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本文所谓的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出乎人们预料,又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突然发生的变故。由于它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都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从新闻工作的角度来说,如何看待这类突发性事件,又如何报道这类突发性事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资产阶级新闻学有着原则性的区别。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有资产阶级新闻学著作,记者职业团体都强调这一点。所有资产阶级新闻媒介都宣布自己的新闻是真实的。他们说,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新闻媒介才能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斯博士1908年制订了最早的《记者守则》,其中第四条规定,“记者只应写他所深信为真实的东西。” 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著的《当代新闻学》说,“报道的事件要毫无疑点,并有直接见证。” 日本新闻协会于1946年成立后不久制定的《新闻伦理纲领》规定,“报道新闻的基本守则,是对于  相似文献   

4.
继《华盛顿邮报》贾妮·库克制造假报道,被撤销普利策奖金之后,美国新闻界又发生了两起新闻骗局,其中之一就是所谓蟑螂药丸事件。事情是这样的:纽约电视艺术学院的新闻学教授史卡格斯,为了证明记者和编辑易于上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头一年,国际国内突发性新闻事件不断。国内方面,先后发生了“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事件、石家庄特大爆炸案、中美撞机事件。全国系列烟花、煤矿爆炸事件、南丹矿井透水事故等;国际方面,印度特大地震造成2万余人死亡、美国潜艇撞沉日本渔船。尼泊尔王室血案、美国“9·11”事件、美英对阿富汗动武、巴以冲突急剧升温、印尼政局动荡、俄客机远东失事等重大突发性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2年第4期“9·11”事件极大地震撼了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巨大的震撼和影响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形成的。“9·11”事件的相关消息迅即传遍世界各个角落,直接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在许多问题上的态度,这一过程充分反映出当代社会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特点。在国际国内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的情况下,认真剖析“9·11”事件的新闻传播,对于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特点规律是有益的。一、突发事件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强,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9·11”事件事发突然,谁都难以料想。…  相似文献   

7.
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新闻是自由的吗?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以及围绕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就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美国之音电台台长为新闻自由被撤职“9·11”事件之后,正当美国人愤怒不已的时候,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说,塔利班不会交出本·拉登,还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自己种下的苦果,美国应该停止不断扩张其帝国的行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到了美国,美国之音决定播出,这时,美国官方立即出面制止。美国国务院9月24日表示:政府禁止“美国之音”播放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讲话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赵斯江 《军事记者》2002,(11):54-55
美国新闻学者亨利·鲁斯曾把求新与求深的报道称之为“快新闻”和“慢新闻”。顾名思义,所谓“快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快捷的报道出去,而“慢新闻”则是对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从中预测它的发展趋势,搞好追踪和深度报道。我们在报道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慢新闻”这类素材,充分利用好新闻资源,选择宣传时机十分重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我抓“慢新闻”的体会是,没到收获的季节千万莫忙着扬镰收割。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找到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也就找到了阿拉善。驻守在这“生命禁区”的一代代边防军人,为了祖国和人…  相似文献   

9.
沂揖陈王王维达濒瑛马陆杨 第一期面向实际,反映实际,指导实际为培养新闻人才贡献力量笔谈打好基础着眼点在哪里按照新闻工作的规律培养学生一点希望从招聘编辑记者谈起论新闻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谈采访之道新闻采访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新闻学讲座·一个被“遗漏”了的列宁思想 —列宁如何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原则一张报纸是怎样诞生的传学浅谈什么是新闻陈名记者范长江是怎样采访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徐中伟·新闻写作·新闻体裁杂议新闻评介.从“真”新闻说起原稿的题目就是《人》 —从高尔基的人物特写《列宁》说起西方新闻写作中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的存在意义 ,在于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和利益服务。因此 ,其最有价值的产品是新闻与言论。最理想的应该是 :新闻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 ;而言论则是反映具有各种偏见或利益集团的人对新闻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评论。但是 ,事实上 ,新闻本身往往是不客观的。美国著名记者、舆论学大师李普曼说过 ,新闻是“人们通过媒体获得的信息 ,在头脑里形成的画面 ,这种画面由于受众的偏见、不关注和无知 ,往往是扭曲的、不完整的”。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新闻学教授汤玛斯·伯纳说 :“新闻是一种建构 ,是记者笔下写出来的文字 ,是编辑…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价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前几年出版的一本《新闻学小辞典》里,新闻价值是被当作“资产阶级新闻学术语”而列入另册的。的确,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是资产阶级新闻学首先提出来的,但是,由于它比较简明地概括了新闻报道必须进行选择,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一普遍规律,因此无产阶级新闻学也应当重视对新闻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6,(6)
新闻精品应具备的特性文/北京·刘保全在■文/北京·刘保全具备的特性·新闻精品应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不少新闻单位把“多出精品”列入了全年的工作计划,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然而,何谓新闻精品?目前的几本新闻学辞典均无铨释。笔者认为,它应具备七个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任珊珊 《视听界》2002,(6):14-17
在西方新闻界看来,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几乎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新闻价值的要素,即“时间的接近性、距离的接近性、异常性、著名性、进展性以及情操性”。①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②按照我国学者对新闻价值的定义③,灾难新闻在新鲜性、重要性、反常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包括人情味)上同样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家威廉·梅茨讲:“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西方报纸、通讯社的领导都强调,一个记者在写一条新闻前,设计20条导语并不算多。为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站住脚,许多西方新闻同行们在采写新闻时,也确实用心地追  相似文献   

15.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江总书记在年初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项任务之一。 从理论上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观点,应该说是对旧新闻学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旧新闻学受资产阶级虚伪性的影响,迂腐地告诉人们:“狗咬人,狗咬狗”之类的现象,属于正常发生的现象,不算新闻,而“人咬狗”这类不正常的现象,才算是新闻。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刚刚发生的、稀奇古怪的、  相似文献   

16.
正突发性新闻事件,是指突如其来的新闻事件。像"9·11"事件、"非典"、雅安地震等等,它们的发生是人们无法预料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变动,一经出现,这些新闻事件立刻就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它发生得很突然,人们不得而知它何时出现;它无法预测,人们不知它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更无法把握它的进程。于是,这些事件出现后就会吸引广大媒体的注意,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大媒体对这类新闻事件"狂轰滥炸"般的采访报道。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一线的记者,笔者在采访报道时经历过很多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初遇此类的新闻事件时会茫  相似文献   

17.
序言两篇     
谈谈我国的传播学研究80年代中期新闻学界有过种种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的设想和尝试。进入90年代,这个设想和尝试变成了现实,出现了多部以“新闻传播”为主概念的论著,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传统的新闻学,主要是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揭示一些新闻工作的特点,并且主要是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新闻学又被称作“报学”。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趋势,新闻学必须侧重于新闻受众的研究,传播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以效果研究为中心的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开始渗入新闻学。在我国,关于新…  相似文献   

18.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论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学观念体系中,真实性居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所有其他新闻学观念的基石。新闻真实性的下位观念是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等。这些观念既保证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实现,又体现上位的真实性观念的某些内容,即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观念。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克·富勒明确指出:“客观这个概念就像其他概念一样,可以用做研究被记者用来描述真实性原则的含义和局限性的一个极好的起点。”①在我国新闻界,虽然人们也都坚持真实性原则,但很多人并不认同真实性原则的下位观念。由于理念的缺失,新闻失实在所难免。客观性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19.
第四节 报道失实 恪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第三世界国家,无论是资产阶级新闻事业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制定记者行为规范或阐述新闻道德准则时,都无一例外地把新闻真实性放在最突出、最基本、最首要的地位而视之为新闻工作者的第一信条。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思想是这样,资产阶级的新闻道德学说也概莫能外。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就曾把“准确!准确!准确!”规定为新闻工作至高无上的准则;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杰克·海敦再三告诫有志于从事记者职业的人:“要记住:在新闻工作中千万不要想当然!”“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应该尽可能查证所有消息的内容,不能任意歪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宜”(转引自《新闻学概论》第165页)。  相似文献   

20.
近读美国新闻界屡次获奖的当代记者伦·雷·梯尔和朗·泰勒先生两人合作撰写的《新闻从业要诀》(Into The Newsroom)一书,颇有所感。与人们熟知的一些新闻学书籍相比,此书笔调回异。作者行文轻快流畅,不拘程式;论述较为中肯。书中不仅系统讲授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实用业务技巧,而且介绍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处世经验。许多精采的议论,确实发他人所未发,道众人所未道。阅读此书,就象是和作者贴身相随,共同在报社与编辑们左右周旋,一道奔波在美国对各界广泛采访。读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