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霞 《宁夏教育》2006,(6):53-54
一、案例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纸片折出12。教师在让学生展示作品时,却发现了其中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师拿起该生的作业纸,故作惊喜地问:“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举起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了14。”师:“14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它的14。”(教师把作业纸贴到黑板的最高位置)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12,这个小朋友却折出41,大家对这事怎么看?”生1:“老师,他折多了。”生2:“我想他没有专心听讲,没有按照老师的…  相似文献   

2.
开学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忙碌的生活就像齐步走——一、二、三、四!一、兴奋开学了!我起了个大早,好兴奋哪!可以和老师、同学见面了。一路上我在设计着各种相会的情节——我该怎样和老师打招呼呢?我该怎样向同学讲述我假期里的趣事呢?会不会有新同学加入呢?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学校。在学校门口,我看见好几个同学,他们好像都比过年前胖了、高了。我大声喊他们,可他们好像都不认识我了,只是微微地一笑,妈妈说我:“你太过热情!你认识他们吗?”  相似文献   

3.
雨后,院子的一角积满了水,我就折了许多小船带领幼儿去放船,孩子们玩得高兴极了,要求老师教他们折船。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折纸的步骤,我在做折纸示范时,让幼儿边看、边听、边学说“对折、向里折、向下折”等折纸用语。接着,我便开始教幼儿自己折纸。我先教简单的小船,再教较复杂的东西。开始时,幼儿有一些困难,他们的手指还不是  相似文献   

4.
【案例】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纸片折出12。其后发现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老师惊喜地问“: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举起手中的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了41。”师“:41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它的14。”(教师把作业纸贴到黑板的最高位置)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21,这个小朋友却折出14,大家对这事怎么看?”生1“:老师,他折多了。”生2“:我想他没有专心听讲,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折。”生3“:虽然他没有按要求折,但我觉得他挺有创造…  相似文献   

5.
祥祥是我班比较淘气而且很有号召力的一个男孩,几乎每天他都能想出一个新花样来和老师较劲。这不,他又带着几个男孩在教室里互相打闹着,我提示了几次,可一转身,他们就又开始了,根本不把我的话当回事。看着他们得意的样子,我真想对他们大喊几声,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俗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我只要抓住他们的头儿,就不难降服其他人了。想什么法子呢?有了,我拿起一张纸,故意走到祥祥的附近自言自语地说:“带篷的小船怎么叠来的?哎,你们谁会?”“老师,我会。”回话的是祥祥,我早知道他会,“那好,你就来当我的老师,教我怎样叠小船吧。”“好啊!…  相似文献   

6.
心随纸动     
“同学们,请把自己手中的白纸折成3条边2个面的图形。”何老师说道。大家争先恐后地折了起来,我自然也心领神会。“我折完了!”小白第一个叫道。紧接着我和其他几个同学也喊:“折完了!”有的同学还在纳闷,这是怎样折的呢?有的同学折完后就得意洋洋地举起了折好的图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在教学《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时,刚出示课题,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吴老师,我想问一下,蜜蜂真的会引路吗?”这一问,打断了我的教学思路,因为我预先设计的是先教学课题中的“蜜”、“蜂”两个生字,再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没想到这小家伙先行一步了。我灵机一动,快速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一问题,并兴奋地说:“这位同学真会学习,把老师的提问抢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蜜蜂会引路的,有的说蜜蜂不会引路,各抒己见。我示意大家停下,说:“同学们,今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一场辩论赛,认…  相似文献   

8.
神行太保:各位朋友,第5期《超级采访》布置了“小学生迷恋网吧现象”的采访任务,今天就让咱们来看看太保整理的小记者们的报道。袁健棋:就在今天,我们班又有一大批去网吧的同学被抓进老师的办公室。每天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同学被老师逮住。去网吧的同学实在太多了,老师总是逮不完。老师一提起这些同学,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嗨!甭提了,以前我还以为他们挺可爱的,费尽了我的心血,可到头来,他们竟然这样让我失望。”(545300广西融安铁路小学六〈3〉班)温悦:“你给我滚——出——去——!”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发出这样一声怒吼。而那…  相似文献   

9.
曹洪玲 《山东教育》2003,(25):17-18
像往常一样,我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业是把第十课的生字生词……”“带拼音写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便齐声高喊。接下来就是一片吵嚷声:“又是这样,我早就会写了,还写!”聪明的班长张杰并不介意我的存在:“会写了,不会再写一写,巩固巩固嘛,显能!”嘴快的陈岩,耳朵也灵,接着话茬就来了一句:“就是,写两遍怎么了!”一向为老师利益着想的徐立强不失时机地补充着:“写就写,这不简单,抄抄就万事大吉了。”真有的同学已经动笔写了。“老师怎么总布置这样的作业!”班里不太喜欢说话的张琳琳和耿艺菲也在小声地发…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二年级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纸张”这个词时,她先让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的纸的用途.一开始小朋友们都踊跃举手.举出了“写信”、“做练习”、“印书”、“印报”、“画画”、“包东西”等纸的最普通的用途,以后举手的人数就大大减少了.直到一位小朋友说:“我能用纸折飞机”,教师马上表扬这位孩子能想开去.于是又有几位同学补充了“折灯笼”、“折小船”、“折青蛙”等许多类似的用途.“看谁能象刚才那位能想开去的小朋友一样,再想开去,说出别人还没有说出来的用途?”教师激励着孩子们.接着又有同学提出“纸箱”、“信封”、“香烟盒”也是纸做的.怀念哀悼死人的“花圈”也是纸做的.  相似文献   

11.
今天,璐璐一大早就对我说:“老师,我想教小朋友折‘红心’,好吗?”我欣然同意。只见璐璐兴奋地走到前面,当起了“小老师”:“这颗‘红心’是用正方形纸折的。你们看,先这样折,这样折,然后翻过来,再这样,这样,这样就折好了。”由于她的叙述不具体,说得又快,小朋友们一脸的迷茫。当时我没有打断她,而是想引导她根据别人的反应进行自我调整。当许多孩子围着璐璐问这问那时,璐璐有些应接不暇了,她只好着急地来征求我的意见:“老师,我再讲一  相似文献   

12.
十一、胜利路小学校长办公室傍晚校长、王老师以及班上的好几个同学和家长等在这里。看起来老师好像比家长还要着急。王老师十分颓唐地对几个家长说:“他们几个同学出走,作为班主任,我……”一个家长说:“我们家长也没当好,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弄清楚他们都到哪去了?”郑炜恩说:“你们也不要太着急,他们就是怕王老师家访,想出去痛快地上几天网。过几天就回来了。”校长说“:我们报了警,公安局会在全市网吧进行检查,一有消息就会通知我们。”廖逸霏说“:要不带你们去我们常常去的几个网吧找找看。”十二、一小酒家门前夜几个同学来到酒家门前,…  相似文献   

13.
一、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提问题的氛围。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敢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尊重、爱护学生,多启发、多鼓励,积极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提问题的氛围。例如,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需要两个学生上台做示范。为了锻炼学生的胆量,我特意请了两个比较胆小的学生来完成,其中一个学生红着脸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做。”我说:“不要害怕,我教你做,我相信你会做好的。”于是,他俩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做了示范。回到座位后,这位同学轻声对我说:“老师,您直接在黑板上画出直线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我们来拉绳子…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常常会听到幼儿天真无邪的表述:“老师喜欢我,因为今天老师奖励了我一张小贴画。”“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因为今天老师说我真棒。”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货美的话、一个温馨的动作,都能让幼儿快乐一整天。只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真诚地爱孩子,让他们感到老师非常喜欢自己,是可以信赖的朋友,就可以逐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5.
好想做名教师!我曾高兴地对同学说,同学笑了:“你太傻了。”好想做名教师!我曾无数次地对父母说,父母反对,皱着眉头,指着我:“你太没出息了。”好想做名教师,我曾满怀信心地对老师说,老师摇头:“你太幼稚了,长大了,你会明白的。”我茫然了,但我却仍然执著地说:“好想成  相似文献   

16.
今天,老师让大家评选“三好”学生,我一听要让大家选,心就不由得提了起来。我想:我平时对同学们的态度十分冷淡,总是爱理不理的,在他们面前,我总是一副骄傲的面孔,甚至还得罪了不少同学,现在……开始选举“三好”学生了。老师让自己认为自己够资格成为“三好”学生的同学主动站  相似文献   

17.
幽默     
《江西教育》2003,(6):31-31
一 思想品德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 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更是充满了一种敌对情绪,教师一见后进生就头疼,后进生一见教师就害怕。“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里,他们对老师唯唯诺诺,做事小心翼翼,早已习惯了老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更急切地渴望着班级的温暖、老师的热情和关爱。作为教师,如何真心实意地关心后进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了解和研究他们,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星期五的早上,妈妈对我说:“宝贝,今天放学早点儿回来,妈妈带你去看电影。”听完妈妈的话,我高兴得欢蹦乱跳。我开开心心地来到学校,到了第二节课,突然有一个同学走来,神秘地对我说:“老师让你去她办公室一趟(tang)。”他的话音刚落,我就紧张起来,心想:是不是我昨天写的作业出错太多,老师要批评我,让我重写?我心里七上八下地来到了老师面前,可老师却惊讶地说:“我并没有叫你呀!”我生气地跑回了教室,只见那个同学哈哈大笑着说:“今天是‘愚(yu)人节’,你上当啦!”到了  相似文献   

20.
尽孝     
上语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亲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直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尽孝!江苏连云港市@李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