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要鼓励放胆表达。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提倡“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有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表达训练,要强调顺乎儿童天性,遵循表达训练规律。尤其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把这种作文概括为“舒畅作文”。必须注意,让学生自由作文,这里强调的是心态、心理,决非放任自流。学生习作属于教育教学范畴,必须  相似文献   

3.
<正>鼓励学生放开胆量写作,即写放胆文"。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脉题材,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语文写作内容从看图写话转变为习作,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习作产生了畏难心理。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认为,随文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它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随时发现素材并及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文静 《教育现代化》2006,(10):121-122
习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以来,多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不会选材,不知道写什么;不善表达,不知道怎么写;不愿评改,不知道如何改,选材、表达、评改成了学生习作道路上的三道障碍。这时,教师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呈现丰富、形象的素材,根据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言之有物;利用媒体促进思维,让学生言之有文;训练学生自主评改,让学生言之有理,就能有效地突破习作教学“三关”。  相似文献   

6.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要求是将人物特点写清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体验、思维导图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通过对比阅读、评价让学生知道"怎么写",通过微课、评价让学生掌握"怎么评"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成为习作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掌握了习作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生习作指导中,习作写什么,怎么写,要从学生的感受出发,遵循学生的语言系统。作者认为,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我,就应遵循学生优先的原则,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先放后收———在指导过程中锻炼创造思维初中学生作文内容雷同、形式雷同、语言雷同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作文指导中的失误。有些教师在布置文题后,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甚至里面的具体的话怎么写)都讲得一清二楚。这样指导出的作文怎么能不出现大量的雷同?正确的方法是“先放后收”,“写放胆文”,就是先让学生放胆去想,大胆去说。教师在学生想了、说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去指导,避免作文出现雷同。这样做符合启发式原则,它是在学生“愤”“悱”之时给予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也就在这个时候产生。在学生“…  相似文献   

9.
如何指导学生习作?新课标这样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思想在呼唤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学生的习作,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没材料可写,二是有话写不出。笔认为,对小学生而言,与其让他们硬作什么刻意章,还不如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由着性子“怎么想就怎么写”,乃至胡写、疯写。可喜的是《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习作应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侧重于"空中楼阁"、"七零八落"式的理论指导,这种苍白无力的指导,对学生习作无多大益处。与其过多强调"怎么写",不如在"写什么"上下功夫,让学生发现习作规律,获得习作的能力,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一、以例文激活"写什么"1.激励习作情感文章应为情而发,让学生"有话要说"、"有情想表"非常重要。如习作《20年后回故乡》,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自信心不足,担心不好写。我就从几个方面引导,先从《桂花雨》例文入手,让学生想象故乡  相似文献   

12.
一、减少束缚,让学生放开说 作文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跳出教师预设的"框框",放手让学生在习作前"说一说".比如,我布置学生写"植树"的作文,先安排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讲清种树的要求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说"的活动,要求学生说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了什么树、怎么种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学生争强好胜,发言特别踊跃.这时候要学生以"植树"为题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由此看出,在习作前组织一些"说"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语文写作内容从看图写话转变为习作,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习作产生了畏难心理。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认为,随文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它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随时发现素材并及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习作水平。一、激情渲染,激发练笔兴趣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对小练笔  相似文献   

14.
一、减少束缚,让学生放开说作文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跳出教师预设的“框框”,放手让学生在习作前“说一说”。比如,我布置学生写“植树”的作文,先安排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讲清种树的要求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说”的活动,要求学生说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了什么树、怎么种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学生争强好胜,发言特别踊跃。这时候要学生以“植树”为题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由此看出,在习作前组织一些“说”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二、诱发…  相似文献   

15.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习作应树立鲜明的读者意识,即要有明确的表达对象,将言语表达看成是与具体对象进行的书面沟通。因此,教师的习作指导既要关注写什么、怎么写的等问题,又要关注为什么写、写给谁的等问题,让学...  相似文献   

16.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干篇一律,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丽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指出:5-6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从阶段要求可以看出:习作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要让学生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使"要我写"的习作教学演变成"我要写"和"能写好"的其乐融融活动。要让学生乐写好写,离不开一些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本文从几方面浅淡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识到,习作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使习作成为学生的需要。一、让“说”成为习作的前奏学生习作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无话可说三言两语,不具体、不生动,其原因,说的太少“说”是写的前提,有所思,才会有所表达,平时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地、轻松地、无所顾及地说激发说话的热情,教师要创设条件,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倡导自由表达,经常提供一定的时间与场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容不受他人命题或其他任何条件的…  相似文献   

19.
吴纯 《海南教育》2008,(5):23-23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干篇一律,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丽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作文,学生望而却步,教师绞尽脑汁。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立意到布局行文,费尽唇舌,但学生作文依然是空话连篇,空洞无物,让人失望。看到那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此中怎么也寻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原因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了学生个性,忽视了习作教学中对学生个性表达的尊重。因此,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多措并举,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