个艺术舞台上,教师找准切入点,适时而引,因时而动,见缝插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良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课堂导人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综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五设计”的策略.1 设计“情境”,营造产生良好思维的氛围众所周知,植物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才能生长,人的思维活动也一样,随着环境、气氛的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都离不开教师对每一堂课的组织和管理.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的课堂组织会营造出一个宽松、积极而又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语言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范英 《宁夏教育》2007,(4):53-5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入新课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姚玉香 《师道》2011,(7):64-65
心理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掌握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的教学实践表明,历史课堂教学善于灵活运用“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4.
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一节课的序幕,两节课的桥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又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新课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从目前课堂导入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出发,重点从课堂导入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三方面来探讨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课堂教学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当前的教育理念是不但注重教学结果,还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本文从教师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上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教学情境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融合多种情境因素而形成的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场域的特殊作用,营造出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教学与恰当的导入新课是分不开的。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导入新课能够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双边活动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恰当的导入新课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本身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营造课堂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淑清 《学子》2012,(4):42-43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者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职高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课堂教学完整的教学系统。而教学的成功与否,又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调节,才能使各因素之间形成最佳组合,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随机应变,临“危”不乱 教师应是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者。一个机智的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根据课堂上捕捉到的学生情绪的微妙变化来观察其思维状态。当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时,他们虽然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