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气候知识是教育都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复习中的难点内容。气候知识包括十三种气候类型的名称、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以及气候的变化和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等。其中,气候类型的判断又是高考复习中疑难问题较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学校组织气候的概念缘于美国心理学家勒温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组织气候”。当前,学校组织气候逐渐成为学校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和测量工具。学校组织气候理论经历了在学校研究中引入组织气候视角、关注学生发展的学校组织气候研究和以课堂为中心的学校组织气候研究等发展历程。学校组织气候研究的测量与实践价值在于:能够评估学生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加强学校组织气候测量,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深化教育质量监测,实现区域教育公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校组织气候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加强本土化研究:深化学校组织气候的内涵结构建设;丰富学校组织气候的研究对象;提升学校组织气候的测量精度;强化学校气候的实验研究;探究学校组织气候的改造方法;推动学校组织气候的本土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气候是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说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理解气候的形成,并运用气候资料说明气候的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要完成上述"课标"要求,学好气候知识,进行气候类型判断的模块训练是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政治呼唤全球气候治理,主权民族国家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行为体。全球气候政治的"南北两极",使全球气候治理难以避免走向失灵。新兴大国群体化是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该群体"抱团打拼"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全球气候政治发展注入新活力,使全球气候治理呈现不同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元对立的"第三条路"。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地理高考考试说明》及《地理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一、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世界气候类型,首先必须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各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征,了解其主要分布地区。判断时注意提取有效  相似文献   

6.
一、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判断世界气候类型,首先要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了解其主要分布地区。下面就介绍几种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旅游气候舒适的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客流量的年内变化。浙江省入境旅游客流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0.587%;国内旅游客流变化除了受气候的影响外,还受闲暇时间等非气候因素的影响,国内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0.262%。  相似文献   

8.
陈炳飞 《考试》2003,(1):34-35
不同地域的气候形成因子不同,导致其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存在着差异,就全球而言,影响气候的因子较为复杂,因此,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是教学重、难点重合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似地区的气候形成因子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规律性,因而,以位置为中心要素可以构建气候分布模式、图解气候成因,其中,大陆东、西岸模式图最为重要、也最为常见。一、大陆西岸气候成因和分布欧洲与非洲西岸、美洲西岸和澳大利亚西岸的气候分布规律明显,表现为以赤道为轴、向南北呈对称分布(如图1-b所示,从赤道向高纬依次是热带雨  相似文献   

9.
明确了气候难民的定义及特征,对比了气候难民与环境难民的区别,分析了气候难民尚未取得国际法上的法律地位的原因及困境,从三个方面指出气候难民应得到国际立法保护:气候难民比环境难民具有更优越的立法条件;世界各国对气候难民都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气候难民产生的原因不能成为其获得立法保护的阻碍。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气候的反作用。2.能力目标:运用气候资料,简要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二、重点和难点及其解决方法1.重点: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气候的  相似文献   

11.
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情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淑珍 《甘肃教育》2009,(20):21-21
地球表面的气候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但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在气候类型的分布上常常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有关气候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不断出现,试题大都是要求判断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确定,取决于气候特征,而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其基本要素构成的。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基本要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不同的,所以对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事实上就是对气温、降水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和概括。有关气候的常见题型有:各月气温降水坐标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气温和降水统计表、气温和降水玫瑰图等。无论是哪种类型,只要同学们掌握了判断气候类型的“三步骤”技巧,此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第一步:以“高”定球。以“高”定球,即以一年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2013年6月第一版)第二章的内容是:"世界的气候",第二节的内容是:"世界的气候类型"。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较准确地阅读与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相应的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这对初中生而言,这是个难点。如何找到一个快速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众所周知,不同的气候类型其特征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要描述气候特征首先必须知道气候类型。可见确定气候类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气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对气候类型的判别,则是难点中的难点。课本对气候类型知识的介绍很少,尤其是气候类型判别。在高考和会考中,此部分都是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给予重视。一、首先要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是判断气候类型的基础,熟练地掌握其分布、成因和特点,能很好地为判断气候类型打下基础。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多雨,全年皆夏南北纬10° ̄20°之间赤道低压、信风…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一般来说,其包括三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关注.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无疑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在副热带气候带内由于大洋上副热带高压东西侧的不同影响,因而在大陆东、西岸及内陆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副热带气候。东岸是季风气候和副热带潮湿气候,西岸是副热带夏干气候,介于东西岸之间的中部则是副热带干燥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是副热带西岸型气候,也即副热带夏干气候,它是所有气候类型中占有陆地面积最小的类型(约占1.7%),大约位于南北纬度30°—40°之间的地带,包括地中海沿岸、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智利中部海岸、南非南端以及澳大利亚南缘和西南沿岸(见附图)。地中海式气候处于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间的过渡地带,它的气候主要特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骆福权 《地理教育》2011,(12):32-33
一、气候成因的归类与比较 形成气候的因素涉及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海拔)、海陆分布(洋流)、人类活动等(图1)。在气候形成的诸多要素中,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是最基本的因素,是气候形成的内因,它们直接控制和决定着气候的形成,而下垫面等则是气候形成的外界条件,即地面状况的不同是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对气候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三册“气候特征”一节包括了气候特征与气候农业评价两个内容,从气候评价的角度总结了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共有表一张以说明季风气候大陆性强的特点,素描图两幅.彩图一张以直观显示地形地势对气候复杂性的影响。学习这节内容首先要有较扎实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知识基础.而气候评价仅限于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影响,因为气候不利的一面将在下一节中专题介绍,所以这节教材在全章中有提纲挈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气温最高月7月(或8月)1月(或2月)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气温最冷月>15°0°~15°<0°热带亚热带温带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夏雨型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型温度带有关气候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时常出现,解题的关键多是对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确定,则取决于对气候特征的分析。气候的基本特征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对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实际上就是对气温、降水统计资料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几个方面解析世界陆地气候分布模式图,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判断气候类型的三种方法,并通过比较法辨析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旨在让学生轻松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类,达到全面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