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教学时 ,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做 ,而且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特别是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求出来的往往不是最小的。我也听了一些教师上这个内容的课 ,改了不少有关这个内容的试卷 ,确实出现的问题不少。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 ,用“取”“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则 ,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用“取”的思路理解法则首先要使学生懂得“一个数的倍数的质因数一定包含这个数的全部质…  相似文献   

2.
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难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必须包含两个致所有的质因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包含两个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算理.我们可以采用“提早孕伏、重点突破”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3.
[题目]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0,最小公倍数是360,其中一个数是180,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一般解法]从质因数的角度去考虑。因为最大公约数是60的两个数都包含60的所有质因数,而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60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所以只要把60、180和360分解质因数,在360的质因数中找到60的所有质因数和180所有质因  相似文献   

4.
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教学这一节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较快地判别一些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教给学生分解质因数的办法。 一、质数和合数 1.质数和合数概念 质数和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所以,可通过对某些数的全部约数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类,使学生形成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如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右图中各数的约数的个数,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要想使学生巩固新学知识,就必须反复强化。反复强化固然可行,但若外界刺激过分单调,大脑皮层就会进入抑制状态而自动停止工作。这就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宜在数学课的巩固练习中,采取有趣的练习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第八册数学“数的整除”一单元中的“求最小公倍数”一节时,在学生明确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方法,并学会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之后,除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之外,着重说明求三个效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不同点:即在用短除法的形式取公有的质因数时,除了要取出三个数公有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小 公倍数”时,当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包含这个数所有的质因数”之后,教师没有按常规教学,而是展开了下面一系列教学。  相似文献   

7.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如教材中用短除竖式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除了取出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做除数外,还要取出其中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做除数,而把另一个没有分解的数移下来,直到所得的三个数两两互质为止.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点学生是比较难理解的,做题时就容易出错.不少学生甚至多年以后说起这一方法仍迷惑不解,仍停留在死记方法的阶段,难以做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题目]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270。求这两个数。[一般解法]根据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应包含这两个数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可得:这两个数都有质因数2和3。再根据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应等于这两个  相似文献   

9.
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和通分的基础。教学分解质因数,要先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较快地判别一些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质数和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类的。所以,教学时可通过对某些数的全部约数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类,使学生形成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系统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包含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能被2、5、3整除的数”、“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5个知识小节。整除、约数、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十几个概念是构成本单元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用下图反映出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及本单元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老师,严×偷懒,他没按老师的要求去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严×的身上。 他的方法确与别的学生不同。沉思一下后,我展示了学生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式子: “严×,请你把自己是怎  相似文献   

12.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上有两个难点。第一是计算过程复杂,要先用这三个数的公约数去除;再用其中两个数的公约数去除,把另一个数移下来,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例如求12、16、18的最小公倍数,可从观察质因数入手,学生较易接受。①先用列举法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并把它分解质因数。144=2×2×3×2×2×3 ②把12、16、18分别分解质因数。12=2×2 ×3 16=2×2×2×2 18=2 ×3×3 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144的全部质因数为2、2、3、2、2、3与三个数的质因数相比较,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直觉     
在教学中,尤其是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有的学生会凭借直觉突如其来地冒出某些离奇古怪的看法,如果老师不是妄下结论,而是善于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直觉,去粗取精,往往可以开辟出一片令人豁然开朗的新天地。例如,在教学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当同学们总结出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后,我准备让学生做练习时,突然,一位学生说:“老师,我有一个想法可以说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我通过观察短除式后,觉得用其中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独有的质因数也可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说完大胆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用红粉笔补充了…  相似文献   

14.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较为容易。都是先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就是把所有除数连乘;求最小公倍数要把所有的除数及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而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常混淆不清,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求最大公约数:①通常是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作除数。②必须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如:求12、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先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数2去除; 再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要学习因式分解,怎样才能学好因式分解,让我们与已学过的分解质因数进行类比,从而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一、“类:比”学概念 1.“通分”与“约分”就要用到“分解”. 分数运算中,在通分或约分时,要找几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约数就要先分解质因数.同样,在分式运算中,要通分  相似文献   

16.
在与数的整除相关的知识中,每个知识点都有它的实际价值。我们要在辨析、应用中理解并掌握它们。如约分要应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要应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那么,分解质因数有它的实用价值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第八册52页指出:“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事实上,分解质因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分数的约分等,都涉及到先用那个数去除的问题。鉴于小学只教学数2、3、5的整除特征,因此在这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强调由最小质数开始,依次用从小到大的质数去试商,以使学生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数的整除”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根据大纲要求,我们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记忆。本单元要求学生记住整数、约数、倍数的描述性定义;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100以内的25个质数。 2.理解。本单元要理解的内容有自然数、整数、约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奇数、偶数与自然数的关系;“1”、质数、合数与自然数的关系;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浅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数的整除包括约数和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质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五小节。其知识结构是: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理解数的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2)理解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熟练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相似文献   

20.
分解质因数的教学目标有二:(1)知道几个数可以组合成一个数,一个数也可分解成几个数;(2)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学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教学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