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抠门儿”,《汉语大词典》释为“方言,吝啬”,《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方)吝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为“【济南】吝啬”。“抠门儿”为什么会有“吝啬”的意思呢?这要从“抠门儿”的“门儿”谈起。  相似文献   

2.
王庭宏老师就拙作《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提出了异议,王老师认为“空穴来风”“美轮美奂”两词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并援引《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吕叔湘主编)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为证。这两部词典正如王老师所说,对这两个词作了新的解释。在这里笔者首先要说明的是,对这两个词语的不同解释并非完全如王老师说的那样属于“新旧版词典”之间的差异,而是不同词典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秦世新 《学语文》2012,(3):62-64
近年来,汉语词书可谓琳琅满目,空前繁荣。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关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郭良夫先生主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是由李行健等主编的一部中型语文词典。它以“鲜明的规范性”为特色,宗旨是推广国家有关部门已有的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规范》的释义大都准确严密、精当妥帖,可以说是词典编纂的楷模.但词典释义毕竟是一个浩大的繁杂工程.所以难免会有自璧微瑕之处。以下就考查军事词条过程中遇到的有待商榷的释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常用的汉语词典都把“当下”一词确定为副词,其语义及用法也一目了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当下”意为“就在那个时刻:立刻”。例如:“我一听这话,当下就愣住了。”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版)中,“当下”表示“就在当时”。例如:“主任当下作出了决定。”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专 《学语文》2023,(5):88-90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和普通话的普及,功不可没。但白璧微瑕,文章从“鬼斧神工”释义不精准“、休养生息”义项不全“、楬橥”词目失收等几个方面,例谈词典中值得商榷之处,以供词典使用者使用时、词典编写者修订时参酌。  相似文献   

8.
由李行健先生主编,全国百余名专家参编,经11年精心制作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下简称《规范词典》)摆上了案头。刚一翻阅,顿觉一股翔实厚重、朴质清新的文风幽香扑鼻,沁人心脾。这部中型语文工具书,从理论到实践紧紧围绕“规范”二字做文章,规范理念新,思路精,方法灵(活)。其编纂实践已“为辞书编纂趟出了一条路”(见许嘉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序》)——一条以辞书特有方式全方位规范现代汉语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 本文选取了影响较大的《观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概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缩印本以下简称《规范词典》),《新华字典》(以下简称德动)三部辞书,从中搜集了大量花名进行花名释义的比较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花名词条为基础,概代汉语规范词典》和撕华字典》在此基础上与之相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N.Webesterf韦伯斯特)的故乡过完猴年春节,使匆匆飞回来.一下飞机便拜读了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词典》)。 就其精神看,这本词典跟N.Webester的《韦氏三版》(全称《韦氏第三版新罔际词典》)不同,倒很像《韦氏二版》,更像S.Johnson(约翰逊)的《英语词典》。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现代汉语介词”Access数据库,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介词的收词和释义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词典的修订或再版提供参考,并为介词研究探索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谢政伟 《学语文》2009,(2):48-48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可谓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如果要评选今年的网络流行语,相信“囧”(音Jiong)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颇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没有收录“囧”字,表明这个词很生僻,在现代生活中罕见使用。网络世界之外的大多数人对于“囧”还是相当陌生。既不知它的读音,也不懂它的意义。不过稍微接触网络的人就不难发现,“囧”在如今的网络媒体中已被频繁使用,许多网民对“囧”的读音及意义似乎了然于胸。张口闭口都是“囧”。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互相”与“相互”,各类工具书的释义并不统一。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互相”释义为: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相互”释义为:两相对待的(未注明词性)。②《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互相”释义为: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相互”释义为:区别词,两相对待的(未收入作副词解释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人品”的原有词义非常简单。《辞海》(1999年版)对“人品”的解释只有一个义项:人的品质,品格。《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将其释作:1.人的品质:~高尚;2.(口)人的仪表:~出众。后者虽然多出了一个义项。但第二个义项并不常用.现代汉语口语中也很少用,多见于古白话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比较《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好”字释义的异同,通过分析两部词典中“好”字义项收录、义项分合、词性标注以及所收词条等,指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释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释义理论、语义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素玲 《现代语文》2009,(10):21-22
《荀子》中的虚词“夫”可作助词、代词、语气词,还有部分词组。本文对它们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探求虚词“夫”在《荀子》中的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陈石林 《湖南教育》2006,(12):33-34
针对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实际,湖南省高考语文的决策者们,2006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斯”的率较高,共计95次。本文拟对《诗经》中“斯”作虚词的用法进行穷尽式分析,认为《诗经》中“斯”作虚词有50例,可分为副词、连词、助词三类。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典》对量词“位”的解释是:“用于人(含敬意):诸位、各位。”《辞海》的注释为:“称人的敬词,如:三位来宾。”但在语言运用中存在与《现代汉语词典》等注解不同的用法,提出来,以就教各位先生。  相似文献   

20.
罗业永 《考试周刊》2009,(37):37-38
本文的现代汉语副词词条以俞士汶等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以下简称《详解》)为参照系,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下简称《词典》),利用北京大学汉语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近千万字的语料,对《详解》中的副词进行一一验证.针对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及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