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儿子今年9岁,活泼开朗,非常可爱,一日饭后,我与儿子闲谈,让儿子说说父母的优缺点。儿子犹豫了一下,说:"妈妈,我说实话你可别骂我。"我答应了。没想到孩子尽说父母的缺点,诸如:爸爸妈妈打骂过他,不让他玩,做什么事都批评他,教育方法偏激,不  相似文献   

2.
问: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近期学习成绩急剧下滑。直到有一天,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里,我才知孩子这些日子经常不上学校。他每天按时背着书包上学,按时放学回家,谁会想到他在逃学呢?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不肯说是怎么回事。请问,我该拿他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儿子的数学老师打来电话,说儿子又错了两道题,而且上课总走神。中午接到他语文老师的电话,内容和这类似。我心急如焚,但我也知道,打和骂都无济于事,因为这不全是他的错。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迷上了电脑游戏。每个星期天,他都死缠着我,要求玩游戏。虽然他每次都要求玩半个小时,但我怕他眼睛受不了,只允许他玩20分钟。儿子极不自觉,眼睛盯着表,分秒必争,开机、关机、打开游戏的时间都要除去,而每次到了规定关机的时间都装聋作哑,直到我气冲冲地提醒:“喂!注意看表!”儿子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游戏。更可恨的是,每逢他自己一个人在家,总要吃一次“游戏大餐”,玩得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我是道理也讲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效果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位母亲这样向我述说关于他儿子的情况:“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从学习上看,儿子还算不错,每次考试基本能够保持中上水平。但是,他个子小、胆子也小,性格很内向,为人太老实。假如在学校里被误解、受委屈了,他不会主动去为自己辩解;假如有人打他骂他,他总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一次,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同学欺负了他,刚好遇上老师过来,欺负他的大孩子‘恶人先告状’,说是我儿子先骂了他。我儿子居然不敢在老师面前说明真相。放学回家的路上,常有同学会捉弄他,欺负他,甚至打他,他从来不敢还手。还有一次,儿子在回家路上被大同学打…  相似文献   

6.
儿子还没出世,就常在他妈妈肚子里“施展拳脚”。那时我就断言,将来他一定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不出所料,儿子果然从小就好动爱玩,球鞋一个月能穿破鞋底,厚厚的牛仔裤一个星期能磨出两个大洞。上学后,儿子又成了班级里有名的“皮大王”。每次我到学校去,老师都要向我“告状”,如上课讲话啦,和同学打架啦,听课时做小动作啦,等等,说得我见了老师头都抬不起来。对这样顽皮的儿子,我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但是他仍旧我行我素,我简直不知该拿他怎么办才好!点评所谓的“顽皮”,实质上包含了多种形成原因。或者是养成了不良习惯;或者是贪玩耍,缺乏应有…  相似文献   

7.
我儿子今年12周岁,上网已经成瘾,经常是一放学就跑到网吧上网打游戏,没有钱就签单,半年时间竟欠下上网费3500元.当网吧老板拿着一叠欠条要我为儿子支付这笔钱时,我才知道儿子半年来的所作所为.当时,我气坏了,打了儿子一顿,还把网吧老板骂了回去.骂他的原因是我知道他让我儿子进网吧是违法的.既然网吧老板随意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我就可以不支付这笔昂贵的上网费用.请问,我这样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儿子今年12周岁,玩网络游戏已经成瘾,经常是一放学就跑到网吧打游戏。零花钱花完了,他就给网吧老板打欠条,半年时间竟欠下上网费3500元。当网吧老板拿着一叠欠条要我为儿子付账时,我才知道儿子半年来的所作所为。当时,我气坏了,打了儿子一顿,还把网吧老板骂了回去(骂网吧老板是因为我知道他让我儿子进网吧是违法的)。请问,既然网吧老板随意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我是否可以拒付这笔昂贵的上网费?读者阮姿茵阮姿茵同志:你确实可以拒付这笔昂贵的上网费。首先,你儿子才12周岁,网吧老板应当能够看出他是未成年人。既然知道他…  相似文献   

9.
儿子3岁就上幼儿园了,不久后的一天,他回家问我:"为什么我们男孩子是站着尿尿,而女孩子是蹲着的?我们班有个男孩子今天趴在地上去看女孩子尿尿被老师骂了!"我的儿子是比较迟钝的,一定是老师当众骂那个小朋友,引起了他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伊拉克打起来的第三天,我4岁的儿子和刘一恒在幼儿园也打了起来。不过战火没有蔓延,在这一点上幼儿园老师比联合国的安南强多了,很快将二人拿下,并照会了双方家长。回来的路上,我决定进行一次亲子对话以展开我的教育大计。于是,我耐着性子去盘问他们战事的起因。儿子委屈地说:“他先打我的!”我知道教育孩子不能袒护:“那他为什么打你呢?”声音温和得连我自己都觉得肉麻。儿子自豪地回答:“那当然是我先骂他了!”我感到我的血压在慢慢升高,但仍皮笑肉不笑地细声细语地引导他:“你为什么要骂小朋友呢?”儿子站住,愤愤地答道:“刘一恒要…  相似文献   

11.
儿子和小朋友们出去玩,回来后很不高兴。原来他和一个小朋友发生口角,那个小朋友骂了他。看到儿子难受的样子,我告诉儿子: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嘴巴,如果别人一骂我们,我们就难受,那我们不就被别人控制了吗?重要的是就算别人不喜欢你,我们还是爱你。  相似文献   

12.
一天,香港的一位母亲突然发现儿子的校服口袋里有一包烟,在她严厉的责问下,儿子说那是同学要他代为收藏的。第二天,母亲来到儿子学校与他的班主任见面,结果真相大白。知道儿子已染上了吸烟的习惯后,她边哭边骂的跟着儿子后面回了家。第一天是骂,第二天是劝,母亲又声泪惧下地说,自己没时间好好看管儿子,是自己的错,希望儿子能“回心转意“,戒掉吸烟的陋习,好好读书学习。可惜做儿子的什么也没有听进去。第二天,她要那吸烟的父亲去劝劝孩子。欠缺劝说能力的父亲从房里出来只能说一句:“你要吸我也也没办法,不要吸那么多吧!”其实,这孩子已多次…  相似文献   

13.
老爷爷之死     
我的邻居是一位老爷爷,膝下有四个儿子。听说他妻子很早就去世了,老爷爷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四个儿子抚养成人了。儿子们长大了,老爷爷也老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做生意发了点小财,老爷爷以为可以享福了。没想到,两个儿子过上幸福生活后不理睬这个糟老头了,还经常骂他。他对另外两个儿子说:"你们可不能像他们一样啊。"两个儿子点点头。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一母亲来信说:儿子二年级,他在学习上有许多毛病,直接影响到了成绩。尤其是粗心的毛病,明明书上写的是“51”,到他那里就成“15”了,拼音字母“b”“d”也经常看错,平时做作业不是忘了写答案就是抄错题。因为他的这个毛病,我跟他的爸爸操碎了心。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不知道讲过几回,可他就是改不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出了错。  相似文献   

15.
“打是疼,骂是爱”,自从我为人母以来,一直奉行着这条不成文的规则,有时在孩子的教育上也的确起到过立竿见影的作用。然而“打出的疼,骂出的爱”并非会得到回报,在这一方面我有着深刻的教训。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教育儿子的重担就落在我这个做母亲的身上。为了担负起双重责任,我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毫不留情,有时打、骂并行。我想,只有这样我才能管住儿子,才会有绝对的权威。一次,儿子为穿衣服和我闹别扭,我说:“妈妈怕你冷,爱你,才让你多穿一件衣服。”可儿子听不进去,于是我对他  相似文献   

16.
杨铁花 《班主任》2010,(9):26-26
那天,我正在给学生批改作业,小旭妈妈匆匆来办公室找我。她一张口便叹息道:“杨老师,您说我这儿子是该骂还是该夸?昨天下午我下班回家,他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泡在盆里的脏衣服也洗了:可一看他的作业,一点都没有做。”  相似文献   

17.
孩子“呸”了一声一天下午,我正穿鞋,两周岁还不到的儿子小宇突然对我“呸”了一声。我很吃惊,连忙问小宇:“谁教你骂人的?”小宇说:“奶奶骂的。”在一旁的奶奶连忙说:“我只骂过他一次,就让他学会了,真不得了。”我马上把小宇拉到一旁:“骂人是不好的行为。奶奶骂人也不对。小宇以后也不要骂人,要做个好孩子!好不好?”小宇点点头:“好的。”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听小宇骂过谁。其实,这是小宇大量模仿行为的一例。模仿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只是他们年龄太小,  相似文献   

18.
海陵 《陕西教育》2005,(3):52-53
儿子在城里读到初二的时候,突然厌学了,说啥也不肯再到学校读书。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居然振振有词的说要去做生意,因为他相信自己做生意能够挣大钱,读书对他来说却是件难以摆脱的苦差事。而他的学习成绩更是令我感到难堪,全班40多名学生,他最好时也在30名开外。妻子一听儿子不肯读书了,急得又是骂又是打的,可是效果不明显。长年累月养尊处优的儿子固执己见,压根儿就不把妈妈的话放在眼里,事实证明我们十几年来对儿子的教育失败了,儿子同时也伤透了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19.
我的儿子非常喜欢画画,但是不专心,不持久,心血来潮时,在墙上、地上、沙发上留下他的“作品”, 这些“作品”上去容易,下去难。为这事又不好骂他,可是也不能太由着孩子。因此有一段时间,我没收了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家长,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在儿子犯错之后承担起“善后”的责任,孩子弄坏了班里的投影仪,我又是赔钱又是跟班主任道歉;孩子打了同学,我忙给对方家长打电话,说尽好话争取对方的谅解.每次处理完事情,我也会惩罚儿子,或是骂他一顿,或是勒令他写检讨,有时候还会罚他不准看电视、上网.在我看来,这些方法能让孩子“长记性”,进而减少犯错的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